千古奇冤:被误读了千年的《大学》 和被误解了的两千年的孔丘
曾几何时,我正上小学,蒙懂少年,投入到批林批孔的大潮中,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那时满眼皆是孔老二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是创立腐朽封建阶级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罪魁祸首,所以印在我头脑中的都是孔老二极其反动,他是那些压迫中国人民黑理论的导师,是开历史倒车的舵手。时间一晃过去四十多年,人到暮年,有了些阅历,主要是有了闲余的时间,不再需要把所有时间用在为生存而工作上,突发奇想,响应国家号召,学习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建孔子学院,传播儒家文化,我就对儒家文化起了兴趣,在网上找四书五经进行学习,开始是有些困难的,经书深奥,我水平有限,读不太懂,好在现在网络发达,交流方便,各路大神的见解与学习经验可以轻松地在网上查到,通过边查边学,四年下来,现在我自认为还是有一定的水平的,所以才敢写这篇文章,即便这样我也做好了在网上挨骂的准备,欢迎各路大神拍砖,下面进入正题。
《大学》是四书之一,名声如雷贯耳,我上的大学的校训就是取之大学的“止于至善”,我上学时没记得有校训,现在见到校训,就想整个明白,开始学习《大学》的内容,初次读来收获很大,人生“三纲八目”颇有收获,对“止于至善”有深刻理解。整篇看完总觉得意犹未尽,虽然道理都讲了,但首先条理不够清楚,逻辑性不强;再者,这是名篇,总觉得文学修养不够,达不到名篇的要求。我找不到原因,但这已在心中留下了印记,就此放下,不再深究。学习《大学》有了收获,对儒学兴趣更加浓厚,开始学习《中庸》和《礼记》。《中庸》不好理解,读了多遍,入门了,发现《中庸》是一篇典型的论述文,论点、论据、论证俱全,不愧是名篇,反观《大学》就逊色不少,所以再读《大学》,不再迷信它的注释和解读,发现《大学》也是一片典型的论述文,论点、论述、论证俱全。问题就出在对“明德”的理解与“亲民”的注释上,关键是“亲民”的注释,宋代程颐认为:“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从此以后,这成为了对“亲民”的经典解释,一直传承至今,我查了所有我能查到的版本都是这么解释的。有了这个解释后面的传也都根据这个主题思想展开论据和论证,所以就偏了。我的理解是原文中,经说的是:人有“明德”与“暗德”,大学是提倡弘扬“明德”的,不提倡弘扬“暗德”,提倡亲近民众,就是走群众路线,把这两件事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这是“人生三纲”。“八目”的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但也要看境界。后面传中的论述是围绕这“三纲八目”来进行的,传的第二段告诉你什么是“明明德”和怎样“明明德”,举出了“三代”都“自明”自己的“明德”,说自己“德行”光明,宣传自己的“明德”,这是政权的行为;第三段是写个人“自明”自己的“明德”,就是利用一切机会来宣传自己在“德行”方面的优点,是论据和论证。第四段写的是“知止”是动物的本性,并列举了证据;第五段写的是知道“民为本”就是知本,这就是“亲民”,是“民本”思想,并且在第六段就这一句话,专门强调以“民为本”就是知本,你说他有多重要!以上是对“三纲”的解说,一共用了五段话,其中两段解释“明明德”,一段解释“知止”,两段解释以“民为本”就是“知本”。“知本”才能“亲民”,你说“亲民”有多重要!其后紧随着是对“八目”的解说,对八目的解说基本就没有什么偏差了。读到这里,我联想起了孔丘周游列国的故事,我很小就记得,孔丘周游列国,到处推销宣传“克己复礼”的理念,到处要官做,像个官迷,但当上官员后,没几天就被人家赶下台来,还经常被驱逐,有几次都有生命危险,把自己整的要多凄惨就多凄惨。从学了儒学以后,我慢慢能够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了。大学“八目”中的“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应该是是孔丘的人生理想,要达成这个理想,“亲民”是必经之路。所以提出“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亲民”理念。他本着这样的理念和人生理想,在那样的年代参与执政,最后的结果就是可以预料的了,被驱逐就成为了必然。
宋朝以前怎么传播的儒学我不太清楚,但自宋朝的朱程理学开始盛行以后,孔丘的理念和理想基本是全面被歪曲了,成了等级制度的卫道夫。真是这样吗?孔丘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跟你说,这话是说“君要有君样,臣要有臣样,父要有父样,子要有子样”,如果不是这样呢?孔丘没说,但话外的意思是“君没有君样,臣也就不要有臣样,父没有父样,子也就不要有子样”,你明白了吗?这个制度是你定的,是维护你自己的利益的,你自己都不遵守,下属为什么要遵守?同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一样的道理,这里面既是义务也有责任,责任与义务是对等的,不能单方面解读,单方面解读就成了朱程理学。今天先说这些,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