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152 | 文化之旅41:侨区篇·杨桃油柑歌舞【陈辚+蔡秋胜+王晓忠+张伟红】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家们在“豪哥果园”流连忘返

孙彦修  摄

忘不了,红杨桃的异香

●陈辚

近几年,华侨管理区培植的红杨桃赢得“酥甜无粕”绿色水果的好口碑。吃过的人都说它外鲜内酥、滋味动心。每一次,我品尝它时,除了酥甜鲜嫩的滋味外,更由此带来一份幸福、阳光的心情。

青山绿水、土地肥沃的侨区,面积虽只有32平方公里,却种植有红杨桃、香蕉、菠萝蜜、油柑等优质水果近两万亩;现人口才1.7万人,却有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和印度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6000多人。据介绍,红杨桃是2000年时由当地侨民从马来西亚引进的,果实硕大,最重的达1.6斤,最甜的达21度,因以有机肥为主要养料,故又有绿色水果的美称。

2015年12月27日“汕尾文化之旅——侨区行”举行。开始时天空灰濛濛地飘着毛毛雨,当我和文友到达“豪哥生态农业种养有限公司”的果园参观时已是雨停天晴,阳光明媚,清风爽爽。“豪哥果园”有30亩,年收成近百万元。

10多岁时我曾来过侨区,那时农场种植的是低矮的茶树,一片一片的绿油油的茶园,其生产的单丛茶,当时人们称为“华侨茶”,纸皮盒包装的封面上有印有一片茶叶,很惹人注目。记忆中,“华侨茶”是那时我喝过的最好的茶叶,比起母亲的大缽茶水好喝得多,甘洌浓郁,至今难忘。光阴荏苒,三十多年过去了,原属于陆丰县的华侨农场、1994年7月、经汕尾市委、市政府批准,已升格成为县一级的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当年少年的我,再次踏上这片青山绿水,却已经青春不再,然而茶韵悠悠仍在记忆中飘荡。但令我愉悦的,“巷陌风光纵赏时”,少见了记忆里的一座座低矮的瓦房、沙泥的巷道,入眼处已是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呈现旧貌换新颜,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次重游华侨管理区,虽然不见当年的一排排、一块块的方格形的绿油油的茶林,但能在生长茶树的土地与一片一片的杨桃树相遇,着实让我高兴。尤其是听了侨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体局长蔡锦明的介绍:红杨桃果实硕大、酥甜无粕、味道鲜美,畅销省内外;当地许多群众通过种植杨桃实现脱贫致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令我内心充满着喜乐。2015年7月份时,蔡副部长曾送我两箱红杨桃,我拿了一些到单位与同事共享,大家吃后无不称赞,以致要我讨一些红杨桃苗自己种植。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先后请多位朋友从侨区带回了约100株苗分给大家。大家移植的树苗,如今有的已长成一米多高的小树,有的已开花结果。我也在自家楼顶上种植了几株,可惜土壤太薄,淡紫色的簇簇小花开得灿烂,每一株却只结出零星的几个红杨桃。即使如此,我觉得其口感仍比其他品种的杨桃爽滑。

“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这是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的词句,描写了杨桃花果、颜色及滋味之美。百闻不如一见。当天,我们在豪哥的引领下参观他的果园,刚进入果园,就与一群“曲项向天歌”的鹅相遇。它们扇动着翅膀,迈着紧促步伐,“鹅、鹅、鹅”地在我们前面行走,引领我们走向绿林深处。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林间小径散发着芬芳,踩上去有一种湿润的感觉,夹路芳草鲜美,生机盎然,几只小鸟从一株果树飞起,在空中转一身子又遁入另一株果树上。山坡田园满眼尽是杨桃树和菠萝蜜,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颤动的绿叶背负着阳光在风中轻歌曼舞,别有一番风情。杨桃树挂着一个个白纸袋,里面装着杨桃的果实。豪哥告诉我们,在杨桃果实上套上纸袋,是为防止鸟、虫等的侵害。与杨桃树相邻的是一片菠萝蜜树,倒挂着一串串未成熟的果子,但其金黄色的模样,特别惹人喜爱,成为了大家争相拍照留念的对象。征得豪哥的同意,我按照他传授的辨认方法寻摘袋内成熟的杨桃,拆开纸袋,一个个黄橙橙的果实,黄色透红,泛动着诱人笑容。我先后摘了十多个,分给其他文友后,自己留了三个大小不一的红杨桃带回家,准备与元旦期间来家作客的远方朋友分享。2016年1月3日,朋友一家如约来后,虽每人只吃到一至二片,但这小小的分享也是一份甜蜜的欢愉。

杨桃别名三廉子、阳桃、五敛子,产于热带亚热带,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颜色青黄润绿,果肉汁多,味道甜美的杨桃是我最爱吃的水果之一。鲁迅对杨桃甚为赞赏,称其“奇特”,入口“滑而腻,酸而甜”,似乎是“火星上来的果子”。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写道:“我最爱吃的是杨桃,我常常宣扬杨桃的功能,吃的人大抵赞同。”但侨区红杨桃却没有鲁迅所言的“腻”、“酸”,只有清脆甜润的滋味。豪哥慷慨地请众文友品尝油柑、红杨桃、荔枝脯,大家众口一词“啧,啧”称赞,有文友甚至还吟诵起“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的词句,抒发心中舒畅的情感。

果园边的豪哥家,是一幢三层的小楼房。走进豪哥家的厨房,一侧放着一炉火,不温不热的火候,让一个盛着一半油的鼎热着又不沸腾,他的老婆及家人正忙忙碌碌地制作印尼风味的木薯片、虾片、墨斗片,准备请我们品尝。大家围在炉火边,一边观看,一边拍照,一边吃着已炸熟的美食,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连连不断。我独自来到他家的庭院走走,庭院深深,阳光普照,让人觉得很宽敞明亮。庭院旁边有几株木瓜树,硕果累累,与木瓜树相连着一个长长的瓜棚,棚上挂着十多只熟透的秋瓜,几只狗不时发出几声吠叫声,尽显农家的情趣。但令我惊奇的是院子里西北角还有一块种植番茄、胡萝卜、青菜和介菜的菜园,且前面是一个绿波荡漾的小池塘,鱼游水里,清晰可见;阳光在水面流淌,一份悠扬的情愫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情此景,不由想起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的诗句,一种远离城市喧闹的渴望又浮上了心头,感觉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家是快乐幸福的。

美好的时光总是流逝得特别快,不知不觉我们在“豪哥果园”流连了一个多小时,大家虽意犹未尽,也只能挥手说再见。

从华侨管理区采风回来,酥甜鲜美的红杨桃滋味不曾离我远去,转而潜入我的心窝,是怎么也忘不了。这与其说是我对一种美味的怀念,不如说是我对那一片葱茂的杨桃树林的热爱,更有对侨区人民美好生活的赞美!

侨区行

●蔡秋胜

2015年12月27日“汕尾文化之旅——侨区行”在微风轻拂、细雨如丝中踏上征程。上午九时半,当我们到达华侨管理区时,天空出人意料地收起了最后一丝雨丝。一大清早等候在这里的区委领导和侨区朋友们个个满面春风、笑容可掬,这使素未谋面的我们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上午十时整,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随着温柔曼妙的音乐轻轻响起,身着盛装的侨区妇人首先为我们表演一曲充满异国风情的印尼舞蹈——《思念故乡》。九位身着红色璀璨舞衣和金黄色丝绸裙子的中年妇女分成二组,从左右两边挪动着莲花碎步,慢慢向中间汇合。扭捏的体态虽不及游鸿翩跹,踟蹰的舞步却也轻盈纤巧;飘飖的姿势纵未若流风婉约,翩然的手脚也足以教人忘怀。一进,一退,一转,交差,分合,一切出落得匀称尔雅、井井有条。别致的舞姿,配合着柔美的旋律,让在场的每一位作家看得如痴如醉,完全忘却了空气的流动,似乎时间也在那一刻完全被定格,地球忘记了转动!音乐渐渐放慢了脚步,舞步慢慢停止了摆动,掌声——从空旷的区委大院轰然响起。紧接着,一曲别开生面的《叠手游戏》又在温馨的旋律中轻轻走入大家的眼帘,轻歌曼舞中同样充满了异国情调。中国舞蹈《春天的味道》舞出了侨区春天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的气息。印尼舞《水果飘香》、《香蕉园》传送着农场硕果累累,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使人徘徊徜徉,流连忘返。令我啧啧称赞的还有侨区小朋友们的压轴之作——中国舞《茉莉花》。身着天鹅绒、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们用曼妙的舞姿,再一次将活动推向高潮,广场上再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随后,文友们兵分两路,一路到“豪哥果园”感受瓜果飘香的气息,一路在华侨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蔡锦明的带领下来到了附近的一家归侨家中了解印尼特色食品——千层糕的制作方法。主人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客气的为我们递茶倒水,嘘寒问暖。进入制作室,只见里面摆满了大小各种制作工具,有拌面机,打蛋机,微波炉,电子秤……架子上更摆满各式各样的制作原料:鲜鸡蛋、面粉、牛油、香料、白糖……应有尽有。文友们好奇而礼貌地向主人打听制作的方法,主人耐心详细地一一为我们解答。

通过了解,我们才明白要制作一道看似简简单单的千层糕,原来得经过好几道工序。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各式材料:面粉180克、蛋黄20个、蛋白10个、班兰香精1茶匙、泡打粉1茶匙、白糖250克、牛油250克。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1、将20个蛋黄、10个蛋白、250克牛油分别放三个盆。2、蛋白加入发粉、白糖,打匀,再加入蛋黄,搅拌均匀。3、用大汤勺将蛋糊慢慢加入到牛油当中,打匀,加入香精,最后拌入面粉,翻拌均匀。4、烤箱预热170度,加入适量面糊(3小勺),抹平,上下火烤至焦黄色(约7分钟)。5、关上下火,拿出烤盘,再加入适量的面糊,抹平,放入烤箱,用上火继续烘烤至焦黄色,再加入面糊,如此反复,直到面糊用完。主人一边演示,一边为我们娓娓道来。听完她的介绍,文友们纷纷欲一试身手,可惜人太多,制作室太窄,又怕弄巧成拙反而糟蹋了好东西,于是大伙只得作罢。

一会儿工夫,男主人已为我们摆满了花花绿绿的一桌子食品:千层糕,炸玉米饼,黄金糕……香喷喷的蛋黄奶油味盈满整个屋檐下。馋涎欲滴的文友们经不起美食的诱惑,通通像饿狼抢食一般各自奋战起来。一直站于一旁的我这时也毫不示弱,用牙签挑起一块切好的千层糕,轻轻放入口中,顿觉香味浓郁,溢满牙缝。慢慢咀嚼,松软中带着弹性,香甜可口,不油不腻。让人在品味享受中,思绪不知不觉飘洋过海,来到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尼国度。其时的我,正如现在的我,与文友们围坐在圆桌子旁,尽情的品尝着侨民们精心制作的各式甜品,尽情的聆听着侨民们畅叙异地情怀,畅叙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

下午二时,文友们与归侨代表面对面作了深入交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南亚各国或从各自狭隘的民族利益出发,或受国际形势东西方冷战思维的影响,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排斥甚至打击华人的政策,迫使大量华人在侨居国难以生存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陆丰华侨农场,于1952年11月正式创办,并先后于1952年、1960年、1978年三次较大规模接纳安置了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柬埔寨、老挝、沙捞越以及美国、日本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共6000多人。1994年7月,经汕尾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汕尾市华侨管理区”,为汕尾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赋予县一级的行政、经济管理职能,并于1995年4月正式挂牌运作,同时保留陆丰华侨农场的牌子。华侨管理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目前户籍总人口1.7万人,归难侨2000多人。谈话中,我们还了解到归难侨中既有受到排斥回国、也有自愿回国的。

参加座谈会的归侨代表对今昔侨居国的生活和国内生活进行对比。从他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过去中国的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东南亚各国,许多归难侨回国后物质上还经常得到侨居国亲戚朋友的资助。然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归侨们均有房可住,有的甚至历经三次乔迁之喜,退休后更有退休金可领,这些都是在侨居国所无法享有的。归侨们纷纷表示,现在就算让他们回去,他们都不愿意。同时,他们也非常感谢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他们的特殊照顾,大赞特赞党的政策好,给了他们一个安乐的家。

下午三点半,大家如期来到“豪哥果园”观光。一走进果园,只见周身一片葱茏,密密层层的杨桃树将行人围了个严严实实。琳琅满目的瓜果更深深吸引住了大伙的眼球。菠萝蜜硕大倒垂,红杨桃缀满枝头,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看到菠萝蜜,文友们激动万分,抱着轮番上阵,抢着硕大的果实拍出一张张可人的靓照。王万然社长率先摘下一颗红杨桃,却不料被豪哥叫住了。原来,用来包裹杨桃的白色纸袋可以重复使用二三次,所以摘杨桃也有学问:先要隔着纸袋判断其是否成熟,摘时更要先解开系于枝桠上的纸袋,摘下后再将纸袋回收,以便下次使用。豪哥介绍说:“你看,透过纸袋,如能看到浑身黄黄的颜色,说明这杨桃就成熟了。”大家在豪哥的引导下纷纷摘起了杨桃,有的甚至不拘礼节,在树下贪婪地吃了起来。

回到“豪哥果园”小院子里,热情好客的主人早已为我们准备好印尼特色食品木薯片、虾片、墨斗片及家乡的荔枝干、油柑,当然,其中少不了印尼招牌水果红杨桃。杨桃我是吃的多了,可酥甜无粕的红杨桃,我还是第一次品尝。那种酥脆的感觉,甜而清爽的味道几乎溢满周身每一根神经,久久难忘。

从“豪哥果园”出来,我们又乘兴参观了侨区“惠侨居”工程。从中,我们了解到侨区居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日子进发。

奎池山油柑

●王晓忠

形迹可疑的冬阳洒在路上

遍地的欲望,攀上高枝

晶莹剔透,打理尘世的悲苦寂寞

命运不是木鱼,落叶的想法

四处逃逸

言听计从的不仅仅是心尖上

波澜不惊的乡愁

山峦起伏,沧桑充满悬念

一群魂不守舍的旅人,心怀敬畏

在一句诳语里指点江山,臆造真相

人间之美莫过如此

所谓迷途知返,劫后余生

唇齿相依的思念及爱

与落地生根的幸福相遇,猝不及防

侨区风情惹人醉

●张伟红

2015年12月27日,“汕尾文化之旅——侨区行”如期举行。我们出发途中烟雨蒙蒙,担心雨水淋湿一路泥泞影响采风,没想到到达侨区时竟然是晴空万里,天公真是好作美。

上午十点,一曲印尼风格的音乐拉开了采风帷幕,八九位中老年归侨妇女身穿印尼纱笼服饰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表演印尼舞蹈。第一个节目《思念故乡》,身穿红色绣金花上衣,黄色绣花筒裙,脚穿银色鞋跟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把归侨对故乡的思念寄情于舞蹈之中。《叠手游戏》的八位舞者头插胭脂红花,身穿红色绣金色花上衣,孔雀蓝、暗红、金色、白色、绿色组成的五彩筒裙,黑色平底鞋,表演的叠手游戏仿佛让我回到了童年的美好时光;《水果飘香》的八位舞者服饰跟第一个节目一样,舞姿表达在水果成熟飘香的季节,果民采摘水果时的忙碌而又快乐的情景。《香蕉园》同样是八位舞者,她们穿紫红色上衣,孔雀蓝筒裙,黑色鞋,以妙趣横生的动作,再现了在香蕉园的欢乐场景。精彩的印尼舞蹈,博得我们热烈的掌声,让我们领略到别样的印尼风情。接着,十六个侨区少年穿着白天鹅的服饰表演的舞蹈《春天的味道》和《好一朵茉莉》就充满了时代气息。

随后,我们去一户归侨家品尝印尼特色小吃,由木薯粉、生粉和虾做成的一片片食物,用印尼话谐音统称:婆萝梭。它味道浓香,口感酥酥,吃后口舌留香。主人热情地泡好印尼茶给我们解渴,印尼茶是用普洱鸡骨草和南非叶泡成的,带有青草的味道。好客的主人还拿出油柑、红杨桃、荔枝干给我们佐茶。油柑甘甜生津,红杨桃特别清甜,侨乡不愧是水果之乡,水果是顶呱呱的甘甜。主人家周围是水果园,门前栽着红桃K果,也叫洛神花,学名为玫瑰茄。红桃K果的旁边是一丛丛美国薄荷,也叫红枝薄荷,花呈紫色,味道像本地的薄荷,不过,略比本地薄荷味浓,近闻特别香。主人说,美国薄荷可以擂茶,煮鱼汤也可以放上几片,能提高鱼汤的鲜美度。征得主人同意,我们乐呵呵地折一枝回家种,但愿能种活吧。我们在跟主人交谈中了解到他们的父母辈从儿时就迁移来这里生活,作为他们的后代将把印尼的传统美食代代地传承下去。

下午,我们在华侨管理区委会议厅与归侨代表座谈。归侨代表都是退了休的老人。1959年至1967年,印尼当局多次发动大规模排华,先后有20多万华侨被迫回国,安置在各地华侨农场、工厂。归侨代表说,他们在只有三四岁时就跟随父母分别从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波等地迁移来华侨管理区居住,初来时,这里一片荒凉,常有野兽出没,被称为“目涩埔”、“狼狗埔”。一位归侨说,不怕荒凉地,只要用勤劳的双手创业就能致富过上好生活。另有位归侨说,当年他们还带回了咖啡树,移种在这里,可惜到现在只剩下三株咖啡树,曾经差点被人砍掉,是他们竭力阻止才幸存下来,三株咖啡树是他们难忘的一个记忆,是归侨的象征。我问一位印尼归侨:可曾回去印尼探访?还想不想再回去那里居住?他说,2015年五月份曾回去他的出生地看看,但在他看来出生地还是跟记忆中一样的,没什么变化。他家还有很多印尼亲戚,曾经来中国参观,都说变化太大,简直不敢相信。他说在侨区生活习惯了,生活很好,国家安置的房子住得很舒服,有固定的退休金,老有所养。他说我们回来得对,不想去印尼居住了。他还称赞现任的书记很有魄力,对他们很好,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衷心地感谢共产党!

我们跟归侨代表座谈之后就前往豪哥果园参观,果园有30亩,种植马来西亚红杨桃、奎池油甘、菠萝蜜、金蕉、番石榴、泰国莲雾等。红杨桃树用黑网围住,正在生长中的红杨桃却用白色的纸袋包住,因为怕被蜜蜂蜇吸甜汁而烂掉,一个红杨桃果包一个袋,真是好费人工。最吸引我们感兴趣的是菠萝蜜,一棵菠萝蜜树竟然悬挂着好几个椭圆形的果。据介绍,菠萝蜜初结时是绿色的,逐渐转为浅黄色,成熟时才呈黄褐色,历时数月。据说菠萝蜜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重5-20斤,最重59斤,果肉金黄,肉质或浆质,味酸甜,香气扑鼻,鲜食爽滑,香甜如蜜,素有“水果皇后”之美誉。菠萝蜜园像一首耐读的散文诗,我们嬉笑着摆各种生动的姿势以菠萝蜜作背景拍相片留念,诗人庄海君挤在两个大菠萝蜜之间,那青春阳光的笑容堪为菠萝蜜形象代言人。

我们怀着恋恋不舍之情离开果园,返回区委大院。区委大院内的两棵榕树粘生成一棵榕树,已有五十年树龄,巍然屹立,枝叶茂盛,犹如一支庞大的阳伞。大榕树附近的两株铁树吸引了众多文友围观,树姿刚健,挺拔秀丽,四季常青,翠绿的枝叶围着树干向四周伸展开来,中心长着一个鸟巢形的花,核桃大小橘红色的果实就裹在里面。铁树独特的姿态和向上勃发的特性,带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奋进的美好希望,能见铁树开花真是千载难逢,铁树开花的寓意是美好、吉祥、富贵和幸福。

夜幕即将降临,我们在区委食堂吃晚餐,印尼特色美食千层糕、椰子桂花糕,成为桌上最闪亮的糕点,让我们赞不绝口。美食不是大鱼大肉,那些特色小吃更是让人向往,更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有人这样说,去过那么多的地方,这餐美食的厨师最用心!

霓虹灯亮起时,我们才告别侨区返回,回眸侨区,收获多多,久久难忘。

转自:汕尾日报16.02.21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拉到底部,有赞赏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

碣石玄武山佛祖签诗详解【收藏】

汕尾买房,深圳上班,半小时高铁到达

汕尾市长乘坐首列深汕“公交”高铁

春节自救指南(笑得肚子疼,未婚青年值得一看)

隔夜茶毒如蛇?央视实验揭晓答案

隔夜茶竟然是良药

作家何苦要难为自己

潮惠高速全线通车,深汕高速不再大堵车

文学就是好玩

海陆丰明代城池

广东航拍图,从粤A飞到粤Z,看到汕尾惊呆了!

这才是真正的笔,平时咱们用的都是刷子

住宾馆几个安全措施及生活小窍门

打破体温计会致汞中毒? 专家称需小心处理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点击进入!

省作协主席蒋述卓:汕尾四日

文学看台151 | “21世纪15年中间代诗人15家”目录

文学看台150 | 文化之旅40:陆河篇【吴春红蔡海燕施良壮陈良波林俊聪方汉逊纪春吟杨国欣陈少银吴文辉黄建明】

文学看台149 | 王万然:《遍地行吟》的启示(评论)

文学看台148 | 文化之旅39:陆丰篇·深入博社村【罗惠香+陆端华+吴春红+彭玉娇+夜行者】

文学看台147 | 林丹华:为什么南昌起义失败后重要领导人没有一个在潮汕及汕尾被捕?(随笔)

文学看台146 | 文化之旅38:陆河篇·梅赋【王万然+彭玉娇+庄海君+沈建浩+林丹华】

文学看台145 | 罗素丽/夜行者火山嶂对决花市(散文)

文学看台144 | 文化之旅37:城区篇【吴小冰+吕珠满+林进挺+丘惠谊+叶勤海】

文学看台143 | 戴运辉:太阳能不能(小说)

文学看台142 | 文化之旅36:汕尾侨区行【王万然+叶爱琼+罗素丽+温水义+庄海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