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叫“节俭”,父母滥用这种方式,只会把孩子将来的格局毁掉
最近这些年开始流行一种趋势:穷教育,家长们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方式,是因为他们较为认同“寒门出状元”的说法。
我们不得不承认,先前确实有过很多所谓“寒门出状元”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之所以被注意到,是人们将经济条件与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联系在一起,最后得出这个结论。
再换一个角度来考虑,或许“寒门出状元”在过去真的可以较轻松实现,但在当下这个时代,尤其是争取资源的时代,其实是很难的。
就拿前两年一个采访节目来说,当时采访的是一个高三男生,他在采访中说道,“班上学习中上等的同学当中,家里条件几乎都很不错。说实话,教育也是要拼资源的,因为父母能够给我们提供较好的资源,所以我们接受到的教育条件更好……”
当时这个采访答案被网友们热议,虽然大多数人都很不想承认,但事实确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可还是有很多家长不清楚本质情况,仍是奉行过去那一套“穷教育”方式,看似是为了孩子着想,实际上却是背离孩子成长的方向。
父母滥用“穷教育”,只会把孩子将来的格局毁掉
1、 在孩子的精神层面培养方面节俭
大多数父母都只注重孩子当下的学习成绩提升,但凡涉及到孩子精神层面的培养,他们就有百般的不愿意,因为他们觉得,提升孩子的精神层面,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就拿带孩子去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等等这类地方,家长们倒宁愿让孩子待在家里看书,或是让孩子去上补习班,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看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上。
还有一点特别明显的表现是,家长们只肯让孩子阅读与他们当前阶段的学习有关的书,最好是一整天抱着他们的课程教材学习。
如果发现孩子有看其他图书,不论是历史、科学,还是人文、艺术,孩子们都被批评“不学无术”,更是会被贴上不用功读书的标签。
究其本质,这一类家长自身的格局本就很小,因为他们不知道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只知道课本上的知识容易被界定为“书呆子”,而多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才会真正促进孩子成长。
2、 在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节俭
还有一部分父母,他们的孩子明明有较强的艺术天分,弹钢琴也好,绘画也罢,亦或者是其他与艺术有关的天分。
但在这类父母看来,这些所谓的艺术只会毁了孩子的学习,于是就这样拒绝了孩子的请求,且将这一切扼杀在摇篮当中。
殊不知,如果孩子朝着他们具备天分的艺术方向发展,指不定他们会是下一个伟大艺术家呢?
当然,这也只是这一方面的举例,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这一方面上,也包括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独立能力等等,可父母们通常奉行“节俭主义”,不愿让孩子涉及太多,认为他们专心学习即可。
可只会读书,岂不是成了这些年不断被社会淘汰的“高分低能”的人,到最后吃苦的也只会是孩子与父母自己。
就拿我一个朋友的儿子来说,小时候有自闭症,在他患病的那段时间里,或许是上帝为他关上一扇窗的同时,又给他打开了一扇窗。
他在那段时间表现出极高的绘画天分,就连很多艺术界较有名的老师都在夸他。可是后来等他自闭症慢慢好了,朋友就不再让他画画,认为艺术将来养不了他,还是得学点有用的东西,于是逼着他读书。
结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差,后来连高中都没考上,朋友开始后悔了,又让他接触绘画,可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他的绘画天分也丢失了差不多了,再也没有当初的灵气。
你看,父母在这两大方面节俭,亦或者奉行穷教育,不仅仅是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的心理认知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所谈的节俭范围很广,包括在金钱方面上的节俭,也包括思想教育上的节俭,而不论是哪一种,其实对孩子的影响都很大。
父母的眼界与格局正在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眼界与格局,如果父母走的是狭窄道路,孩子又怎么会看得到光明未来呢?
所谓“穷教育”,穷得不该是孩子的精神层面,更不应该是孩子的眼界与格局,其本质应该是相对在物质方面节俭,但孩子的内心世界应该是丰富而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