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模考作文导评‖材料作文 “知行合一”导写与评点示例
【原题再现】:
小区里,几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晒太阳,一边比赛背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
当孩子们的父母来招呼孩子们回家吃饭时,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种办法与伎俩,有的与父母拉扯,有的大声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抗议打滚……
【学生佳作1】
(题目非常恰当,很好的诠释了“知行合一”的内涵,陶行知的名字就是来源于这句话)
琅琅诵读《弟子规》的表面下,难以掩盖的是孩子的刁蛮任性;国学热潮的背后,无法否认的是形式主义的泛滥。“知”与“行”的割裂如此之深,令人不禁发问:是我们的孩子病了,还是我们的教育病了?(概述材料,通过问句进行反问,具有发人深省作用)
其实所谓蒙学,绝不是家长打着“文化熏陶”的大旗,强迫孩子背诗以及在他人面前表现。它是要让文化滋润孩子的心灵,将“知”置于心中;让孩子了解人生之道,将“行”付诸实践。正所谓,知为行之始 ,行为知之成,能够知行合一才叫教育的成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观点针对性强。)
知为行之始,诵读经典,体悟文化是启迪智慧的不二良方。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是对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排比句式气势强)这就需要让孩子在诵读中,体会到经典中折射出的智慧、美、自由等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让孩子建立有关的信仰,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追求人类永恒的精神价值。
教育不止于背诵,而应是承载人类终极关怀的灵魂教育。毕竟在孩提时代埋下的人文精神的种子,是他毕生灵魂之始。
行为知之成,千古以来仕子入世的终极理想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由此可见,空谈向来误国,实干方能兴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陆游领悟的行大于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是苏轼的知行合一。的确,只有当毕生所学付诸实践,才谓成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才叫学有所成。如果教育只剩下纸上谈兵,那就不配称为教育。(在举例分析的时候能够结合关键词进行强化)
记得《奇葩说》中曾有一位优秀的清华学子梁植。他的学业成绩完美到令人惊叹,但他却在节目中询问自己该找什么工作,怎么找工作,令人啼笑皆非。这可是从清华园中走出的国之栋梁,却不知除了学习自己该做什么,(更不知道学后如何指导自己的实践,一定要多结合知行合一谈)。这样毫无追求的求学生涯,即便成绩再好,又怎称得上成功?惟知行合一,方可立命;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结尾句富有思辨性。)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非行之难,终之思难。记忆、背诵从来不是难题,真正难得的是有恒心,有毅力,有实践中运用道理。所以说,行为知之成,于书习得人生道,知行合一,方为真人。
知为行之始 ,行为知之成。千学万学,还是要学做真人,学至知行合一。(结尾的分析能力一般学生做不到,句式整散结合,理论深度较高,是文章亮点)
作文点评:
作文审题立意精准,思路清晰,分层分析观点更是文章的层次感加强。整个文章句式多变,理性思辨分析能力很高。总的来说,这是一篇非常不错的考场作文。
【思维过程】
材料作文需全面把握材料,提取关键词,揣摩命题意图,精准立意。分析思考任何问题都无非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但具体分析时要有所侧重。
由多则材料构成的作文题要弄明白材料间的关系,以便准确立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复合型,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或现象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找到论述的交集,即论述的共同话题;二是对立型,材料在内容性质或观点表达上都是矛盾、对立的,需要分析其矛盾对立的原因,往往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必须明确的是,所有的分析都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
本次材料作文属于对立型,一方面是孩子熟练地背诵《弟子规》,内容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任性刁蛮,毫无礼数。
“是什么”角度:材料的内涵是什么呢?前者是言,后者是行;前者是表,后者是里;前者是学,后者是用;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前者是国学繁荣,后者是素质的低下;前者是知,后者是行。总之,这是一个隐含的关系型作文,不可单一分析。
“为什么”角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呢?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学不能致用,理论脱离实践,盲目跟风,忽视内在修行,知行分离。
“怎么做”的角度: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行胜于言,表里如一,学以致用,架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言以蔽之,知行合一。
如此三问三思之后,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
【特别提示】
知行合一,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经过人生的磨炼与痛苦思考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后来现代教育大师陶行知的名字就源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聚焦偏题】
1.实践出真知:单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忽视“言与行”二者的关系。
2.孝心无价:浮于材料的表层,单一立意,脱离论述话题。
3.呼唤美德:试问,造成这一反差的原因是孩子或父母缺少良好品德造成的吗?
4.抨击学校和家庭教育:出现这一反差,学校和家庭责无旁贷,根源在于教育过程的知和行的游离。但我们不能成为愤青,借作文抒发个人私愤,语言可以冷峻,但心必须是滚烫的。
5.言必行,行必果。这是观点的漂移,偏到为人诚信,做事雷厉风行上了。
6.呼唤传统文化:材料的内涵是拒绝形式化的虚浮的国学教育,要重视国学修身养性的作用,也是谈知与行的关系,而非空洞地宣扬传统文化。
7.感恩:出现如此大的反差,难道是孩子缺少感恩意识造成的吗?
8.呼唤纯真:孩子背诵《弟子规》,就失去了童真了吗?顽劣异常是内心不够澄澈造成的吗?我们要的是拒绝虚无的形式,倡导的是实干兴邦的内容,并非只是保留内心的纯真和澄澈如此简单而已。
【学生佳作2】
(标题精当,考场作文标题最好是观点的浓缩,采用主谓式短句或者两两对称的短语,比如“心有美好细嗅蔷薇”,比如本文标题,如果阅卷老师看了你的标题依然不知道你的态度,作文分数是不妙的,拟题方法值得学生学习)
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经过无数的磨炼和痛苦的思考之后,在贵阳文明书院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知行合一。千年之后,一个年轻的学子更名为陶行知,以此践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由“知行合一”概念的形成导入显得非常机智)
生动的《三字经》却难以掩饰孩子的刁蛮任性,国学热潮的背后是虚无的形式主义的泛滥。何以会出现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巨大发差?根源在于“知”与“行”的割裂,人的道德思想并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践行。(在概述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设问指出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将“知”置于心中,握在手中,知行合一方能写就生命的绚丽。“非洲之子”史怀哲十八岁成为法国管风琴大师的得意门生,并被推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三十岁,他又获得了哲学与神学博士。在大家都以为他将谱写华丽人生的时候,他却把目光投向了那遥远、荒芜的非洲,而起因竟然只是一个忧伤的非洲黑人的雕像和一篇新闻报道。一般人或许只是鞠一把同情泪,献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史怀哲却以惊人的毅力弃文从医,偕同他的夫人海伦,带着70箱装着医疗用品的行李,来到非洲兰恩巴涅设立了医院,救死扶伤,这一“行”就是50年。
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志愿者,没有震撼人心的言说,却以50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宗旨。(以上两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主体段,中心句放段首,结论句单独成段,显示作者深谙考场作文技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知行合一需要内心足够澄澈和强大。当无数学者躲在象牙塔闭门造车时,当众多高官为弄一顶院士的桂冠而抄袭论文时,袁隆平即使已经名满天下,却仍旧埋头于田畴,将自己的才智倾洒于杂交水稻的培育上,为的是解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袁隆平没有沉迷于空洞的理论研究,更没有为了那顶院士帽而削尖了脑袋苦苦钻营。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更是科学救国的践行者。
2006年4月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是这个世界对这位知行合一的伟大耕耘者最好的褒奖,也是对那些空谈家绝妙的嘲讽。(通过详例分析怎样做到执行合一,段首段尾呼应自然)
还记得赵国那位“雄才大略”的赵括吗?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但误了自己的性命,还将赵国40万精锐丧失殆尽。悲痛之余,更需反思。赵括虽熟读兵书,精通战法,却非从战场实践中而来,知行脱离,失败在所难免。还记得那位隋炀帝杨广吗?为谋求帝位,“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一旦登临帝位,立马原形毕露,骄奢淫逸,荼毒生灵。历史是公正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炀帝为其“矫情饰行”付出的代价就是身死国灭,岂不悲哉?(本节从反面论证知行脱节的后果,和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自己的观点不辩自明)
知行合一不仅是圣贤先达毕生的追求,更需芸芸众生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很宏伟,却也很细微,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与其让孩子背诵《三字经》,不如让孩子学会说“谢谢”;与其埋怨漫天的阴霾,不如少开一次车;与其空喊悲天悯人,不如去救助一名失学儿童;与其怨天尤人,痛心疾首,不如点亮心灯照彻黑暗。(细化知行合一的概念,从日常具体小事说起,使得抽象道理分析有了具体抓手,句式整齐,富有气势)
言为行之表,行为言之始。经世致用,方能让孝道永驻孩子们的心田;知行合一,方能让传统文化之花灿然绽放于华夏大地。(结尾简洁,自然,干脆,具有豹尾之功效。)
作文点评:
文章拟题精当,深谙考场文题之技巧。文章由知行合一概念的来由巧妙导入,运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概述材料,提出鲜明自己鲜明的观点。主体部分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思辨分析。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结尾部分通过日常小事落实关键词寻找解决问题具体抓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