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丘脑梗死致双侧共济失调1例

患者女性,61岁,因“突发头晕、步态不稳1周”于2018年3月1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于家中活动时突发头晕,跌倒在地,当时未伤及头部,扶起后自觉站立时明显头晕,步态不稳,卧位时头晕可明显减轻,无明显视物旋转感,四肢活动基本正常,无肢体麻木感。发病后第2天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治疗(具体不详)无好转,症状逐渐加重,站立行走困难,言语略含糊,遂入院就诊。

患病以来无发热、腹泻,无咳痰带血,饮食二便正常。

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14年,应用优泌乐25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无高血压病史。

入院查体:左上肢血压170/80mmHg,右上肢血压165/80mmHg。神志清楚,颈动脉无杂音,窦性心律,68次/分,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无肿大,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体:智能正常;轻度构音障碍,无眼球震颤,余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2+,深浅感觉对称正常,右侧巴氏征阳性,双上肢指鼻、轮替实验不稳,双下肢跟膝胫试验不稳,均以右侧为著,站立时躯干摇晃,醉酒步态,仅能床边行走3~5步。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8.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5mmol/L。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2018-03-16):弥散加权成像见左侧丘脑急性期梗死,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见左侧大脑后动脉局部狭窄(图1)。颈动脉彩超可见左侧颈动脉分叉处前壁见硬化斑块附着,大小0.4×0.15cm。心脏彩超见左房内径34mm,心电图大致正常。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未见占位性病变。

图1: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结果

注:MRI可见左侧丘脑T1低信号,T2高信号(箭头所示);MRA显示左侧大脑后动脉局限性狭窄。MRI:磁共振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

入院诊断:

1.   急性缺血性卒中

2.   左侧丘脑

3.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穿支开口闭塞

4.   2型糖尿病

5.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d,瑞舒伐他汀10mg/d,优泌乐25胰岛素+拜糖平控制血糖。经上述治疗17d出院,患者头晕明显减轻,可床边扶行,查体见四肢共济失调较前明显改善。出院后4周电话随访,患者基本可独自行走。

本患者为老年人,具备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急性起病,无前驱感染;症状为头晕,四肢及躯干共济失调,结合四肢腱反射正常,按脑梗死治疗有效的临床经过,故排除吉兰巴雷综合征特殊类型、副肿瘤征、亚急性小脑变性等其他病因所致的四肢共济失调。

依据头颅MRI见左侧丘脑急性梗死,并未见小脑梗死病灶,排除小脑梗死所致共济失调,考虑双侧共济失调与左侧丘脑急性梗死有关。

1955年GarcinR首次报道1例丘脑腹外侧核梗死,患者表现为偏侧共济失调及偏身感觉障碍。之后关于丘脑性共济失调病例的报道逐渐增多。1994年有研究者报道10例丘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病灶对侧共济失调、偏身感觉丧失及不伴有或仅有短暂性轻偏瘫。

近年国内外也有丘脑梗死导致共济失调的相关病例报道,但均伴有丘脑综合征的其他体征,且多累及对侧肢体。徐彦立分析了93例丘脑梗死患者,其中丘脑外侧前部梗死共17例,其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7例。而本病例患者头颅MRI证实为左侧丘脑梗死却表现为四肢共济失调,不伴有对侧轻偏瘫及感觉障碍,文献未见有相同病例报道。

丘脑是由多个独立分化的神经细胞群构成,它们之间的纤维联系相当密切与广泛,还通过与大脑皮质、小脑、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锥体外系等的往返纤维共同参与记忆、语言、情感和运动协调功能。齿状核发出的纤维在中脑下丘水平交叉后,上升进入对侧红核与丘脑腹外侧核的丘脑皮质纤维汇合,故齿状核-丘脑通路受损可导致丘脑性共济失调。

解剖上供应丘脑的血管主要有4条动脉,分别是丘脑结节动脉、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和脉络丛后动脉。丘脑结节动脉一般起源于后交通动脉,也可能由椎基底动脉、颈动脉系统供血,有些人也可先天缺如,其供血区域由丘脑穿通动脉供应,其余3支血管均是椎基底动脉供血。由于不同个体其血管发育差异很大,解剖学上的这种血管分布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故丘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

本病例中患者表现出病灶对侧及同侧均有共济失调,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血管变异,两侧联系纤维受损有关。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