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诉苦,不要多言”:70岁卖菜的老人,又道出两句生活智慧

“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在我上次写了一篇关于一位70岁卖菜老人的文章之后,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支持,也引发了很多有同样观点之人的讨论。
“不给儿女添麻烦”:70岁卖菜老人,用3句话道出生活智慧
之后我又专程去找到了这位老人(因为他当天卖完菜就没再出来卖菜了,所以过程还比较波折,此处就不过多赘述),然后把网友们的评论告知于老人。
老人感到很欣慰,因为他觉得这种“不给儿女添麻烦”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同时老人也很淡定,即便是看到一些不太支持这种观点的评论,他也没有任何表态。
于是我问:“老爷子,您对于这么多网友的评论有什么看法?”
老人说:“哪有什么看法?各有各的生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好做评价。”
“因为各有各的日子,你不知道别人的情况,也不清楚人家的环境。做任何评价都是不靠谱的。”老人接着说:“这就像你听到他人在议论你家里的情况一样,你作何感受呢?”

“听到是非,不要靠近”

老人对于很多网友的祝福表示了感谢,也同时表示愿意跟大家分享更多他自己的生活体会。
老人说:“你们年轻人喜欢上网,我偶尔也会听到儿女们议论一些网上的事情。我不懂上网的事情,但我知道一个做人的道理。”
听到这儿,我兴趣来了,连忙问:“您快说,我记下来。到时候我写到文章里跟更多网友们分享一下。”
“哈哈哈,你这个娃是专门来找我‘取经’的吧?”老人大笑道,“听到别人在议论是非的时候,你不要因为好奇而靠近。”
这个道理我们很多人都懂,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这是一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好奇心。
我们很喜欢听别人议论是非,同时也会非常乐意参与其中。殊不知这种听是非、论是非的做法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
“不议论他人是非,很容易做到。”老人解释说,“但是不听人议论是非却很难。”
很多人都觉得“我又没说什么”所以觉得听一听也没关系,但古人有句话叫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即便你没有参与讨论但你听到了,一样会因此而受到连累。
尤其是很多职场人常常会因此而无辜受祸,却从来没想过自己可能只是去听人议论是非造成的。
对于外人而言,你到底有没有议论他人的是非他们并不知道,但他们只知道你有参与到这个议论当中来。此时任你作何狡辩,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我们既要做到不去主动议论他人是非,也需要在听到他人在议论是非时尽量离得远远的。
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终究还是需要远离“淤泥”之后才会真正表现出“不染”的品质来。一直埋在淤泥里,哪怕你内心如何清高,也不会有人识得。

“有人诉苦,不要多言”

就在这次“取经”快结束之时,老人补充了一句:“我看到有些朋友在说一些自己家里的情况,我建议你不要多言。”
按照老人的意思就是,当别人在跟你诉苦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想要得到你的开解、劝诫或者开导,他们只是想通过某种手段来发泄心中的情绪而已。
他们要的不是答案,只是一个诉苦的方式。
说到这儿时,我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句话:“沉默,是最好的安慰。”
当别人遇到困境、遇到挫折、遇到伤心事之时,找你诉苦其实是对你的一种信任,这时候你只需要当一个忠实的听众就可以了。
一方面是你的劝慰并不能缓解他们的心情,甚至还有可能会加重他们不开心的情绪;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你并不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万一因为你的建议,对方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听进去了造成不好的结局,你反而成了一个“罪人”。
所以,无论是为了不辜负他人对你的信任,还是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当听到他人诉苦的时候,尽量不要多说话。

结语感悟

我们一生中会听到很多“道理”,在没有一些实际经历时,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些道理并无任何用处。
可当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才会感慨这些道理实际上都是前辈们的生活智慧。不是我们不懂得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只是很多人在没有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会不屑一顾。
我非常喜欢跟一些年龄大的老人打交道,就是因为他们一生经历了太多风雨,会总结出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生活智慧。
可能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些“智慧”并不会有太大感触,但有过一些生活经历的人,可能就会感触颇深。
就我个人而言,尤其是人生过半步入中年之后,对于这些生活的智慧感触也越来越深。似乎每一个身边发生的小事,都蕴含着不一样的人生大道理。
道理这种东西,有心之人会将其听进去,然后作为自己未来人生的一种准则;而无心之人,可能只会觉得“有道理”,也不会有太多体会。
世间万事万物,本质上都没有对错之分,不过是因人而异罢了。
这就像我为何会写下这篇文章一样,对错不必纠结,哪怕有一位朋友看完文章有所感悟也值了。
最后祝愿所有看到此文的朋友:往后余生,平安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