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修建250年而历史将近700年的祝圣桥传奇
修建250年而历史将近700年的祝圣桥传奇
图/文 羽佳
一座七孔桥,桥墩是明代的,桥身却是清代的,历经近700年历史沧桑,光是修建的年代就长达250年之久。
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是怎样的一个漫长时间长河,将一个西南
要道,装点的如此神奇莫测?
怀揣着这样的好奇心,在一个秋日,我冒雨来倒古桥上,来到这个风雨历程近700年的古桥上,耳濡目染古桥的
今昔文化内涵和深邃,随秋风、随秋雨,聆听探秘其中的奥妙与玄机。
在了解古桥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古桥所处位置的举足轻重。
这座古桥位于一个具有2280年历史的古城——镇远。
镇远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重地、商业重地。地处滇尾楚头,从西往东走前面是云南和缅甸、东边就是楚国,前
往中原朝贡的物品也要从此地经过。元朝的兀必烈看到了镇远特殊的地理位置,派了大量的军队驻守在这里,因
此需要不停的输入物资,南来北往的商人不断的云集到这里来,于是镇远这个3.1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便从军
事重镇转化成了商业重镇。
而过去镇远的交通主要是以水路为主,水路运输十分发达,在没有修桥之前采用渡船、浮桥很不方便,当地官员
看到这种情况后便修了这座桥。
古桥现状。古桥为七孔青石拱桥,桥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桥上第3孔第4孔之间,建有三层穿斗式,三重
檐,八角攒尖,青筒瓦顶楼阁,名称“魁星阁”,又称“状元楼”。
古桥的沿河两岸不仅有石屏山、青龙洞,还有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
古桥辉煌成就。古桥不仅曾是小城连接舞阳河两岸的唯一通道,也是滇黔古驿道上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湘黔
公路的必经之道,还是通往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南方丝绸之路”水陆重要驿站。
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宽度8.5余米的桥上还跑起了汽车,作为滇缅公路的延续,承担了输送生活及战备物资的通
道作用。它的作用已不简简单单的是桥,而更多的是对镇远历史的鉴证!
古桥名称的由来和修建的历史。古桥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名“舞溪桥”,由镇远土司思南宽慰使
田大雅与镇远土知州何惠同奏请朝廷修建。后因田氏土司家族内部仇杀,致使改土归流,修桥半途而废。此后于
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修,至崇祯元年(1628)才告竣工,前后历经约250年时间,后屡塌屡修。清雍正元年
(1723年)最后一次修复,竣工时,正值康熙皇帝圣诞,为向圣上祝寿,于是“舞溪桥”被更名为“祝圣桥”,
一直完好至今。
古桥传说
传说一
清光绪四年(1878年)镇远知府汪炳敖倡议捐修,建“魁星阁”于滇黔学子进京赶考必经的祝圣桥上,希望能够
魁星点斗,高中状元,故老百姓又称其为“状元楼”,位于桥的东起第三孔与第四孔之间的桥面上,该楼为三层
重檐八角攒尖顶结构。
据说此楼建成后,贵州果然破天荒地出了两个状元。
传说二
修这座桥的时候,给桥墩下脚时碰到了难题,因河底淤泥太厚,挖不到底。众石匠苦苦思索,没有有良策,工程
停下多日。
张三丰见了,却哈哈大笑,说;“基脚挖成这样,已经行了,只是差一样东西垫在下面。”张三丰找了个竹篮,
去到街上买了一篮豆腐,晚上来到桥基地方,往每个基脚坑里撒了一些豆腐,口中还念念有词。第二天,众人出
工来到工地,往基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采基坑底是整块的大青石,稳稳当当。于是,就在青石上砌上了桥
墩,所以镇远人都说祝圣桥是张三丰用豆腐垫的底。
几个月后,祝圣桥眼看就要完工了,桥面中间的两边还各缺一块石料接不拢。石匠们打一块料石抬去试,长了,
把料石打短一点再试,又短了。反复多次,不长就短,不短就长,众石匠无可奈何,又想起了张三丰。张三丰来
到桥上看了看,说道:“这有什么难?来几个人,随我去铁山溪沟里抬两块毛石安上就行了。”有几个人随张三
丰来到铁山溪,张三丰选了一块大三角岩脑壳,让他们抬到桥上,往缺口里一安,不长不短,恰好合适。另一边
还缺一块,张三丰叫刚才那几个人,再去铁山溪,把他选上的那块再抬来。不一会,又抬来一块岩脑壳,把它安
在缺口上,又是恰好合适。这两块岩脑壳都是没有打整过的毛料,现在到祝圣桥上去都还看得出来。
从石屏山俯瞰祝圣桥(左下)、青龙洞(左上)、古码头(右中)、舞阳河、镇远古城。
祝圣桥上面的楼阁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时任镇远知府汪炳敖在楼阁上题有三副楹联。
其一幅是:“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搓撑头出;劈天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横副是:“河山柱石”。
楼阁坐东面北楹联是:“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横副是:“云汉天
章”。
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