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男子花20年时间挖出一座地下四合院,占地近3亩,现成村中唯一
地窨院是山西南部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是人们在黄土地上自上而下挖掘出的地下四合院。地窨院有大有小,小的占地半亩左右,大的可达两亩,一般来说,挖一座地窨院基本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而山西芮城的一座地窨院,主人从27岁开始施工一直挖到47岁,花了20年时间才最终完工。为啥用了这么长时间?近日,笔者采访了地窨院主人赵大爷。图为赵大爷居住的地窨院。
“这个地窨院是我结婚后开始挖的,那时候要干农活挣工分,只有冬天才有空闲时间,我就在冬天里一天挖一点,首先挖了一个甬道,然后打了一孔窑,让一家人住了进去。有了住的地方后,我也不着急了,就一年挖一点一年挖一点,慢慢扩大地窨院的面积。”今年70岁的赵大爷说,地窨院不需要花钱,只要有力气就行,那时候村子里的人都是自己给自己挖一个家。图为坐在地窨院窑洞内的赵大爷。
赵大爷家的地窨院面积很大,从甬道算起,包括地窨院主体,占地近3亩。他介绍,挖这个地窨院没有使用任何机械,就是用干农活的铁锨、撅头挖出来的,“土是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地推出去,那时孩子都还小,帮不上忙,就我和老伴两个人。”赵大爷说,他和老伴几乎把农闲的时间都用来挖地窨院和窑洞了。图为赵大爷家进出地窨院的甬道。
从1977年开始挖下第一铁锨土,赵大爷和老伴一直挖到1997年,才算彻底将拥有5孔窑洞的地窨院挖好。后来,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相继成人,他又在院内靠着土墙盖了3间砖瓦房,陆续为儿子们在新房里娶了媳妇,在院内将女儿嫁了出去。目前,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在外打工,偌大的地窨院里只剩夫妻二人居住生活。图为赵大爷开挖地窨院时挖出的第一孔窑洞。现在这孔窑洞已不再住人,成了存放杂物的储物间。
“别人挖地窨院都是请人或者全家人一起干,我这个人不喜欢求人,加上自己的兄弟姊妹少,又不想麻烦父母,就想靠自己的努力给自己安个家,所以用的时间比较长,现在回想起来,我个人倒没觉得啥,但苦了孩子他妈,让她跟着我一起出大力,受了不少罪。”赵大爷说。图为赵大爷坐在夫妻俩生活的窑洞内。因为当地的土质不是太好,偶有小土块掉下,赵大爷用篷布将窑洞壁全部包裹了起来。
窑洞内的设施和物件非常简单,仅有两个土炕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具,但靠墙壁的两个巨大柜子却与众不同。这两个柜子大小相当,长约2米,高0.8米左右,柜子的侧面板上画着具有年代感的图样。赵大爷介绍,这两个柜子不是放衣物的,而是储存粮食用的粮柜,“一个可以装三千斤粮食,两个柜子就能装三吨,是我结婚后专门找人定做的。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存粮食,粮柜是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现在几乎没有了。”
赵大爷和老伴种了10亩苹果,去年摘果子的时候,他不小心从梯子上掉下,摔断了大腿骨。“年龄大了,身体不硬朗了,摔了一下就骨折了,去了医院住了几天,医生用钢板固定后就一直在家休养,现在还没长好,但拄着拐杖能凑合走了。”赵大爷叹气道,这一摔,前前后后治疗就花去了四万多块钱。图为坐在土炕上的赵大爷用拐杖支撑着身体。
“孩子不在家,他又不能干活,地里的很多事都耽误了。”赵大爷的老伴杨大娘抹着眼睛无奈地说,现在正是果树挂果的季节,村民们都在地里忙着套袋,10亩果树全靠杨大娘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她只好雇了人帮忙套袋,“雇人一天的工钱是100元,加上前期疏果一天90元,一共花去了2000多元。”
杨大娘抹眼泪不仅是心疼钱,更多的是心疼老伴受的罪,因为赵大爷休养了好几个月了还没有彻底恢复,让她有些担心。而赵大爷则特别关心苹果的价格,他说:“这两年苹果价格上不去,果农们都提心吊胆的。去年我家的10亩苹果一共卖了两万块,可各种投资就有一万八,辛苦一年才赚了两千块钱。”赵大爷希望今年可以有个好价钱,这样请人套袋也算值得,否则还可能会赔钱。
据了解,赵大爷家的地窨院是目前村子里唯一的一座,别人家要么盖了新房,搬出了窑洞,要么搬到了城里,离开了村子。“我们没有搬家的念头,自己花了20年挖出的家,咋能轻易丢弃?我们已决定在这里养老了,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子,也不会离开。”赵大爷说,他现在只盼着腿能快点好,早点去干活,少点雇人的费用,让家里多些收入,“有了钱,我们安度晚年才有保障。”图为院子里存放的用来烧火做饭的苹果树枝。
大河乡土原创作品
喜欢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