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飞雪>诗 辨伪

每说节气 照例要发几首乾隆的诗

昨儿是大雪 突然就想起一件事儿

就在这儿说道说道吧 也算应景儿

总有人诟病乾隆写诗多却很差劲

理由是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口水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如果四万多首御制诗都是这水平

确实够差劲的 可这是乾隆写的么

持此观点的人言之凿凿 那必须是

因为它收录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

听到这个信息 我可真是吃惊不小

赶紧去查 各种搜索 还真找到了

从网上的照片看 确实是教材的风格

真的可能是课本上的 至少是教辅

诗名为<飞雪> 作者清晰地标准为

(清) 爱新觉罗·弘历

在讲这首诗的时候 还会附加故事

说是乾隆游幸西湖 当时严冬大雪

乾隆戏吟前三句 却写不出下一句

还是刘墉或纪晓岚补上最后一句

这桥段又被各种影视剧不断重复

乾隆附庸风雅只会写打油诗的形象

因此就深入人心了

乾隆写诗的水平真的如此不堪么

甚至这种口水诗还需别人帮着圆

随便找几首他的咏雪诗 大家看看

雪后宜晴暖 青阳万物滋

溜垂高下瓦 泽满墄平墀

斋处几多暇 时和敬益持

鸿钧普汜被 与物共春熙

赵北春风绽杏花 马头残雪暎朝霞

江南正是梅开候 便写一枝疏影斜

已喜公田三寸滋 又看仙岛六花蕤

非烟非雨有如是 於画於诗无不宜

细糁长空方缅邈 远绥曲岸渐迷离

竹罏虽具何曾试 今日几余可试为

宿霭轻阴藴酿晴 紫澜不作日华晶

御园纵是迟灯火 已听烟村豳吹声

腊前已快沾三白 春後偏欣继六花

消得慰心畅行庆 翻因心慰畏尤加

楼头积素双层叠 冰上寒光一色交

督课扫收培树本 恩膏率为惜虚抛

缀枝着叶蕊珠凝 一带西山列玉崚

霁色烟姿浑是画 画中得句昨年曾

看看 这能是同样的水平和风格么

有基本判别力的人 都能看出来吧

那上面那首数数儿诗到底哪儿来的

又是怎么按到了乾隆皇帝的头上呢

待我一步一步的 给它捋清楚扒明白

乾隆有个好习惯 爱总结 爱造册

所以 他写的所有诗词都能够查到

我在乾隆御制诗中查找 并无此篇

然后又去查这故事的出处 却发现

它出自民国时的野史<清稗类钞>

《清稗类钞·恩遇类·高宗南巡赋诗》

沈文悫公尝扈从高宗游幸西湖,严冬大雪,高宗戏吟曰:“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沈鞠跽而前曰:“请皇上赏与臣续。”高宗许之。沈吟曰:“飞入梅花都不见。”高宗击节称赏,且解貂裘赐之。

虽故事里接下句的主角是 沈德潜

和流行版本比 诗文字也小有差别

但这一段儿 的确是此故事的源头

咱们来分析一下这故事的真实性

历史上 乾隆帝曾六次巡幸江南

这六次南巡的总体时间都是相近的

每次都是于正月十六的前后启程

大队人马连去带回共需四个月左右

到杭州时 要在二月中下旬或更晚

哪儿有可能看到严冬西湖下大雪

而那首数数儿诗 到底是谁写的呢

咱们接着查 结果很容易就查到了

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写

据记载 他曾经写过一首<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

此外还写过一些类似风格的诗

一节一节一节 一叶一叶一叶

浑然一片玲珑 苏轼文同郑燮

......

看出来了吧 故事的源头在这儿

而<清稗类钞>的作者徐珂

不知从哪儿道听途说了这故事

当一段轶闻编写进了这本书里

所以啊 故事就是故事 别当真事儿

不靠谱的故事进课本 也真够雷人

咱们就别再以讹传讹 谬种流传了

最后再说一句

乾隆的诗真是一个大宝库

建议大家有时间认真读读

(0)

相关推荐

  • 这首诗可能是乾隆最好的一首,然而作诗的过程,让人笑掉大牙

    乾隆,出镜率最高的一个皇帝,如果要排一个最火皇帝榜,他称第二,没人敢当第一.确实乾隆爷的功绩也拿得出手,论文治,他修了四库全书,论武功人家统一新疆等地区,可称的上是旷古烁今. 乾隆爷除了喜欢微服私访, ...

  • 「清代」'江南老名士'沈德潜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

    沈德潜(1673年12月24日-1769年10月6日),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臣.诗人.著名学者. 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以六十七岁高龄 ...

  • 俞晓红:曹雪芹“佚诗”辨伪的价值与方法论(下)

    胡应麟辨伪八法之第五.第六条,分别为"核之文以观其体"."核之事以观其时"①.敦诚笔记明言曹诗文体为题跋,敦敏题诗则提供有力佐证,检核以文学术语的内涵及其演变, ...

  • 俞晓红:曹雪芹“佚诗”辨伪的价值与方法论(中)

    当诗歌以文献方式呈现时,诗作所涉史事曾否发生.又以何种方式发生,自然成为研究的重要目标.反观"吴梅论战",其焦点问题有以下几个层面. 周汝昌 1."佚诗"文本的 ...

  • 俞晓红:曹雪芹“佚诗”辨伪的价值与方法论(上)

    曹雪芹"佚诗"真伪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的一桩公案. 周汝昌先生 在文献学层面上,"佚诗"辨伪有重要意义.曹雪芹的两句残诗兼具文学和史学的双重价值,佐之以 ...

  • 乾隆汉白玉碗的珍稀与辨伪

    2013年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上拍卖的一直乾隆孝粉玉碗外形尺寸为直径为10CM;高度为3.5CM.碗底直径为4.5CM的一个古董碗,价值大概在叁佰伍拾万元以上.据说经过两轮抢拍,价格涨到888万成 交了, ...

  • 书札的作伪及辨伪

    以营利为目的名人书札造假,出现得很晚,近些年见到的清以后名家书札赝品,一般以书画家的居多:即使是文人骚客,多半也以书画名世,近代的如刘墉.林则徐等:现代的则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以及黄胄.丰子恺等. ...

  • 红宝石该从哪些方面鉴定与辨伪呢?

    星光红宝石是红宝石的一种,加工成弧面的红宝石后会显示六射星光,偶尔可见双星光即十二射星光.在市场上,星光红宝石的克拉单价一般比刻面红宝石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星光红宝石往往具有较大的亭部导致重量较重,另一 ...

  • UC头条:瓷器鉴定必备知识: 瓷器辨伪常用的基本方法

    博古致知:透史明理,透物见人 点击加载图片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 中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且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 ...

  • 建窑瓷器特征和辨伪

    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名窑之一.窑址在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 ...

  • 齐白石篆刻单刀法分析、刀法辨伪

    齐白石篆刻,其刀直下,长可寸许,深可半厘米,石不坚硬.立时崩裂,风驰电掣.顷刻而成.石不转方,自左连切而极于右,亦刻印之奇观也. 所谓"单刀法",是指刻时入刀的一种方式,也可称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