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不是“过度的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父母的溺爱虽然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爱,可事实上这些都是在害自己的孩子,带给了孩子毁灭性的结果。当发现这一切是溺爱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已经无法挽回了的。溺爱,就是家长的一种错爱。
大家都知道溺爱孩子并不是一件好事,都在奉劝天下的父母不要溺爱孩子,而且绝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这一事实。
可是这种苦口婆心的奉劝效果成绩一般,父母都想给孩子100%的爱,知道溺爱不好的父母们,仍旧前仆后继地加入到溺爱大军中。
鲍姆林德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类,其中之一就是溺爱型。
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和期望,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因此很少给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者进行控制。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其人格特点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好冲动、依赖性强、没有恒心和毅力。
不仅如此,被溺爱过的成年人通常还会不负责任、唯物主义而且容易过度消费、总是需要立即得到满足而且没有得到足够满足的时候对人缺乏最基本的尊重、而且总是郁闷不开心。
而根据 2019 年由玛格丽特·麦克拉菲蒂(Margaret McLafferty)所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被溺爱的孩子还会比其他孩子有更多的精神问题,例如重度抑郁、广泛性焦虑症、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
所以,不管父母的出发点是多么的好,溺爱孩子只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家长群中疯传的“一碗面”故事,正是家长对孩子溺爱的表现:
每次吃牛肉面时,奶奶都会当着孩子的面,把碗里的牛肉夹给孩子。
有一次,奶奶提前将牛肉夹到了孩子碗里,吃面时,孩子发现奶奶不给自己夹牛肉了,便大吼大叫,还用筷子往奶奶的碗里掏,将全部面掏到了桌上。
而奶奶,也只是叹口气、摇了摇头,把桌上的面夹回自己的碗里。
故事里孩子是自私的,而他自私的根源,正是大人长期对他的溺爱引起的。
得不到满足的孩子,深陷溺爱中无法自拔,失去了该有的优秀人格。
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情况:
看孩子作业不会写,画画不会画,就直接替孩子写了、画了。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探索一再打断、干涉,非但不会帮孩子快速成长,反而会让孩子缺失自信,无法自己掌握学习。
在孩子大哭或者发脾气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立马答应孩子的任何条件。总是想,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也不高,反正孩子还小,只要大家都开心就好。
久之,孩子占据了家庭的领导地位,孩子就会依仗父母的宠爱,变得恃宠而骄。
阿德勒认为,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成为危险人群,他们甚至会恩将仇报。这些人的口头禅是“所有人都在和我作对!”
在他们心里,别人对他好是应该的,稍不如意,就是对他的虐待。
2016年2月14日,北大学生吴谢宇将亲生母亲杀死在福州市晋安区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的家中,在长达6个多月后,谢母的尸体才被人发现。
2018年12月3日,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镇,一名13岁男孩将其母亲杀死在家中。之后男孩面对警方,居然一脸淡定的说:“学校不可能不让我去上学吧,我杀的也不是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在上面的案件中,有人做了一个粗略的梳理,结果发现,那些对父母下得去手的孩子,大多是被宠爱着长大。
中国古人讲“惯子如杀子”,是很有道理的。
溺爱源于家长的补偿心理
遇到一些家长,他们常说的是“我小时候怎么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我现在要对我孩子……”之后,常常是一个家庭都只为了孩子而活,替孩子做所有事,小到洗个袜子,大到结婚、工作、生子。这样的大包大揽,是替孩子挡住了风雨吗?
正是由于你的“补偿心理”,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会对自己小时候最匮乏的东西产生贪欲,或者将其过分给予孩子。于是,就产生了家长溺爱孩子或者强迫孩子的现象。
1、家长补偿自己童年的不足
一般是自己小时候父母管教特别严,或者家里特别穷,所以自己有了孩子后就走入另一个极端。
2、家长补偿陪伴孩子时间不足
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
3、家长补偿孩子的不幸遭遇
这些家长或者已经离婚,或者孩子身有残疾,家长对孩子有一种歉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从而溺爱孩子。
溺爱源于对你自己的宠爱
有时候,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的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溺爱时,很容易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长的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之所以这样做,有一些父母其实是因为不懂得怎么去爱。这样做,只是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缺失的爱,只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到自我成长。
甚至可以说,有一些父母其实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心里的那种不明的不适感能够得到缓解。
根据精神分析的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防卫机制理论,这一类父母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的一种「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有的成年人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忽视、拒绝、惩罚后,焦虑、悲伤、恐惧的情绪会深深印在脑海中。为人父母后,一旦发现自己在拒绝孩子,或孩子的表现类似自己的经历时就会不寒而栗,本能地终止正在发生的事情。
因此建议作为辛苦的父母,如果发现自己在溺爱孩子,要反思自己有什么需要没有满足,先去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
“溺爱孩子不如溺爱自己。”只有你好好爱自己,你的内心才是充实的,才只能发自真心地爱孩子。
熙桓心理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是只有爱就够了,我们要教会孩子的还有很多。溺爱孩子,只会让他变成一个肆意妄为、无法无天、目无法纪的人。
身为家长,不要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溺爱,给孩子权力的同时给出责任,孩子才能够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