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沉默的时候敢于发声面对压迫,就足以被这个世界铭记 | 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前夕探访北京鲁迅博物馆
第211篇
【心尧爱北京】
忽然就想起了鲁迅先生,于是就来到北京鲁迅博物馆。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馆里到处都在翻修。
我们对于鲁迅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中学课本里;停留在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门前的两棵枣树里;也停留在祥林嫂、闰土、阿Q和人血馒头里……
百年光景,白驹过隙,我们依然没忘记鲁迅这个名字。因为他敢于发声,执笔代替子弹,字字句句直刺心脏。
(配图为馆内展版)
鲁迅博物馆分为三大部分:鲁迅生平展、鲁迅故居和一个临时展厅。
第一部分:鲁迅生平展
生平展共两层,地上、地下各一层,以鲁迅生活的不同年代与地方为线索,通过实物与图文展板,清晰连贯地讲述了鲁迅先生的一生。
这其中展示了很多鲁迅同家人、学生、朋友们的往来信件,以及大量他读过的或者负责搜集、整理和编纂的书籍。
见字如面。当我们站在展柜前,认真读着每一封信,仔细看着每一本书,虽隔着一层玻璃,却也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
写下的字或整齐、或潦草、或轻快、或颤抖……完全不似我们现在,无论多么用力地敲下键盘,出来的都是一样的字体。
为了梳理一下整体脉络,给自己整理一些资料,大致记录一下鲁迅生平时间轴线:
在绍兴:1881-1898年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祖父清同治十年进士,父亲科场失意,因病早亡。鲁迅12岁入三味书屋读书。
在南京:1898-1902年
离开绍兴到南京,入免费的新式学堂学习。
四年后从南京矿物铁路学堂毕业。
在日本:1902-1909年
1902年3月,鲁迅以官费赴日本留学。其时,留学生中涌现反清革命热情,鲁迅倾向革命,剪断了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得到藤野先生的关怀和教诲。
在杭州、绍兴、南京:1909-1912年
1909年,因家庭经济原因,鲁迅终止留学生活回国。他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后任绍兴府中学堂教务长,并讲授生物学。
1912年,通过朋友介绍,在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谋的职位。
在北京:1912-1926年
1912年5月,鲁迅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迁至北京。
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
1926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他因著文抨击时事,遭当局通缉,四处避难。后因恋爱并计划建立新家庭,于8月南下厦门任教。
在厦门:1926-1927年
1926年8月,鲁迅被聘为厦门大学国文系和国学研究院教授。
同时写了许多倾诉自己内心感受的信给在广州的许广平。
在广州:1927年1月-9月
鲁迅应邀担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和教务长,继续坚持文学革命理念。
1927年发生军事政变,国共合作破裂,中山大学一些学生被捕,鲁迅发动营救未果,遂愤而辞职,离开广州。
在上海:1927年10月-1936年10月
鲁迅与许广平1927年定居上海,1929年生一子。
作为自由撰稿人,鲁迅为报刊写了大量杂文随笔。
自1932年至去世,他出版历史小说集1本、杂文集10本。
因外忧时艰,内感郁愤,积劳成疾,于1936年去世,终年56岁。
生平展结尾的地方陈列着各个国家、各种版本的鲁迅文集、小说、散文……摆了整整两面墙。
临近出口的地方还有一间鲁迅书屋,出售图书和音像制品,还有一部分文创产品:
第二部分:鲁迅故居
前些年来的时候故居还是收费的,现在免费了。就在生平展的西侧,指示牌很清楚。
鲁迅先生在北京期间一共住过四个地方:绍兴会馆、八道湾胡同11号,西四砖塔胡同61号和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胡同21号(就是现在这里)。
① 绍兴会馆位于宣武门菜市口,是鲁迅先生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② 八道湾胡同11号是鲁迅在京的第二处住所,居住了三年多,现为三十五中的一部分。
③ 西四砖塔胡同61号(后改为64号院)是第三处住所,曾于1923年8月2日至1924年5月20日在此居住。
④ 宫门口这间故居是鲁迅先生在京的最后一处寓所,他亲自画图,亲自设计改建,是北京迄今保存最完好的鲁迅故居。
院内有北方三间,中间堂屋是洗漱和用餐的地方,东房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西房是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未开放)。
东西厢房各两间,东为佣人住房(介绍鲁迅在京四处住所),西为厨房(未开放)。
南房三间,为鲁迅藏书及会客的地方(未开放)。
1925年4月5日,鲁迅亲手栽种树木若干,使小院四季皆有景致,清净优雅。“计紫、白丁香各二,碧桃一,花椒、刺梅、榆梅各二,青杨三。”
西侧有一小侧门,从这里通往堂屋北边后院。后院有一小间,是鲁迅先生的写作室兼卧室。
他曾向人介绍说:“在房子后面搭出一间平顶的灰棚,北京叫做老虎尾巴,这是房子中最便宜的一种。”
鲁迅先生称这里为 “绿林书屋”,在这儿创作和翻译了230多篇文章。《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第三部分:临时展厅
即日起至6月13日为《亲近自然——湖州博物馆藏花鸟画集萃展》,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
其实,每个时代都不缺敢发声的人。只是这些声音,能不能被听到、愿不愿被铭记。
(配图为馆内展版)
最后借用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的四个字吧:
“救救孩子……”
(配图为馆内展版)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