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讲座

前几天,当别人说起要我讲公文写作时,我想,这不就是我的老本行吗?我没有多做思考就答应了。昨天,应某单位相约,去给办公室文员做了一场公文写作讲座。

我在办公室工作十年,从一个文学爱好者,成为了一个多种材料都能炮制的能手。刚开始写公文,也是始于模仿,照猫画虎。为了赶写材料,也走了一些弯路,例如,尽量撇开学生腔,用语要简洁,都花费了我不少时间。为了写女好公文,我都把工作中经历的教训和失误都一一地记录下来。我把写过的材料都一一装订起来,慢慢地积攒写作素材,两年来,都把有意义的稿件积累了一大摞。在办公室工作期间,我习惯于记笔记,把每天经历的事情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有时间、日期和事件。也因为写材料,我的认知渐渐开始从感性走向理性,学会了读文件、读政策;也是因为写公文,我懂得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开始系统地读了些教育类著作,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下的深度。因为写材料,加了不少班,学会了坐冷板凳。当别人还没有上班时,你已经干了好一阵活儿;当别人下班时,你还在那里伏案疾书。办公室的工作,让人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很多人不但要干好面上的工作,也要做很我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那些年,我真的没有少写材料!写材料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苦恼,感觉总在纸上谈兵,缺少实战。后来,也十分厌倦那样的生活,总认为写材料者常常是最没有“材料”的人。

离开办公室又四年了。现在,回头看看,世间没有多余的苦,所有的经历都会留下印痕。也正是在写材料中成就了自己,为自己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记忆。就像学生的试卷一样,一般人看到的是成绩,而分数不一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养。

讲座从上午九点开始,到下午三点多,讲了四个多小时。主要讲了公文和新闻写作,在公文写作时,我选取了通知、通报、请示、报告等常见文体,有概念、分类、案例和体会,在讲新闻写作时,也谈了自己写作的一点体会。自我认为,对于讲座的设计、文本的理解还比较到位。公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公文?公文写作需要哪些素养?接到任务后,我几乎用了两天的时间进行了认真准备,做到详细课件,穿插了一些案例,也翻阅了相关的书籍,对于写作知识也进行了认真反思。感谢这次讲座,通过这次讲座,对于自己多年的办公室生涯进行了理性回顾,也是对自己办公室工作的一个小总结。

这次讲座,也让我拥有了一些新的经验:

一是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最重要的事情,要认真对待。虽然讲座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对办公室工作也有着切身的经历,但讲起来,有些内容感觉理解还不是那么透彻,感觉还没有讲明白。还是准备的时间短,有些东西在脑子里没有悟透。讲座告诉我:一定要认真对待自己所做的每件事,不要总是眼望远方,关键是做好现在的事,手头的事,自己的事。懈怠手头的事,就是在糟蹋生命。“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准备,只有经历,只有付出,才会不愧对流逝的岁月。

二是通过讲座,我再次感受到老师的辛苦。十几年都不上讲台了,站着讲几节课,腿困得很。嗓子也受不了。讲课时,我还没有太在意话音,似乎语速还是快了些。老师真的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虽然在教育系统工作,但是好几年都不登讲台了。要体谅老师的不易,要珍惜自己拥有的生活。有机会,还要多锻炼自己演说的能力。演说,才可以让自己的思想传播得更远。体力不支,是不是也说明我的年龄大了?很多时候都要相信岁月,不能再拼体力了。

三是讲座是种分享,分享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和理解给别人交流。我常想,自己用,才能分给别人;分给别人,才能证明自己有。通过讲座,才会明白自己哪些认知还停留在表层,哪些认知已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只有自己理解的东西,讲起来才真切、生动。自己读过的很多书,做过的很多事,都需要认真进行反思,只有反思,才会把事变成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