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皮肤瘙痒,原来肝内胆汁淤积症在作怪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蔡燕辉


皮肤瘙痒是女性怀孕过程中常会发生的情况,妊娠纹是孕妇肚皮发痒最常见的原因。妊娠纹是子宫增大进而牵扯皮肤,造成皮肤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损伤或断裂所致,不但使人觉得痒,还会感到轻微的疼痛。但导致孕妇肚皮发痒的原因并非都是妊娠纹,对有瘙痒症状且持续不消退的要特别警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内特有的肝脏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表现为皮肤瘙痒、胆汁酸升高、胆红素升高及黄疸,伴有轻度的肝功能损害,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

临床表现

1、皮肤瘙痒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初起为手掌、脚掌或脐周瘙痒,可逐渐加剧而延及四肢、躯干、颜面部。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夜间加重,严重者甚至引起失眠。瘙痒大多在分娩后24~48h缓解,少数在48h以上。

2、黄疸出现瘙痒后2~4周内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黄疸发生率较低,多数仅出现轻度黄疸,于分娩后1~2周内消退。

3、皮肤抓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存在原发皮损,但因瘙痒抓挠皮肤可出现条状抓痕,皮肤组织活检无异常发现。

4、其他表现少数孕妇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轻微脂肪痢等非特异性症状,极少数孕妇出现体质量下降及维生素K相关凝血因子缺乏,而后者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治疗目标

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

一般处理

1、低脂、易于消化饮食;

2、适当休息,左侧卧位为主,以增加胎盘血流量,计数胎动;

3、重视其他不良产科因素的治疗,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前必须检查胆汁酸指标系列、肝功能、胆红素及凝血功能,治疗中及治疗后需及时监测治疗效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降胆酸的基本药物

1、熊脱氧胆酸:推荐作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的一线药物,在缓解皮肤瘙痒、降低血清学指标、延长孕周、改善母儿预后方面具有优势,但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情况。
剂量:建议按照15mg/kg/d的剂量分3~4次口服,常规剂量疗效不佳,而又未出现明显副反应时,可加大剂量为每日1.5~2.0g。妊娠中晚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2、S腺苷蛋氨酸:作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二线用药或联合治疗。可改善某些妊娠结局,如降低剖宫产率、延长孕周等,停药后存在反跳。
剂量:静脉滴注每日1g,疗程12~14d;口服500mg每日2次。

3、建议对于重度、进展性、难治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可考虑两者联合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会发生无任何临床先兆的胎儿死亡,因此,选择最佳的分娩时机和方式、获得良好的围产结局是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期管理的最终目的。

日常小贴士

1、居家环境保持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减少皮肤刺激。

2、床上用品定期清洗,勤换衣物。

3、勿使用刺激性肥皂。

4、皮肤出现瘙痒难耐,不可抓挠,涂抹炉甘石缓解瘙痒感。

5、制定合理饮食方案,多吃蔬菜水果,勿进食生冷刺激性、高蛋白等食物。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 袁学文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