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 鲁迅、陈独秀、茅盾对《儒林外史》的评价

如果你不相信 

 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钥匙 

 放纵肯定更不是 

 廖一梅 《悲观主义的花朵》

嗨,晚上好呀!

刚刚过去的五一,大家都去哪里嗨皮了呢,经历了前两年假期出游的人山人海之后,我们就决定再也不要在大假时出游了,就平常周末在附近城市逛逛,因为人多去游玩是真的没有什么乐趣呀!想当初去南京,几乎每一个景点都要排队三小时以上,我们就只能去逛了商场,可是,商场哪里都有的呀,真的是欲哭无泪,窝在家里追追剧做做饭也算惬意。

在假期里面,我读完了《儒林怪杰吴敬梓传》和《儒林外史的人间》,发现其中都有提到一些名家对《儒林外史》的评价,觉得在作文中可以充当一些素材,就整理了下来,如下文,以《儒林怪杰吴敬梓传》为主。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甚,尤在人情小说中。《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敬梓之所描写者……既多据自所闻见,而笔又足以达之,故能烛幽索引,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生态并作,使彼之世相,如在目前……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敬梓又爱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

鲁迅: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鲁迅《叶紫作<丰收>叙》:伟大也要有人懂。(针对一些看不起《儒林外史》的人而言)

鲁迅说晚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殊不足望文木老人(即吴敬梓)后尘”。

插一句,鲁迅可以说是《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的头号粉丝(#^.^#)。

陈独秀《<儒林外史>新叙》:中国文学有一层短处,就是:尚主观的'’无病呻吟的多,知客观的'刻画人情’的少。《儒林外史》之所以可贵,就在它不是主观的,理想的 —— 是客观的,写诗的。这是中国文学书里很难得的一部章回小说。看了这部书,试回头想一想,当时的社会情形是怎么样?当时的翰林、秀才、方斗名士是怎么样?当时的平民又是怎么样?哪一件事不是历历在目如在目前?那一个人不是惟妙惟肖?吴敬梓他在二百年前创造出这类文学,已经可贵;而他的思想,更可令人佩服。

茅盾《谈我的研究》:至于《红楼梦》,在我们过去的小说发展史上固然地位颇高,然而对于现在我们的用处会比《儒林外史》小得多了。如果有什么准备写小说的年轻人要从我们旧小说堆里找点可以帮助他“艺术修养”的资料,我推荐《儒林外史》。

美国学者亨利·韦尔斯:《儒林外史》是一部极为出色的著作,为不争之实,其风格活泼生动,刻划中国文人阶级及广泛社会众生相,实无其右者。全书充满浓郁之人情味,足堪跻身世界文学史杰作之林,可与意大利薄伽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或英国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无名氏在卧闲草堂刻本的评语中说:慎毋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zuo四声,意思是宾主互相敬酒,泛指交际应酬)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

清代《儒林外史》就被人视为洞察世态人情的教科书。

注:本篇并非原创,仍标原创是为防止搬运。

--- 完 ---
2021.05.06
天气晴转小雨
记于上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