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展出汉简,秦始皇传位之谜揭开,世人才知冤枉了秦始皇2000年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完成了这千秋功业,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始皇想要千秋万世,死亡成了秦始皇最害怕的一件事,因此他派方士徐福东渡,前往海中寻找三仙山,求长生不老药。

“荧惑守心”让秦始皇担忧不已,凡见此石者,皆诛之,但是天下大局已定,秦始皇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为了稳定人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游,他一路南下,抵达了湖北、湖南。

自古以来,楚人最难降服,而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是困扰着秦始皇,到了湖北安陆市云梦大泽祭拜九疑山的舜帝,随后顺江而下经过丹阳……又渡长江,沿着大海走到琅邪,古时交通不便,衣食住行都非常简陋,加上途经各地,难免水土不服。

抵达平原津时,秦始皇突然重病,七月病逝沙丘,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为人贤德,本该继承帝位,然而赵高秘不发丧,遗体运回国都时,用一车臭鱼掩盖了遗体的臭味,这招“鱼分龙臭”瞒天过海。

赵高又跟丞相李斯密谋伪造遗诏,扶持胡亥为秦二世,秦国到了第二世,差不多耗光了国力,人心,大秦已经暴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危楼,松动任何一块地基,都会引起坍塌。

这块地基就是陈胜、吴广是大泽山起义,这场农民起义,就如同一颗火星,点燃了反叛的狼烟。

千百年来,秦始皇、秦二世身上一直都有“暴君”头衔,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就写了“伐无道,诛暴秦”,这句话影响颇深,加上修长城、秦始皇陵、以及焚书坑儒,这些都被定义成“暴”。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修建了,修长城也是为了抵御匈奴入侵,秦始皇刚刚一统六国,难免会有各方面的担心,至于焚书坑儒,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耸人听闻,秦始皇烧得大多数书在民间都有副本,只有一些周朝珍贵书籍缺失了,至于坑儒,坑杀的是一些方术,当时他们也被定义为儒生。在人们口口相传下,儒生就成了读书人。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长城、秦始皇陵,不仅如此,还更改了一些更加苛刻的刑法,秦国的暴政多多少少还是跟胡亥有关。

公子扶苏有蒙恬扶持,手上有几十万的大军,他想要兵变登基完全没问题,加上深得民心,想要继位很简单,为什么一个赵高、一个李斯就可以让胡亥继位?

起兵需要大义,灭秦主力军一共有三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三股力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立楚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了当时最好的“销售词”,而他们的大义为是推翻“暴秦”还公子扶苏一个清白。

但是公子扶苏却没有起兵的“大义”,而且秦始皇也不是传位而他,这点在北京大学公开的一些竹简当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2009年,北京大学通过捐赠渠道,获得了一批汉代竹简,著名的《赵正书》也在其中,秦始皇出生在赵地,赵正就是嬴政,《赵正书》记载的就是他的一言一行,根据《赵正书》记载: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秦始皇病重时,就召集了李斯等人一起商议继位的事情,李斯和诸位大臣认为应该立胡胡亥为下一任皇帝,秦始皇同意了。

从《赵正书》来看,胡亥继位秦始皇首肯的,他也没有谋朝篡位的嫌疑,公子扶苏向来为秦始皇不喜,不立他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两千多年的恩恩怨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误会谁、冤枉谁都是由胜利者抒写的,而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秦始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