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青春痘、皮炎、脱发,油多的疾病,国医大师的经验方,每收良效!

卢医

20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业医3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治疗脂溢性皮肤病方面取得较好疗效。
禤老认为皮脂亦属于人体体液系统的一部分,当属中医“精”的范畴,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以往中医对脂溢性皮肤病多限于从肺胃湿热辨治,而禤老则认为,皮脂溢出性皮肤病以肾阴虚证多见,
今天,将禤老临床辨治脂溢性皮肤病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干货满满!

禤老临床辨治脂溢性皮肤病

医案三则

一、痤疮
李某,男,21岁,学生
1999年9月18日初诊。
主诉:颜面痤疮已有5年。
现病史:5年前开始面部起皮疹,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此起彼伏,曾经中西医治疗,但疗效不显,经友介绍来诊。
症见:颜面部可见20余粒红色丘疹和粉刺,伴有结节,胸部亦有散在丘疹、粉刺,部分丘疹融合,有时可出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伴口干心烦、大便干、小便短赤。
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辨证为阴虚内热
治法:滋阴泻火,清肺泄热
方药:
女贞子20g,旱莲草20g,知母12g,黄柏12g,桑白皮15g,蛇舌草10g,连翘15g,生地15g,丹参30g(后下),甘草10g
配合外搽痤灵酊
服21剂后皮疹逐渐减轻,继服14剂皮疹基本消退。
按:
痤疮是多发于青少年面部的常见皮肤病,中医传统认为该病是由于肺胃血热上熏头面所致,如《外科正宗》曰:“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
《医宗金鉴》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目前国内主要应用清肺热、泻胃火、凉血解毒的中药进行治疗。
禤老经长期的医疗实践发现,痤疮病人除了有肺胃血热和肠胃积热的一面外,还有素体肾阴不足、相火过旺的一面。采用滋阴泻火、清肺凉血的中药治疗后可收到较好疗效。
上方用女贞子、旱莲草平补肝肾之阴,知母、黄柏泻相火,一补一泻,调整肾之阴阳平衡;
鱼腥草、蒲公英、连翘清肺解毒,散结消肿;
生地、丹参凉血化淤清热;
甘草解毒清热并能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滋阴清热泻火,药证合拍,故获良效。
二、脂溢性皮炎
陈某,女,24岁
2000年10月21日初诊
患者初起以面部起红斑、丘疹、瘙痒,曾自服维生素B6,外涂肤轻松软膏1月无效来诊。
皮肤科检查:前额、面颊、口周可见暗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界限不清楚,其上覆有细薄油腻性鳞屑,脱发明显,伴口干,心烦,失眠多梦,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予二至丸加味:
桑椹子1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丹参30g(后下)、合欢皮15g,茯神20g,白芍30g,生甘草10g
水煎服,日1剂,配合三黄洗剂(黄连、黄芩、黄柏、苦参)每日外洗1~2次。
7剂后皮脂分泌明显减少,瘙痒明显减轻,脱发减少。
二诊:
去蒲公英、合欢皮改丹皮、山萸肉更进7剂后皮损恢复正常,皮脂分泌接近正常。
按:
脂溢性皮炎祖国医学称之为“面游风”,“白屑风”。
此病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要控制皮脂分泌过多,必须调整内环境,调整内分泌。
中医对脂溢性皮肤病多限于从风、湿、热、血虚辨治,而禤老据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本病以肾阴虚证多见,采用养阴清热之法常取良效,
方用加味二至丸,方中桑椹子、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生地、白芍养阴清热泻火;
丹参凉血活血去脂,合欢皮、茯神安神解郁;
生甘草解毒清热并能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滋肾阴而调整内环境,清血热而祛脂消炎,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三、脂溢性脱发
张某,男,46岁
2000年3月18日初诊。
主诉:头发稀疏脱落1年。
现病史:1年来晨起枕巾落满脱发,最近头发已稀少,可望见头皮,瘙痒脱屑油腻,伴精神萎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证属肝肾不足,治以补肾养肝。
用二至丸加味。
处方:
蒲公英30g,丹参30g,桑椹子1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制首乌15g,生地15g,土茯苓20g,布渣叶10g,菟丝子10g,生甘草10g
水煎服,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服,外擦祛脂生发酊,另脂溢洗液B外洗,经1月半的治疗而愈,1年后复查,未见复发。
按:
祖国医学认为: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精足则血旺。
“发为血之余”是说明发的调养来源于血;“发为肾之外候”则说明发虽由血滋养,但其生气则根源于肾气,因此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均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若肾精亏虚则发枯不荣甚至脱落。
禤老用加味二至丸平补肝肾、养血生发,方中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制首乌、菟丝子补肝肾、填精血、养发生发;生地、丹参凉血活血;
土茯苓、布渣叶清热利湿祛脂;
蒲公英现代研究含肌醇,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
生甘草清热生发,诸药合用,使精血充足,毛发得以濡养,故可取得满意疗效。

总结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在,调节的中心。
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
如《黄帝内经·素问》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
李士材在《内经知要》中解释说:“肾水主五液,五气所化之液,悉归予肾”。
《景岳全书》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葵是也”,又指出“命门为精血之海,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等等。均说明人体体液系统的功能“肾”均参与其中,而起一定作用。
禤老认为皮脂亦属于人体体液系统的一部分,当属中医“精”的范畴,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以往中医对脂溢性皮肤病多限于从肺胃湿热辨治,而禤老则认为,皮脂溢出性皮肤病以肾阴虚证多见,皮脂属肾所藏,肾阴不足,相火过旺,虚火上扰,迫精外溢肌肤、皮毛,则皮脂分泌增多;
热蕴肌肤、皮毛则生痤疮、脱屑;
热郁化风则皮肤瘙痒、脱发。
根据这个病因病机,采用滋肾阴、清湿热的原则加味二至丸补肝肾、益阴血、安五脏、清湿热治疗脂溢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
丹参治疗脂溢性皮炎,近年研究表明:
脂溢性皮肤病的发生与皮脂溢出导致皮肤表面菌群失调使痤疮丙酸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长繁殖有关,丹参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凉血解毒、祛脂除烦之功效,丹参所含的丹参酮具有抗菌消炎之功,对痤疮丙酸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禤老采用大剂量(每次30~50g)配药治疗皮脂溢出性皮肤病效果满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丹参须后下,因其所含的丹参酮久煎后易遭破坏,故不宜久煎。

本文摘自《国医大师禤国维》

 赞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