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从各地一模试卷看2021语文新高考趋势

从整体上看,全国各地的语文一模试卷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较好地发挥了指导和练兵作用,是考生备战的重要参照。

首先,试卷结构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作为仍独立命题的省份,既保持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又符合了高考改革的整体趋势;河北、湖南、湖北、辽宁、广东、江苏、重庆、福建作为2021年新高考改革的省份,紧跟山东、海南的步伐,作出了调整和尝试;其他仍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则在延续旧有试卷结构的基础上,对考点进行了微调。

考生备考时,如果能以我为主,会更有针对性,做到重点突破;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参考同类地区试题,会更好地把握高考整体趋势,做到全面备战。

具体到各个板块,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客观题中的“论证分析”在新高考地区变成了主观题,对于论证方法和论证脉络的分析,应成为新高考考生必备的能力。主观题部分以概括题为主,包括特征概括、作用概括、原因概括、措施概括等,但也涉及其他一些题型,如多则材料之间的比较分析(“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利用材料信息分析文段或现象(“根据材料中有关观点,分析下列文段/社会现象”)等,考生需要做好准备。

文学类文本

首先是文体选择发生了变化。2020年新高考Ⅰ卷回归散文,全国Ⅲ卷也选择散文,冲击了近年来全国卷小说一家独大的格局,综合各地一模来看,无论新旧高考,散文均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其中新高考地区散文比例高于小说,而旧高考地区小说仍占上风。

对于2021高考考生来说,二者都是必须掌握的文体。从命题形式来说,情境化命题成为常态,尤其是小说最后一题,常常给定特殊的条件情境(“有人认为这篇文章……”/“作者具有……的风格”等),要求据此分析文本。考生需要加强解读题意的能力,将题目拆解、回归到基本的分析角度,做到精准答题。

文言文和诗歌

除新高考地区文言文增加主观题外,整体变化不大。

语言文字运用

在旧高考地区,客观题加强了标点符号的考查,这是对2020高考的呼应,主观题则丰富了题型,包括概括语段大意、提炼关键词等。在新高考地区考点变化更多,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句式变化、病句主观题等考点屡次出现,需要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作文

在以任务驱动为主,强调具体情境、特定文体的基础上,略微提升了材料的复杂程度。多人物比较(“在材料人物中,你认为谁最……”)、多词句串联(“从中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从中选择两到三个句子”)、故事、漫画等各种材料均曾出场,考生需要具备解读各类材料的能力,确保审题准确,不漏要点。

在写作内容方面,大多数题目结合了当代青年的思想与行为,有的思考个人与国家、时代等宏大话题的关系,有的则深入反思个人的人格塑造、心灵旅程,考生无论写作什么话题,都要具备时代主人公的身份意识,在写作中体现出相应的使命感与负责态度。

2021年是新高考改革持续铺开、越发深入的一年。一模是一项重要的参照,考生首先需要把握必备考点,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化归思路,将情境化、综合化的题目还原到基本的解题角度,提升临场应对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