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末到五代和宋王朝,看“枢密使”职务的形成和变迁
经常看书或电视剧的朋友,对“枢密使”这个古代的官职名称一定不会陌生,也知道在宋朝时期,“枢密使”更是武职之首,位高权重设置枢密使。但是“枢密使”这个官职名称最早在什么时间出现,它又是如何一步步变迁成为武职之首的,为什么武官之首最后却要文官担任,想必有许多的朋友不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枢密使”,这个宋朝重要的官职的前世今生吧。
曾经担任过枢密副使的岳飞形象
枢密使的设置,是在唐朝代宗永年间(765~766年)才开始的,最初的时候,多是以宦官担任此职,它最早的职责也不过是负责向皇帝进奏表章,然后再将皇帝意图传递给宰相,起的是上传下达的作用,仅此而已设置枢密使。
到了唐朝末年,宦官专权,权力越来越大,两枢密使和统领左右神策军的两护军中尉,这是被称作“四贵”,他们当时的权力能够威逼宰相,甚至废立皇帝,权势喧天设置枢密使。后来的朱温诛杀宦官,让心腹重臣蒋玄晖为枢密使,不久蒋玄晖被杀,“枢密使”这个职务就被第一次的废除了。
昔唐朝择中官一人为枢密使,以出纳帝命设置枢密使。案职官分纪:枢密使与两军中谓之“四贵”,天祐元年度。项安世家说:唐于政事赏后列五房,有枢密房,以主曹务。则枢密之任,率相主之,未始他付,其后宽任宦人,始以枢密归之内特。(引自《新五代史.职官》)
这个时期的枢密使可以说只是一个雏形,他和后来的枢密使还有着很大的不同,所用的只不过是他的名称而起,所以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设置枢密使。
后梁太祖朱温建立了后梁之后,就把枢密院的名字改为崇政院,内里的官职就不再让宦官担任,而是由左右亲信大臣了担任,第一任崇政院使是他的亲信大臣敬翔设置枢密使。崇政院的职责和唐末枢密院的职责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用士人担任而不再是宦官掌权。
“备顾问,参谋议,于禁中承上旨,宣于宰相而行之设置枢密使。”(引自《资治通鉴》)当时担任崇政院使的敬翔为人深沉稳重,有谋略,深得朱温的信赖设置枢密使。所以后梁朝廷的军谋民政,全部由敬翔负责处理。他的权力就超过了宰相,宰相反而像担任了他的副手。
“宰相受成命,行制敕,讲典故,治文事而已设置枢密使。”(引自《资治通鉴》)当然这只是敬翔本人的能力超强所造成的的个案,不能把这个单一的事件,看成是当时已经形成的制度,如果认为当时的崇政院使这个职位就是高于宰相的职位,这是不对的设置枢密使。
至梁开平元年五月,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始命敬翔为院使,仍置判官一人,自后改置副使一人设置枢密使。二年十ー月,置崇政院直学士二员,选有政术文学者为之,其后又改为直崇政院。(引自《新五代史.职官》)
到了后唐时代,又重新把崇政院改回枢密院,设枢密使2人,由士人,宦官相互充任设置枢密使。后唐庄宗李存勖先以佐命功臣郭崇韬、宦官张居翰为枢密使,对掌机务。张居翰为人谨慎,害怕招惹是非,所以不敢多过问政事,一切军政事务都由郭崇韬处理。宰相豆卢革、韦说也都听命于郭崇韬,不敢有任何异议。郭崇韬作为枢密使,不仅参决军政机要,而且还调动军旅,亲自统兵讨伐前蜀。郭崇韬开辟了五代时期枢密使领兵出征的先例。
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崇政院依旧为枢密院,命宰臣郭崇韬兼枢密使,亦置直院一人设置枢密使。(引自《新五代史.职官》)此后郭崇韬与后唐庄宗李存勖先后被杀,继任的后唐明宗李嗣源不信任宦官,就单独使用亲信大臣安重诲任枢密使,当时的安重诲所担任的枢密使权势尤其重大设置枢密使。
“处机密之任,事无大小,皆以参决,其势倾动天下设置枢密使。”(引自《新五代史.安重诲传》)从上述所引文字就能看出当时安重诲的确权势熏天设置枢密使。再讲两个他的故事来印证一下。
当时的宰相任圜和安重海有矛盾,又惹不起他,就忿而辞职,退居磁州设置枢密使。就这样安重诲也不肯放过任圜,竟然伪造圣旨,杀死任圜。从唐末到五代和宋王朝设置枢密使,看“枢密使”职务的形成和变迁
还有一件事情,也能说明安重诲的权势巨大设置枢密使。安重诲与唐明宗的养子、河中节度使李从珂不和,就私自发布枢密使文书,指使河中牙内指挥使杨彦温拒绝李从珂进入河中。这件事情败露后,安重海竟然敢不顾唐明宗的反对,悍然派遣军队攻打河中,杀死杨彦温以灭口。
由此可以不难看出,枢密使的权势到了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实力就急剧膨胀,居然到了杀死宰相,置皇帝的话于惘闻的程度了设置枢密使。晋高祖石敬瑭,他是亲眼看见后唐枢密使安重诲,是如何的专权擅政,是如何的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又是如何的侵犯皇帝的权力,所以他到了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就决定废除枢密院,枢密院所管政务归中书省办理设置枢密使。但是四年后,经过宰相冯道的几次奏请,于是又把枢密院给恢复了。
晋天福四年四月,以枢密副使张从恩为宣徽使,权废枢密院故也设置枢密使。先是,祖以宰臣桑维翰兼枢密使,恳求免职,只在中书,遂以宜使刘处让代之,每有奏议,多不称旨。其后处让丁忧,乃以枢密印付中书门下,故有是厘改也。(引自《新五代史.职官》)
后汉刘知远建国后,杨邠、郭威担任枢密使设置枢密使。枢密使权力重大,就引起了宰相李涛的不满。正值当时的关西动乱不安,于是宰相李涛就趁机奏请说,杨邠、郭二枢密使应当出镇外地,平息动乱,枢密使职务可由宰臣苏逢吉、苏禹担任。想要一次削弱二人的权力。
皇太后、汉隐帝对此十分不满,就下令免除了李涛的宰相职务,由中书省发布诏命,南衙各司奏请政事,全部由杨邠裁决,宰相窦贞固、苏逢吉、苏禹珪拱手听命设置枢密使。而领兵作战,出讨关西三镇则由郭威兼任统帅。
这就使得枢密使的职务明显地被分成政事、军务二项,从此二枢密使分文武而各司其职,就逐渐的明朗了设置枢密使。
郭威建立了后周之后,刚开始仍是以武人为枢密使,例如邺都随他一起起兵的佐命功臣王峻,当时就当过枢密使,而且还好几次派王峻统兵征战设置枢密使。为了制约武人的独自统兵,容易叛乱的弊端,于是就开始了由文人担任枢密使的先河。
从唐末到五代和宋王朝设置枢密使,看“枢密使”职务的形成和变迁最早担任枢密使一职的文臣是范质和郑仁诲,他们刚开始担任的是枢密副使,由于文臣不掌兵权,只是襄赞机密,所以得到了郭威的信任设置枢密使。等到郭威诛杀王峻,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后,就先后以文臣郑仁诲、魏仁浦、王浦为枢密使,范质为参知枢密院事,这样就逐步解除了枢密使的直接统兵权。后周这些文臣出身的枢密使,专掌军机而不统兵的实际情况,到了北宋就形成了以文官出任枢密使的制度。
周显德六年六月,命司徒平章事范质、礼部尚书平章事王浦并参知枢密院事设置枢密使。(引自《新五代史.职官》)
五代十国期间,不止北方的梁、唐、晋、汉、周,这五个朝代设有枢密使一职,南方诸国也设有枢密使设置枢密使。在这里简述一二。
前蜀和后唐一样,兼用宦官、士人为枢密使设置枢密使。前蜀高祖王建先是以所宠舞童唐道袭任枢密使,掌管机要。王建养子王宗佶看不起唐道袭,直呼其名,遭唐道袭诬告谋反而被杀。后梁贞明四年(前蜀天汉二年,918年),王建病重,认为前蜀老将大臣多是跟随自己从许昌起兵的同事,恐怕幼主王衍难以控驭,特用亲信宦官宋光嗣为枢密使,专掌国家大事,宰相王错、庾传素唯命是从。
后蜀孟昶认为枢密使权力太大,难以制服,就勒令枢密使王处回退位,派王昭远为通奏使、知枢密院事,权势更加扩大设置枢密使。
“事无大小,一以委之,府库金帛恣其所取不问”设置枢密使。(引自《资治通鉴》)南唐枢密使陈觉、枢密副使查文徽、李古等同掌机密,朋比为奸,挑起对福建的战争,酿成南唐统治的重大危机。
从上面的几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南北,和李唐王朝相比,五代十国时期的枢密使的权力普遍增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枢密使兼任宰相、藩帅,其他宰相却屈居其下,听其指使;其次,枢密使主管军政大事,参与军事机密与军队调遣,甚至领兵征战设置枢密使。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和五代十国时期,各代、国帝王加强中央集权,战乱的发生所造成的军事活动增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唐末到五代和宋王朝设置枢密使看“枢密使”职务的形成和变迁宋朝版图北宋沿袭的是五代时期后周的政治制度,但是又经过了改革,所以又有所不同设置枢密使。北宋采取的是“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二》)的军事领导体制。实行这种体制,目的就是通过管理权限的明确,而互相制约,使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都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北宋这一军事领导体制,从宋初开始以来,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
北宋沿用的是五代制度,在设立枢密院设置枢密使。枢密院的正长官为枢密使和知院事;副长官为同知院事、枢密副使、签书院事等。
《文献通考》卷五十八《职官十二》载:“建隆元年,以魏仁浦、吴兴作为枢密使,赵普为副使”设置枢密使。由此可知,从宋建国之初开始,就设置了枢密使和副使。
宋朝初期,官无定制,所以往往有枢密使,则置副使,有知院事,则置同知院事设置枢密使。在枢密院正副长官之下,设有都承旨、副都承旨,负责枢密院的内部事务。
此外,还设有编修官,负责有关兵书和军事条例的编纂工作设置枢密使。不过,它是随事设置,并无定员。枢密院的下设机构称为“房”。
从唐末到五代和宋王朝设置枢密使,看“枢密使”职务的形成和变迁曾担任过枢密副使的狄青形象,宋初有兵、吏、户、礼四房设置枢密使。到了宋神宗改制以后,枢密院就发展到了又十二房之多。
“凡房十有二”(引自《宋史》《职官二》)
其中有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京房、教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设置枢密使。各房的职权,大都与其名称相对应。比如说如北面房:掌管河北、河东路官兵,及北部边防事务;民兵房:掌管三路保甲、弓箭手等等。但是也有的房,职权范围比它的名称所管的要宽了许多。比如教习房:除掌管京畿和诸路军的“校习”外,还管理“封桩阙额请给,催督驿递及湖南路边防”(引自《宋史》《职官二》)。
枢密院是宋朝的军事行政机关,职权范围较大,它的具体权力很是广泛,不能简单的一言概之,但是总的说来,像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戍马等政令、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成的赏罚这些事,都是它所管辖设置枢密使。
“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之政令,悉归于枢密院”“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戍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设置枢密使。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成、赏罚之事,皆掌之”。引自(《宋会要辑稿.职官》)
宋朝时期的枢密院并不直接统率军队,但在朝廷中却具有很高地位设置枢密使。宋初,皇帝直接统辖的中央机构有中书省、三司等六个部门,而枢密院的地位与中书省并驾齐驱,高于其它各个部门。
“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文献通考..职官》)设置枢密使。
所以宋代时期的枢密院的长官(包括使、副使、知院事、同知院事、签书院事),和副相(即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他们共为“执政”设置枢密使。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执政就统称为“宰执”,这些职位构成了宋朝的最高的行政体系,而担任这些职务的人,也就成为了最高的行政长官。
从唐末到五代和宋王朝设置枢密使,看“枢密使”职务的形成和变迁枢密院虽然位高权重,但是遇到大事,还都要报请皇帝批旨设置枢密使。宰相与枢密院分别朝奏,这就使得枢密院和宰相成为双权并立,但又由皇帝直接控制。枢密院长官要任用文臣,连其下属如都承旨,也是“文武互用”,甚至像编修《经武要略》这样的具体工作,也是使用文臣。
看到这些,我们就不拿理解宋朝所实行的枢密院掌兵制度,其实就是“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原则,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士大夫在宋朝的生活是那么的美好设置枢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