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圣罗马到德意志(二):帝位的挑战者

神圣罗马帝国,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既不神圣,也无罗马,更非帝国。

但实际上,神圣、罗马、帝国分别代表了三层不同的含义。

第一层就是,通过教皇加冕,继承了罗马在基督世界的权威,统一了信仰世界。

第二层罗马的意思是,强调罗马的法统与理念,但是不必也无法实际实施的一层。

第三层的意思,就是全德意志性质的,在德国的政治术语中,帝国并非是一个有皇帝的国家,而是而是“统一的国家”。

全德意志性质的,就必须加上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到了哈布斯堡家族时代,哈布斯堡作为一个诸侯的身份大于作为皇帝的成分。

哈布斯堡之所以能够比之前的王室维持更长的时间,是因为他一方面能够得到西班牙的支持,另一方面他的政策也比之前的皇帝更加地方性,而非普世性。

因为他没有承担皇帝的使命,所以他对诸侯们的号召力是很差的。

神圣罗马帝国本来就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皇帝为一层,诸侯贵族领主是一层,外加千奇百怪的其他领地是一层,而彼此之间还有各种契约结构。

直到哈布斯堡家族继承皇位以后,这个结构渐渐变得简化了。

哈布斯堡和天主教会形成一党,其他新教诸侯形成了一党,新教诸侯为了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诸侯,导致了施马尔卡尔登同盟的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查理五世被迫与新教诸侯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合约规定“教随国定”,诸侯有决定本人及其臣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力,也确定了路德派新教的合法地位。

哈布斯堡疆域

几次宗教战争的结果,就是诸侯这一级强大了,皇帝这一级衰落了。

这些新教诸侯们在宗教战争后形成了一个新兴势力。

“教随国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勃兰登堡,就是后来的普鲁士王国,最大的特点就是新教性。

新教性可以使他在天主教会和皇帝面前维持自己的独立,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用从欧洲各国吸引新教徒学者,担任国王的行政机构。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因为新教徒在宗教战争遭到了严重打击,哈布斯堡家族和罗马教廷把新教徒赶得无处藏身,能否造就腓特烈大帝的王国都是很难说的。

在最初骑士团刚刚向王国转型的时候,是非常缺乏人才的。

从欧洲各地投奔来的新教徒,对普鲁士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后来为德军在坦能堡战役(1914)立下汗马功劳的佛朗索瓦将军,你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其实就是法国新教徒。

包括后来普鲁士人引以为豪的“开明专制”(又译启蒙专制)的传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开明专制是专制主义或绝对君主制的一种形式,普鲁士王国就是绝对君主的第一批体现者,号称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但司法体系和经济在国王的保护下又高度自由独立。

这一点对比其他绝对君主国家,普鲁士王国显得特别重要,特别难得,也特别耀眼。

这也和普鲁士国王手下基本没有像样的本土贵族阶级有关。

普鲁士地区的本土人是斯拉夫人,后改信基督教,因为之前比较落后,所以自身产生精英的能力相对较弱。

所以普鲁士建立起绝对主义国家,正是因为和本土贵族阶级很薄弱有关,他没有特别错综复杂的封建关系,而其他国家的国王会被领主们限制住。

开明专制时期的普鲁士,一直到19世纪,在经济上,依靠容克贵族们,容克是殖民者、开拓者,农民的保护人。

行政上,依靠普鲁士王国非常薄弱的职业行政官吏,这些行政官吏具有非常贵族的精英性质。

因为本土产生精英的能力比较弱,所以行政方面只能从普鲁士原贵族子弟中选派出来,这个训练时间是很长的。

他们与法院形成保护的关系,而且他们本来就是贵族,所以也不必像其他王国畏于王室的权威。

所以普鲁士法院的独立性要比英法都要高。

也就是说,普鲁士既是专制的,也是自由的,因为行政官吏、包括法官都是从贵族中选派,而且军队全部掌握在国王手里,这点毫无疑问是专制的。

但是司法体系和经济在国王的保护下又高度自由独立,这点又是非常自由的,可以说,任何的绝对君主国都没有做到过这一点。

而萨克森构成了神圣罗马地方性邦国的另一种形式,这种是最接近于中世纪欧洲的一个模式,就是依靠联姻建立起外交关系。

而像普鲁士这种新兴邦国,乡土气息比较重,所以就很少有联姻。

萨克森与法国、波兰等其他君主进行通婚,依赖外交和联姻的程度要比普鲁士大得多,而普鲁士更多的是依靠本土的资源和军队。

萨克森的贵族势力很强大,和普鲁士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巴伐利亚则代表了天主教或者是宗教改革后的第三种类型,代表了天主教企图从路德教和加尔文教收复失地的一种企图。

之后成为了天主教反击新教徒的盟主,并且的确收复了很多失地,于是巴伐利亚的领土与威望都扩大了,所以君主势力比萨克森要强大得多。

巴伐利亚对君主制衡的力量来自于教会,而不是贵族。

所以巴伐利亚贵族的军事实力一直不强,没有能够产生自己的军事传统,巴伐利亚能够在神圣罗马各个邦国站住脚,主要是依靠天主教会的力量。

巴伐利亚是天主教在神圣罗马最大的重镇,不仅仅体现在宗教上,同时也是巴伐利亚外交上的支柱。

哈布斯堡的神圣罗马帝国任由这三种模式自行发展,一直维持到路易十四入侵为止。

法国波旁王朝路易十四入侵德国,就是他看准了神圣罗马帝国正在与奥斯曼帝国作战,同时哈布斯堡维也纳宫廷对北德的事务漠不关心。

波旁王朝的入侵导致英国为了抗衡法国而深入德国,之后又导致了俄国为了支持德国的盟友而介入德国。

至此,德国在以后的这段时间就变成列强角逐的一个战场。

英国介入首先是和德国有一定的利益关系,其次也和继承权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在英国篇讲过,安妮女王之后,为避免被光荣革命赶走的詹姆斯二世的孙子,查尔斯爱德华复辟斯图亚特王朝。

他们宁愿在信奉新教的德国诸侯当中寻找王位继承人,结果导致了汉诺威和英格兰的共主君主制。

汉诺威家族

共主君主制一直延续到维多利亚时代,主要原因是德国西部也实行了男性继承法。

当威廉四世去世后,英格兰准备让维多利亚公主继承英格兰王位时,而汉诺威却不允许维多利亚公主继承汉诺威的王位。

于是德国汉诺威的王室便与英国王室分道扬镳了。

在此之前,既然是共主君主,所以英国人为了保护汉诺威,因为汉诺威位于法国入侵德国的必经之路上,英国便与德国各小邦形成了长期的联盟关系,共同对抗法国。

这些德国小邦是相对比较贫困的地方,所以英国与其自己招兵买马,引起常备军的宪法问题,不如雇佣当地的士兵更划算。

在一开始英、法、德的角逐只限于那些小的邦国,之后三方冲突越来越大,就构成了循环扩大的模式。

最终把普鲁士也卷了进来。

普鲁士的扩张

此时英国人认为,普鲁士是法国和奥地利达成外交革命以后,唯一能够遏制法国的力量。

外交革命,实际上就是神圣罗马的哈布斯堡君主,玛丽亚·特蕾西亚(哈布斯堡唯一的女性继承者),曾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手里面吃了一个亏。

在玛丽亚继承王位的时候,由于她是女性继承王位,因此必须在原有的宪法体系上做一个修改,让女性也可以像王子一样继承王位。

腓特烈二世就是趁着这个宪法改革、君位不稳的时期抢占了西里西亚。

玛丽亚和他的儿子对这件事情始终耿耿于怀,一再想要夺回西里西亚,最后成为了普、奥决裂的关键。

而奥地利想要对抗普鲁士,就必须借助法国的力量。

奥地利与法国结成同盟,就不能够像英国人希望的那样利用奥地利遏制法国。

英国人必须找一个仅次于奥地利的诸侯国去遏制法国,于是便和普鲁士人结为联盟。

玛利亚·特雷西亚加冕为匈牙利女王

而腓特烈二世身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他看到英国的援助非常遥远,而普鲁士是一个内陆国家,并没可供英国停靠的港口。

而法、奥则可以通过陆路直接进入普鲁士的领土。

此时他看到正在崛起的俄国是唯一能够遏制奥地利的力量,所以就想与俄国结为同盟。

伊丽莎白女皇(叶丽萨维塔女皇),通过政变推翻了沙皇伊凡六世,但是她本人又没有继承者,所以她立自己的侄子,就是后来的彼得三世作为继承者,然后希望给彼得三世找一个公主。

此时腓特烈二世看到了机会,于是他把普鲁士下的一个小邦的公主,通过外交的手段送到圣彼得堡。

这个公主赢得了伊丽莎白女皇的欢心,从而巩固了普鲁士和俄国结盟的可能。这个公主就是后来的叶卡捷琳娜女皇。

彼得三世和后来发动政变将他杀死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

但是作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腓特烈二世,似乎有些弄巧成拙了,他把公主叶卡捷琳娜送到圣彼得堡以后,觉得公主已经出嫁,就应该马上发挥影响,把伊丽莎白拉到自己这一边来。

可公主年纪尚小,只能通过公主的母亲在圣彼得堡搞外交阴谋活动,显然这位母亲没有像腓特烈二世所期望的能力,她的所作所为马上被伊丽莎白女皇发现了。

伊丽莎白非常生气,下令让她马上滚出俄国,但却原谅了彼得和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

因为女皇认为这个“头脑简单”的女人不太可能去搞这些阴谋的,她幕后的主使者一定是欧洲公认最狡猾的腓特烈二世。

于是为了报复腓特烈二世,站到了奥地利一边。

本来英普、法奥是势均力敌的,但俄国女皇加入到奥地利一方,使胜利的天平马上倾斜了。

腓特烈二世不仅输掉了战争,就连首都柏林也给丢掉了。

幸亏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得早,不然普鲁士的下场是很难说的。

伊丽莎白死后,彼得三世继位,继位后改变了伊丽莎白女皇的外交政策,下令军队从普鲁士撤回俄国。

至于为什么会撤兵,有一种说法就是彼得三世是一个“精普”。

经过此役,普鲁士损失了一半的人口,当然人口统计也不会很精确,反正是元气大伤。

好在英国人给了普鲁士人一笔贷款,解了普鲁士的燃眉之急。

这种局势一直维持到法国大革命。

法国革命军在德国制造一系列的共和国,破坏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宪法,势必让法国与神圣罗马各诸侯处于战争状态。

这些诸侯本来是法国的盟友,法国把这些国家变为共和国,虽然意识形态上符合理念,但是另一方面破坏了神圣罗马帝国宪法结构,同时也破坏了外交基础。

拿破仑在接连几次打败奥地利人和普鲁士人以后,他的办法就是称帝,把查理曼神圣罗马继承下的王冠戴到自己的头上,同时当做解决政变合法性的问题。

于是有了我们第一遍讲的,法国体系中查理曼的法统问题。

奥地利在拿破仑军事的威胁下,无可奈何地放弃了神圣罗马皇帝的头衔,同时拿破仑为了填补真空,成立了莱茵邦联。

按照拿破仑的逻辑上讲,茵邦联是神圣罗马体制的延续和扩大,在这个体制下,法兰西代替奥地利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

除奥地利和普鲁士之外,组成一个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莱茵邦联。

莱茵联邦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宪法,承认拿破仑作为基督教世界理论上的宗主。

于是马上引起了与欧洲列强的战争,英、俄、普、奥等国结成反法同盟共同对抗拿破仑。

随着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失败,也意味着法国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希望彻底破灭,隔年拿破仑的帝位被废除,莱茵联邦也就自行解体了。

于是大多数的成员国都倒向了神圣同盟一方。

神圣同盟就是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在打败拿破仑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

神圣同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日耳曼的问题,最后在英国的支持下,成立了日耳曼邦联,取代莱茵邦联作为神圣罗马的继承者。

英国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因为英国的利益就是避免欧洲形成一个大陆强权,所以一定要避免拿破仑统一欧洲。

日耳曼联邦本着复辟的精神,帝位回到奥地利手中。

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

日耳曼联邦的效果就是重新调整了领土,在维也纳会议中,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相互制衡并保持和平。

此时英国与奥地利人都觉得,即便没有拿破仑,法国也是要侵略德国各邦的,所以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抵抗力量,法国人迟早会再起。

于是围绕着法国设立了一个防御地带。

把北方就是现在比利时并入荷兰王国,抗衡法国。

莱茵地区的小诸侯国已经被法国打烂了,基本上无法恢复了,于是就并入了普鲁士。

这些小邦,任何一个都无法抵挡住法国,但是加入普鲁士的力量,就可以对抗法国了,

在南方,萨瓦和尼斯并入撒丁王国,与当时的普鲁士王国势均力敌,也可以抵挡法国的扩张的力量了。

从此法国一蹶不振,这就是后话了。

那么这个格局能否让欧洲保持和平呢?

我们下次再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