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动脉硬化为脑出血常见的原因。患者多有明确病史,突然发病,出血量一般较多。出血多位于幕上,常见于基底核区,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依发病后时间顺序,脑内出血分为超急性期(<6小时)、急性期(6-72小时)、亚急性早期(4-6天)、亚急性晚期(1-2周)及慢性期(>2周)。脑室内出血常与基底神经核(尤其尾状核)血肿破入脑室有关,影像学检查显示脑室内高密度或出血信号并可见液平面,小脑及脑于出血少见,脑出血以脑桥多见,由动脉破裂所致,局部出血多、压力较大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所致脑内血肿的影像表现与血肿形成的时间密切相关,对早期脑出血,CT显示优于MRI,急性期脑出血,CT表现为高密度,尽管颅底的骨伪影可能使少量幕下出血难以诊断,但可清楚显示大多数脑出血。一般在出血后6-8周,由于出血溶解,CT表现为脑脊液密度。血肿的MR信号多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除血红蛋白状态其他因素包括磁场强度、脉冲序列、红细胞状凝块形成时间、氧合作用等。MRI优点是可以观察血肿的溶解过程,血肿的生理学,是理解出血信号MR的基础。急性血因含氧合血红蛋白及脱氧血红蛋白,在TW1呈等至轻度低信号,在T2W1呈灰至黑色(低信号);亚急性期血肿因形成正铁血红蛋白,在TW1及T2W1均呈高信号,伴随着正铁血红蛋白被巨细胞吞噬并转化为含铁血黄素,慢性期血肿在T2W1可见血肿周围的低信号环。以上MR信号表现在高场MR尤为明显。
▲右侧基底节亚急性血肿。T1WI及T2WI FLAIR呈高信号影。
病例二
▲脑梗塞治疗,血管再通,出现梗死性出血形成,表现为基底节区出血,T1WI序列散在高信号灶。
病例四
如果高血压病史明确,CT表现典型,则不必进行MRI检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部位为基底核区,其他部位的出血应与继发性出血鉴别。MR信号改变是判断出血时间的主要依据,但应考虑不同场强的影响。
文字来源:靳二虎 蒋 涛 张 辉《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