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空中课堂|第四讲回顾—《中国传统色彩的符号与应用》

4月30日色彩空中课堂第四讲《中国传统色彩的符号与应用》如约线上开讲。本堂课程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陈彦青教授主讲。

东华大学副教授、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会监事、色彩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沈沉教授学术主持。

COLOUR

中国/传统/色彩

COLOUR TIME

中国传统色彩是非常具有符号表述的一个概念,谈论中国传统色彩其实已经是在谈论视觉的现象如何转变成一个具有人的主动表达意志的符号现象。关于中国传统色彩的意义的丰富性,涉及到最重要之一就是它的符号的生长过程,从最简单的视觉最后发展到了多层次的意义表达,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生长过程。本堂课程专题讲述的是,一个符号的意义“变身——生长——发展”的过程,具体落入到中国传统色彩的生长。本专题试图探讨的是中国色彩与其作为符号的意义生长。

陈彦青教授谈到,中国色彩在中国当下最大的一种存在,就是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存在。如果说符号对于人而言是作为意义与象征的存在,那么可以发现,从视觉出发的中国传统色彩本身具备了极为复杂的符号样态。中国人感知到的传统色彩有着太多复杂的呈现方式,在历史感知的维度里,这种复杂性在不断变身,从最为直接的身体体验,到微妙的情感体验,其符号的样态呈现并不固定。中国色彩的符号变化态是典型的,我们如果考察某一个具体的色彩,是可以清晰看到其历史进程中的各种变身的。从一开始的依附到后来指向的精神层面甚至个体存在价值,都可以看到其具体的表现。

中国传统色彩于当下的符号意义,可以看成是一种历时性的时间返回,而这很明显也是共时性的一部分,其涉及的“过去”,基于“当下”而重在“返回”,基于视觉,而终及其他。中国历史里的色彩在历史的进程中被符号化,被进行了从视觉到意义的多重变身甚至分身,探究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如今的传统应用无疑是有用的。对待传统的当代应用,恐怕是不能简单、局部取义的。从符号学的角度考察中国色彩在不同条件下的历史感知,可以让我们在复杂的历史迷雾里,找到相对清晰的传统应用之道。

演讲完毕后,在沈沉教授的主持下,针对观众疑问进行答疑互动。有同学表示符号学有些晦涩,陈彦青教授表示涉及到我们对现象传达的研究,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描述,我们会发现讨论符号问题是要进入解释层面的,视觉很容易被感知到,但因为它的复杂化,我们就要理解,究竟为什么我会有这样一种体验?为什么本来只是一种视觉现象,为什么会这么复杂?色彩可不可以简单一点?色彩好像本来简单,但大家都作为设计师的时候,会发现当你面对无数的选择,我们很难仅仅只从配色上的和谐或者不和谐、从对比色彩和弦去做一些简单的分析,从符号的角度去讨论色彩虽然是晦涩的,但是晦涩中是可以回味的。

最后沈沉教授总结本堂课程详尽阐述了中国传统色彩的符号与应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到了当代化、时尚化的方向,感受中国传统色彩不能从简单的从一个色相就事论事从视觉上去看,要放到中国文化的构架体系下面,从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语境及历史的关照下去感知、解析、研究。色彩空中课堂由中国流行色协会主办、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新色彩知识线上分享平台,每月跟大家分享色彩领域的成果。自从课程跟大家见面以来,让观众感受到色彩领域当中的高度和多维的角度,同时能感受到国内外色彩领域中最新的信息、学术资源以及行业的研究成果,把领域内的经验智慧打造成国内高端的在线讲座精品,推动中国色彩产学研发展。希望未来不仅是面向中国,色彩空中课堂应当在全球中分享中国人的色彩观、中国人对世界的色彩主张。

本次课程近2000位观众在线收看,观众表示通过陈老师的娓娓道来,换了一个文化层面的角度来学习色彩,受益匪浅。如果对课程的详细内容感兴趣可以进入色彩空中课堂平台进行课程回看。

 2021/5/31 

中国

古代的第一次流行色

色彩空中课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