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菜发源自哪里?
淮扬菜到底发源自哪里?
元旦,顺着京杭运河,从扬州一路北上,过高邮,来到淮安。在这里,看了中国淮扬菜博物馆。
参观位于淮安市清河区的中国淮扬菜博物馆,是一大早上不经意路过时,临时之举。但是,看过后,还是觉得收获颇丰。国宴淮扬菜到底发源于哪里?看过淮安的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后,居然发现扬州也有一个“中国淮扬美食博物馆”。
其实,淮扬菜发源地之争由来已久。2019年10月31日,第六个“世界城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批准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其中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扬州入选世界美食之都。虽然这让淮扬菜更加享誉天下,同时也让淮扬菜到底是起源于淮安还是扬州的争论再起高潮。
现在人们认为,淮扬菜能够与川、鲁、粤省级菜并列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是淮河流域、扬子江流域的江苏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但有人扬言:了解了江苏的“内斗”,也就不难理解菜系之争了。争夺最多的,当属淮扬菜!随着美食文化与经济之间关系日益紧密,淮扬菜的文化品牌意义与经济意义愈加凸显,这使得原本相邻甚睦的淮安、扬州二市,在淮扬菜的发源地与中心地位的问题上较起劲来。
追溯淮扬菜之历史,其萌生于春秋、兴起于汉魏,发展于唐宋,成为相对独立菜系的名称,并扬名天下的时间当在清朝以后,特别是康、乾盛世之际。淮安人常用历史来佐证淮扬菜发源于淮安。
一是因为来源于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扬区域名。康熙九年(1670年)置淮扬道,驻淮安,淮安府、扬州府、海州直隶州都隶属淮扬道。清朝负责淮扬地区防务的淮扬镇总兵驻地也在淮安。1914-1927年,民国的淮扬道,政府驻淮安,辖扬州、盐城、泰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等地区。
二是漕运盐政和繁荣商贸使淮安成为淮扬菜发源地。乾隆间淮安的城市人口达50余万,是大运河畔可与杭州、苏州、扬州比肩的四大都市之一,这是淮扬菜兴起的历史原因。明清两朝,淮安是中国的漕运指挥中心(漕运总督)、河道治理中心(河道总督)、漕粮转运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清江督造船厂)、盐榷税务中心,还是大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南船北马、舍舟登陆”。
三是康熙帝六下江南、乾隆帝六次南巡首到淮安尝美食。乾隆爷每次下江南必经停淮安(清江浦、山阳县城等),当地接待皇上,吃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为了让乾隆爷高兴,地方官员及盐商乡绅们忙得又喜又恼,更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乾隆爷那张美食家的嘴,让淮安本来就很有名的菜肴,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皇帝的广告也让淮扬菜名扬四海传遍华夏。康熙、乾隆二帝每次南巡,是先到淮安,再到扬州,先吃了淮安菜,再尝扬州菜,感觉二地佳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言之:美哉乎,淮扬菜!因此,淮扬菜本源必然是淮安为先,扬州次之。
四是认为古扬州不是今扬州,淮扬菜不是扬州菜。一直有人考证淮扬菜见于文献,始于《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记》中的“淮海惟扬州”一句,实际意思是:“淮水以南、东海以西属于扬州”。这便是“维扬”一词的出处。如果认为淮扬就是维扬,维扬代指扬州,所以淮扬菜就是扬州菜!这是逻辑不通。《尚书·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当时秦王尚未统一中国。另据《吕氏春秋》记载:“东南为扬州,越也”;《尔雅·释地》称“江南曰扬州”。可见扬州最早是指长江以南、我国东南地区。扬州成为行政区域,那是在西汉武帝时期,天下分为十三州部,安徽淮河以南、江苏长江以南属扬州刺史部,当时的扬州跟现在的扬州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同名而已!
面对淮扬菜发源地之争,有识之士建议,历史与现实交融,淮安与扬州共进。两市在淮扬菜系的宣传上,要从历史出发,求大同存小异;多讲特色,共谋发展。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去寻求共同点。在历史地理概念上,狭义的淮扬地区指今天的淮安、扬州两市,淮安、扬州两地在两汉为临淮、广陵二郡,三国两晋同属广陵郡,唐宋为楚、扬二州,明清为淮安、扬州二府,两市地理相邻,风俗相近,故连称淮扬。广义的淮扬地区则包括今淮河与长江下游两岸地区,包括淮安、扬州两市以及南京、镇江、盐城、泰州等地,居于中国南、北方之中,跨淮河、长江两岸,因此习惯上淮扬地区又常被称为江淮地区,和《尚书》中提及的“淮海维扬州”其实是一个意思。
从淮安和扬州的历史关系看,淮安、扬州两市由于地理相邻,在历史上经常处于同一个行政辖区内,互为统属,大致为秦汉时期相互分立,隋唐时期扬州统辖淮安,明清以后则为淮安统辖扬州。民国江苏全省划为五道,以淮阴县为淮扬道治驻地,辖淮阴、淮安、泗阳、涟水、阜宁、盐城、江都、仪征、东台、兴化、泰县、高邮、宝应等13县。可见淮安扬州是一对同胞兄弟。
其次要多讲特色,共谋发展。基于淮菜与扬菜形成的不同渊源,在淮菜与扬菜的整体菜式上,两者却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处于北方的淮菜偏咸一点,而位于南方的扬菜则更偏甜一些。淮扬菜整体上体现了这两个特色。淮菜强调整体,扬菜则讲究个性,一个官府菜一个盐商菜,都是穷竭其能,尽显奢华。淮菜原本每位厨师只做一两道菜,诸如全羊席、全鳝席,终生苦心孤诣,精研绝活。
当大清王朝曲终人散之后,官厨们失去了官府的依托,迅速地流落民间,以“烹龙炮凤”之手改“烹小鲜”,原先的官府淮菜与民间土菜相结合,使之民俗化了。同期扬菜也同样从商贾之家走向民间,以扬州本土可取之食材烹制扬菜,传统扬菜三头宴——拆烩鲢鱼头、扒烧猪头、蟹粉狮子头正是典型民间菜。因此,淮扬菜真正的发源地已经无需赘述,说它起源于淮河和扬州一带更合适,本身就是融合菜。如果硬要下一个定义,还是统一到2009年发布的《淮扬菜通用规范》对淮扬菜的定义上来:“起源于江苏地区,以及受其影响发展而成的,符合江苏地区居民饮食习惯、时尚潮流的菜肴。又称江苏菜。”
总而言之,扬州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淮安人也光荣,因为淮安人对淮扬菜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各方继承发扬、革故鼎新,把淮扬菜“和、精、清、新”的特点发扬光大;要设法让淮扬菜走出“宫廷”,吸收川菜等其他菜系的特点,适应快餐时代需求,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来源:中远博途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