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题:“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

作文题目: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1广州市一模)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表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

②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③“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给“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话题的背景叙述。材料记述了从“嫦娥奔月”到“天问一号”,中国人对宇宙太空“求索”的历史。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航天重器的研制,都体现了中国人不断求索的精神,这也为下文的任务背景作铺垫。第二部分,是任务背景阐述。要求考生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在三个任务中择其一进行写作。任务一:“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要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写一篇广播稿。任务二: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份演讲稿。任务三:“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要以学校团委名义给“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从操作上看,相信大部分考生会选择任务二,毕竟“开学第一课”这个场景对学生来说不算太过陌生。这些任务无一例外地都给考生创设了一定的场景,比如任务一,“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1970年,考生写广播稿虽不要求口吻、用词跟当时一致,但要符合当时政治环境和历史背景。想到中国航天精神,不由得想到老一辈航天领军人物。比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与“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一代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考生可以在行文中列举相关航天科学家的事例(主要是任务二)。

范文展示

天有语,有汉音,星无垠,我来也

   ——致“天问一号”团队的慰问信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龚志民

敬爱的“天问一号”全体科学家:

  你们好。在我国“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辉煌时刻,我校团委谨代表全校同学向你们表示最真诚的慰问并致以最高的敬意,祝愿中国往返火星的路途一帆风顺,祝愿祖国航天事业兴旺发达。(开头段写作,遵循应用文体写作规范)

  千年前的屈子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今天“玉兔”答:中国已拥有月壤。“天问一号”答:我已抵达火星。“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忽忽人间多少秋,天有语,星无垠,多维世界路难寻。看如今,头顶有“北斗”环绕定位,近有月球为伴,远有火星为邻。航天人,知来路,探去处,白发满头时,国运勃发,意兴方浓。正是有了你们几代航天人的的竭力奋斗,才有了今天中国的飞龙在天。(此段由天问而追问,古今联系,思接千载,紧扣情境材料写作,大气磅礴,突出了航天人的巨大贡献)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是你们科研实力和科学精神的结晶,是国人的骄傲,更是祖国航天事业的新起点。(领起句,盛赞“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巨大意义)回首千年,从朦胧的梦想与思考,到“北斗”厘米级的准确;从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的实践,到“东方红一号”环绕地球的突破;从万户身绑“火箭”飞向天空的冒险,到“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回收;中国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的精神从未断绝。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星际旅行才不再遥远。航天是奔向遥远的事业,科学是一场接力赛。我们这一代学子,或有人未来会从你们手中接过星际航天的接力棒,就像你们从钱学森、赵九章等前辈手中接力一样。我们未来的人生颜色、航程,由祖国需要而定。今天,你们是大海,我们还是山中的小溪水滴,但百川终会归海。未来航天人中,必有我们中的一员。(本段扣住写作任务,结合题目材料情境,做针对性有效论述与分析)

  航天道路由你们而开,你们绘制了星际坐标,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生未来定位最重要的理想坐标。感谢你们。感谢的最佳方式,是默默地向你们学习、看齐。就像你们向蓝天、向星际看齐一样。你们读懂了星空,国家航天就进步了;我们读懂了你们,学业就一定会有所成就。(结合青年团身份做有效议论,突出表现“写作任务”)

  先民们数千年一问,新中国七十年作答。西方长期封锁,锁不住中华龙的腾飞。关键在于中国人有志气和实干精神,关键在于你们的科学和创新能力。我们全校共青团员,都认定:绚丽的青春、光明的人生,首先应该秉持这种精神上路。无论我们未来的事业是在天上还是在大地,你们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放眼国际局势与历史,写作思维开阔,既表达了对航天人精神的再次赞美,也表达了自己作为青年人要向中国航天人学习的决心,符合青年团立场与身份)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人的情怀、科学的精神,必将使人类、使所有生命都成为命运共同体。爱天空,必先你们一样爱科学,爱生命、爱人生。(结尾作升华性议论,表现出人类共同体的思维高度,很难得)

  在此,我们代表第一高级中学青年团员,向你们致敬,并祝福全体航天功臣们星路通达,人生幸福。(最后的致敬语,有必要)

  共青团深圳第一高级中学团委会员敬致

  2021年3月16日

各位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的校园广播又与大家如期会面了。此刻,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同庆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当《东方红》的乐曲在苍穹之上响起,我心中充满了自豪。更想借此机会,倡议大家向伟大的科学家们学习——是他们不断探索的精神,让全国上下,乃至全世界知道,中国人的探索毅力和勇气可以超越一切,创造奇迹!

探索从未停步,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持不懈。“东方红一号”从点火到升空仅仅用了几秒钟,而在这几秒钟的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和坚持。早在1956年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就已经向中央提出了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这14年来,没有制造经验,没有良好的研究环境,甚至在饥荒时期没有足够的粮食果腹,而一位位隐姓埋名的科学家用竹子般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们在大漠之中躬身探索,是16次的失败换来了今朝的成功,换来了独立研制并发射卫星的世界第五名!

相信同学们都还记得,6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那时,我们为祖国的核事业发展振臂高呼。那么6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为同样艰苦探索的丰硕成果,那颗星空中最闪耀的“东方红”高声欢呼吧!

超越永无止境,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130年前,祖辈倍受欺辱,谁曾想“东亚病夫”会“不坠青云之志”?100年前,侵略者血洗中国大地,谁曾想“支那人”可以问鼎苍穹。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是可敬的。更值得敬佩的,是他们超越历史、超越偏见、超越“一穷二白”的勇气。在建国初期,梁思礼、钱学森等多位科学家毅然决然的踏上回国路。他们早就见识过国外的研究环境和资源有多么丰富,也知道新中国是多么的百废待兴。而若不是他们超人的勇气,敢于摆脱客观条件的束缚,又哪里有机会去探索中国人的航天事业呢?

1958年5月17日,一代伟人郑重宣布:“苏联和美国把人造卫星抛上了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只有我们敢于超越自己的想象,敢于超越他人的丰碑,才能在今日取得世界瞩目的航天硕果。

亲爱的同学们,继承航天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每一天的学习是平凡的,但正是今日的一笔一划,才能画出祖国美好的明天。一代伟人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就是一个个数据计算累计而成的,愿我们借此之际,燃起心中的前进之火,我辈亦承青云志,苍穹何止东方红?让我们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不断探索,不断超越!

探索未停,超越永无止境

曾经,那只是一种想象;曾经,那只是一种梦幻;曾经,那只是某些发达国家才能实现的技术。而如今,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我们用强大的航天精神超越历史,实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航天梦。

在新的时代,会有新的航天精神。站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作为一名高中生,始终铭记,虽然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乘翅高飞,但那种协同攻坚,不断超越的精神,需要我们去继承。那我们又该如何用这新时代的航天精神,去走好新时代的航天路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新时代的航天路。说起我们记忆中的航天,可能同学们想起的是屈原“天问”,是“东方红一号”,是“嫦娥”“玉兔”。当我们认真回顾这段历史,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也是摆在全世界人们面前的一段伟大历程。然而,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摆在面前的“里程”,就是把学习的任务完成好,把生活中的困难处理好,去奔赴自己心中星辰大海。

其次,我们还要知道,走好这样一段“新时代的航天路”,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曾经,我们经济有限;曾经,我们设施简陋;曾经,我们人才奇缺。但在那个时代,我们依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自力更生”精神孕育了我国最初的航天精神。重重的困难,像一座座高山,也像翻江倒海的巨澜。但我们与困难酣战,奋勇直前。而新时代的航天之路,或许不再那么艰难,但它更需要我们有一种协同攻坚的精神态度。虽然时代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但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

有同学会问,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怎样走好新时代的航天路呢?我不禁想起伟人对外国友人说过:“天上有两千多颗卫星,我们才两千分之一嘛!就是有两千颗也不能骄傲,否则会走向反面,这是一个教训。”是的,我们不仅要避免懈怠的情绪,更要有虚心耐心的拼搏态度,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坎坷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新航天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攻破一道道防线。我想,只要做到了这些,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不管结果如何,这一段历程一定能给我们成长的记忆留下精彩的印记。

中央主要领导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祖国过去的蓝图建设我们未曾参与,未来的航天征程我们不愿错过。同学们,先让我们在努力学习中锻炼自我,成为一个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新航天人”,再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参与到自己期待的每一幅蓝图建设中去吧。

(0)

相关推荐

  • 东方红乐唱星空

          2020年4月24日,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的这一天,"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播放的<东方红 ...

  • 问君欣去欲如何

    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和任务标识.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天问",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探 ...

  • 2021届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人生成长的课堂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苏霍姆林 ...

  •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做新时代有为青年,挺起中国脊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扎根农村的青年扶贫干部把"办公室&quo ...

  •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志气与争气

    作文题目 2021届海淀区一模 1933年,29岁的郑大章获得法国国家理化博士学位后,拒绝了导师居里夫人的挽留,回国筹建镭学研究所,筚路蓝缕,成为"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 195 ...

  •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教育与成才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子光的妈妈想从小培养他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从他五岁时,就让他自己捡矿泉水瓶.易拉罐和硬纸板去卖.1l岁时,子光已经拥有一个一万多元的个人小金库. ...

  • 2021届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衣食与修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 ...

  •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读懂“乡愁”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2014年,领袖说:"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比如:小时候爱吃的东西.比如:贵阳的牛肉粉."2015年,领袖来到村民 ...

  •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传承红色精神,发扬红色传统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参观革命旧址,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走进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重温红色故事:献上一束花,向为共和囯献身的英雄致敬--忆峥嵘岁月,聚奋进力量. ...

  •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学习榜样,构建时代精神版图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时代和社会是出题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答卷人.有人说,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一事只怀一颗心:有人说,多样的人生会更精彩:也有人说,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也是经历过 ...

  • 2021届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明白了摆渡人的那番话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顺治七年冬,书生周容前往镇海县城,小书童背着一大摞捆扎好的书跟随其后.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周容问一摆渡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城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