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空间表现,让中国画具有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独特的空间表现

让中国画具有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中国幅员辽阔,江河纵横,壮丽的山河以及数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所有这些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的客观条件。较之人物画、花鸟画两科,山水画与空间的表现更为密切。
起初,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绘画,如何在有限的平面上表现无限的空间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表现千里江山自然风貌的山水画,更突出地存在着如何对待空间认识和表现的问题。

空间认识及表现上的发展

早在四世纪,六朝南宋的宗炳和王微,在他们的艺术实践中,对于空间的认识和空间的表现从理论上提出了重要的看法。
·宗炳空间谈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
上面这句话就是透视学中最根木的理论问题:“近大远小”的原理。
这比意大利建筑家勃鲁纳莱西研究的以几何方法平面表现主体的透视规律以及阿伯提在一四三六年出版的《画论》中正式发表透视学理论早一千年。
宗炳:“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
宗炳完整地阐述了今日透视学的平面塑造立体概念的远近高低比例关系。今日的美术家看来是最普通的常识,但出之于一千五百年前古人的认识,另人惊诧!古人不仅能够处理远近高低比例关系,而且提出对表现空间的更高认识,可见古人的智慧之高。
·王微空间谈
王微在《叙画》里说:“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变动者心也。灵无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
这就对中国山水画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不满足于把现实山河如实地、局部地、像画地图似的客观反映而已。由于“目有所及,故所见不周”,因此要求更全面地、更丰富地表现客观存在,要求作者能够高瞻远瞩,由表及里,使客观与主观精神相联系,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宗炳和王微共同对中国山水画提出了追求“畅写山水神情”的艺术境界,提出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要求。这样便给中国山水画对待空间的认识开拓了新的蹊径。

客观空间与主观空间的结合

中国画艺术境界远远超出了几何学、透视学所能解决的空间表现,把客观与主观结合,把景与情结合,产生“胸中丘壑”“意境”,追求笔墨的变化,通过虚和实的对比使画面的空间更宽阔,更丰富。
《南史·萧贲传》评介萧贲在扇面一一很小的画面上画山水,能够达到“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的艺术效果。他表现空间的技巧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在空间表现方法方面,中国山水画远远超过运用几何方法的透视学的规律所能达到的空间视境。中国山水画对空间的认识,不局限于客观空间,同时还存在“胸中丘壑”的主观空间的问题。中国画的远近关系非常强调感觉、强调虚实以取得空间效果。
为表达画家的情感,画面上常运用把远景拉近或者把近景推远等各种表现空间的手法,加强景深的变化,强化虚实对比变化,达到空间的塑造。这些认识要求“景”和“情”相结合,“形”与“神”相结合,对于表现空间来说则要求客观空间与主观空间相结合。

空间表现在于客观实体与主观意识的相结合

中国画表现空间感觉不仅在客观的实体对象表现上,同时存在主观意识的想象之中。这二者是结合的。
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强调对比手法的运用。中国画以墨色为主调,因此就利用空白与墨色对比,墨是实,白是虚,虚实对比,以实带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构成艺术形象,产生意境,给艺术品以无限的生命力,造成无穷的空间,给人以咫尺千里的美感。
清人笪重光在《画筌》中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画家常常把白纸想象成一个辽阔的空间,在其中创造新而美的境界。中国画家打破在视点、时间、光线和地理位置上的约束而自由驰骋在万里江山之中,产生了《长江万里图》《重山叠翠图》等无数伟大的东方艺术品。中国画可以有长数丈的手卷形式,也可以有高丈余的长屏条形式;可以把春、夏、秋、冬归之于一壁,也可以形成中国特有的中堂和通景分幅的特殊形式。画面中的“留空”或“留白”,是中国画家以主观的空间意识表现空间感的创造性手法。
中国画画山不画云,把空白变成无际的云海;画岸不画水,把空白变成广阔的江湖;画鱼不画水,空白就是鱼儿嬉游的水域;画鸟不画天,空白就是鸟儿翱翔的地方。人物画的室外天地、室内素壁都可以利用虚实对比的手法,通过实景和虚景的联想,通过画面和画幅外的联想,创造出主观意识上的空间感觉。
中国画由于有了独特的空间意识,打破了空间、时间的约束,便有了极大的艺术创造的自由天地。中国画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