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过年一定要吃糖年糕?还不是因为穷!

01

糖年糕,是许多上海人过年必备的吃食。我们都知道,过年时吃的东西都会含有许多美好的祝愿。

年糕当然也不例外。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可是,上海人过年吃糖年糕的习俗,竟然,是因为——穷!

这又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说另一个习俗,大年初一的早上,上海人都是要吃汤团的,这汤团就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

资料表明,当年上海人备年货必去的三阳南货店,卖糖年糕卖的最好的是1962年到1963年,正是我们中国物资供应最匮乏的时候。

当时许多人家根本没法做汤团,于是这糖年糕就作为替代品粉墨登场了!

糖年糕加了红糖,色呈浅红色或棕色,表面洒些糖桂花,方方正正,分红白两种,可水蒸,也可油炸。

看,我们上海人,就是这么会过日子!

上海人过年吃糖年糕,其实也承载了我们老百姓非常复杂的一种情感。

不过,如今我们吃年糕,无论是平常作主食的汤年糕,炒年糕,还是过年时吃的糖年糕,都取“年年高升”的意思,也有高高兴兴的祈愿在里头,这也是江南稻作文明基因的遗传,跟处于小麦文化背景的北方人过年吃饺子同理。

现在的糖年糕花头劲透了,能做成双鱼、莲花、寿桃等形状,先供财神后自尝,喜感满满噢!

以前的上海,还有一种小孩子喜欢吃的烘年糕,一把火钳架起一条年糕,搁在煤饼炉上,烘至两面焦黄,在两只乌漆墨黑的小手里倒来倒去,一拗两半,有韧结结的感觉,一口咬下便留下清晰的齿痕。现在几乎吃不到了吧!

其实,过年吃的,早已不是简单的几顿饭了,而是一种文化。

02

那么,上海人过年究竟吃什么?

小克勒想起小时候的年夜饭,可都是出动一大家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自己在家烧的。

上海牌男人是出了名的会“买汰烧”,年夜饭也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比武场。

这不,沪上著名美食家、作家沈嘉禄与杨忠明,就是个中翘楚,跟着他们一起看看当年我们的“年味”吧!

一道烤麸,这在以前是每个上海姑娘嫁人时必备的技能,因为烤麸=靠夫,有依靠丈夫的意思。凭购货券买年货的时代,金针菜、花生米、香菇、烤麸这是绝对不会少的食材。

一定要有血丝的白斩鸡,嫩!

酱鸭或者档次更高的八宝鸭

被列为上海10大名菜之一的蹄髈

年年有余的鱼当然不能少

上海话里虾仁=欢迎

这塔菜,在上海话里叫“脱苦菜”,寓意脱离苦海。一块地里只能种这么点塔菜,历来都属于比较高档的蔬菜。

1926年,在四川路开中共四大,当时的四大代表就吃“脱苦菜”。鲁迅到了上海也爱吃。

上海人喜欢做三鲜汤,这里面是一定要有粉丝和蛋饺的。因为粉丝就是银线,而蛋饺就是元宝。

最后是一定有这道来自江浙的八宝饭

还有这寓意“金条”的春卷

也许春卷是春饼的升级版。现在许多人都不晓得春饼是什么东东,春卷倒是人见人爱的了。

春卷皮子包荠菜肉丝或黄芽菜肉丝馅,包成一只只小枕头的模样,入锅油炸至金黄色,跟醋上桌,吃得大家吱溜吱溜,丝丝哈哈,真是开心。

一只只春卷,就是一根根“金条”呀!

这一顿年夜饭里吃的都是讲究,也是我们不该忘却的海派文化。

03

欢迎留言来和小克勒说说,你家的年夜饭上有这些菜吗?还有哪些菜是你家必备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