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肚脐八卦针法
全息肚脐八卦疗法,是针刺腹部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腹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手三阴经分别络于大肠、小肠、三焦,手三阳经分别络于胃、胆、膀胱,足三阴经分别络于肝、脾、肾,这些脏腑均位于腹部,此外,足阳明经别“入于腹里”,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足太阴经“入腹”,足厥阴经“抵小腹”,任脉“循腹里”,任脉络“下鸠尾,散于腹”。所以,各脏腑病变在腹部均有一定的反应,针刺腹部穴位,可以通调脏腑气血,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根据上述的理论,在母体内胎儿是通过母体供给的气血逐渐成形的,而母体供给胎儿气血的最早通道是脐带。因此,脐带是经络形成的最初始的通道和调控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脐带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供给营养的通道而且在组织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后会控制供给某些组织的营养量,有效地对所有的组织和系统进行控制,使人类的遗传能得到有序的延续。故而,我们可以断言:以脐带为核心的系统是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和全身营养的供给系统。在中医的理念中可称为:先天经络系统。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医经络系统的概念既包含调控的作用又包含供给营养的作用。因此,经络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而且可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
八卦图人体定位法
八卦分为天体八卦和人体八卦。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至今依然无法确定人体的内涵和界面。人体八卦其意就是反映人体的八卦体象和八卦在人体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天观问题。人体不但普遍存在着太极阴阳全息,而且普遍存在着八卦全息。并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过八卦体现了人体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人体八卦反映了人与天地宇宙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人离不开宇宙所赋予的自然环境,而宇宙间的运动变化又折射在人体身上,宇宙与人体在各自运动过程中具有相互感应的效应,通过八卦反映了天人一理、医易相通的原理。
八卦即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古人用其代表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构成八卦最基本的符号为称之爻,爻分阴阳,阳爻为“—”,阴爻为“——”。每三个爻组成一个卦象,以象天地人三才。每两个卦重叠又可以组成一个重卦,上面的卦称之为上卦、外卦,下面的卦称之为下卦、内卦,重卦共有六十四组,称为六十四卦。
具体地来说,八卦用符号来表示,如下所示。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为记忆方便,古人把八卦符号组成的特征编了一首歌,我们可以借它熟悉八卦。其歌为:“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离中虚,坎中满。”
八卦虽然只有八种类型,但它可以对应于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可以说它是宇宙信息的宝库。八卦与自然界的各种对应关系可以慢慢地熟悉后再深入了解,这里只需要把常用的含义记住就行了。
全息肚脐八卦定位以神阙为中心,直径约为三寸左右。它不是以肚脐的大小范围为界定,因为肚脐的的大小各人相差甚大,在腹部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肚脐的大小范围也会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八卦的定位应以整个腹部的比例去衡定。我们将腹白线的中心点至腹部边缘假设为六寸,两边相加为十二寸,内八卦的直径范围约为三寸,它在腹部所占的比例约为腹横线的四分之一。这个定位法是参照古代道家的练功结丹的方法而定(道家练功结丹称神阙为下丹田)。
定位时先以神阙穴为中心确定纵向的中轴线,上面的为离卦,下面的为坎卦,左边的为震卦,右边的为兑卦(左右定位以医者的观察角度为准,与患者的自身角度正好相反),左上角为巽卦,右上角为坤卦,左下角为艮卦,右下角为乾卦。
八卦与人体的对应关系
乾为头,兑为口,震为足,巽为股,离为目,坎为耳,艮为手,坤为腹。
八卦与内脏的对应关系
乾为头、肺、大肠,坤为脾脏、胃,震为肝、胆,巽为肝、胆,坎为肾、膀胱,离为心脏、小肠,艮为脾脏、胃,兑为肺、大肠等。
针刺手法:根据脏腑辨证或揣穴定位,腹针进针时应首先避开毛孔、血管,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根据处方的要求,按照顺序进行针刺。腹针进针时要求刺皮时要快,取穴要准。进针快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取穴准才能保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