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使浮躁远离 (二)戒定慧成就解脱

四、戒定慧成就解脱

1禅修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培养正念,把心带回到当下。这样,我们才能从情绪和妄想的缠缚中脱身而出。如何才能把心带回当下?佛教中,最基本的修行就是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也就是三种导向智慧的途径。其中,又以戒为基础,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2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自杀率却居高不下;娱乐方式应有尽有,抑郁症却不断增多。而从环境来说,看看这些年频频发生的各种灾难,就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已经恶化多么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人类的生活方式。

3因为我们的内心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观念;因为我们的观念混乱,所以就会有混乱的生活方式。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做“某某控”,而这个“某某”,可以是娱乐,可以是衣食,可以是工作。更具控制力的,则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以及伴随这些产品而来的种种功能,或者说,是种种诱惑。面对这些无所不在的诱惑,我们是无力自主的,只能被它们牵引着,不断追随一代又一代的新品。我们只知道新一点,更新一点;潮一点,更潮一点。却不曾看到,这种追逐使我们的心变得多么混沌,多么盲目。

4人类如果不建立一种智慧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心态,也不可能改变生态环境的。佛教所说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简化生活,进而达到简化内心的效果。如果把心比做一潭泉水,负面情绪就是其中的垃圾。我们的生活越复杂,制造的垃圾就越多,带来的污染就越大。

5平常的人,心总是在东攀缘,西攀缘,片刻不得停息。这就会使内心的垃圾不断搅动起来,翻滚起来。通过专注一个所缘,其它念头就不再有机会活动。当心渐渐平息,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个人内心都有认识自己的功能,都有觉知心念活动的功能。

6所以在禅修过程中,需要有止有观。这个止,就是使心持续地安住在一个对象上,以此培养心的专注力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修观。就像一潭水,当杂质沉淀下来,它就恢复了原有的清澈,恢复了原有的照物功能。这时再往里边扔一根草,扔一块石头,就会看得清清楚楚,但又不会去追逐这根草,追逐这块石头。

7当内在的观照力产生,我们才有能力看清内心的一切活动,在念头生起的每个当下都清清楚楚。因为清楚,就不会盲从,不会随转。当我们对念头和情绪保持距离,就有能力照破它,化解它。

8事实上,这种力量是我们内心本来具备的。所以,佛教提倡“自依止”,也就是依靠自己。在修行路上,每一步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走,每一个障碍都要靠我们自己去跨越,没有谁可以代替,没有谁可以包办。但仅仅靠自己还不够,因为心灵世界错综复杂,有暗礁,有歧路,有陷阱,有幻象,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随时都可能迷失方向,半途而废。所以,我们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方法,需要有善知识的指引,也就是“法依止”。

五、从内观到禅宗

9佛,就是觉者,意味着生命的彻底觉醒。反过来说,众生就是迷者,是处在颠倒迷惑的状态。但我们不必气馁,因为佛陀已经告诉我们转迷成悟的方法。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的最大贡献,就是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自救的能力。

10这个觉悟潜质就是佛性。禅宗正是立足于这样一个见地,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直指,就是通过特定手段,帮助学人以最直接的方法去体认心灵内在的觉悟本性,从而完成生命的自我解脱。这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每个人都具有本来清净、无垢无染的菩提自性,只要体认到这个觉悟本性,我们在生命的某个层面就与佛菩萨无二无别了。

11也正因为方法直接,手段猛利,所以禅宗对学人的根器要求很高,必须上根利智方可。所谓上根利智,就是心灵的尘垢很薄。只有这样,才能在善知识的点拨下直接契入,彻见本心。如果把觉性比做阳光,那么尘垢就像遮蔽阳光的云层。如果云层太厚,就会遮天蔽日,使阳光难以照射出来。同样,我们虽然具有觉悟本性,但因为烦恼深厚,尘垢重重,所以慧光也无法显现。

12禅宗在唐宋时期大德辈出,盛极一时。有记载的开悟者达数千人,但宋以后却逐渐衰落。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大善知识越来越少,二是学人根机每况愈下。很多人虽然喜欢禅宗,但多半都流于口头禅,能依禅宗见地着手修行者为数不多,相契者更是寥寥无几。

13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状,同时也看到,南传的内观正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它和禅宗有某些相通之处;另一方面,操作起来较为容易。可以说,我们只要用心去做,都是可以修起来的。所以,“观自在禅修营”的定位,既有内观的观,也有禅宗的禅;既有观照般若的层面,又有实相般若的层面。

14有因缘来参加这样一个禅修活动,非常难得。希望大家在这几天之内放下万缘,不论在座上还是座下,都要保持观照,精进努力。禅是无所不在的,是超越任何形式的。打坐是修行,吃饭是修行,走路也是修行。我们要把每件事都作为禅修的所缘,作为培养觉知力的所缘,时时提起正念,安住当下。让每一分都不要空过,让每一秒都了了分明。

15大家在社会上都很忙,能够请七天假,想必大不容易。而寺院要组织这样一次活动,也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希望大家珍惜因缘,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现在社会上佛学已成为热门,也举办了很多与佛学有关的课程,收费很高。有些人可能觉得交了钱会比较珍惜,会比较用心。但作为寺院来说,我们是以成就大众为目的。大家能在七天的活动中有所收获,才是我们最高兴的事。从另一方面来说,你们惟有认真修行,才不辜负护持你们前来禅修的家人和同事,以及为大家创造禅修环境的道场,为大家提供各项服务的义工。

#每周1小时 幸福共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