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厕所看世界人民大团结

最近几天,印度疫情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爆发,而与此同时,他们民众面对疫情的态度更令人匪夷所思,医护人员将遗体扔河,民众喝恒河水对抗新冠。加上之前一段时间印度在国际社会上的一些骚操作,让人不禁疑问,印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如果我们透过电影去了解印度,会发现他们有着非常不俗的文化输出,那些宝莱坞的经典之作常常成为影迷圈脍炙人口的现象级话题,积极、倡导进取的普世价值配上欢快、载歌载舞的本土气质,让人不禁怀疑,这是那个新闻里常常出现的满街都找不到厕所、“一梦一梵天”的印度吗?

《命运理发师》是最近的一部印度喜剧,它讲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理发师在一次选举中意外成为了决定权力归属的那个人,在这个过程中它手握着选举双方的命运,同时自己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比起《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这些从头到尾渗透着美国好莱坞叙事策略的作品,《命运理发师》是一部从印度更底层环境出发、更加反映了真实印度社会的电影。

可以说,宝莱坞如好莱坞一样有一定的幻梦色彩,但如今印度的社会矛盾已绝不是“底层人通过奋斗实现梦想”这样的剧情可以搪塞过去的了。

《命运理发师》虽然描写苦难,但同样充满喜剧色彩,可以看出印度人能用任何一个故事板做出载歌载舞的表达。

影片把环境放到了印度一个农村,在一开头就抛出了一个极具喜剧性的矛盾——村子活久见地修了个厕所,孤零零地立在那,代表“南部”和“北部”两帮势力的人站在厕所前就谁能用厕所的问题大打出手。

南部的人认为公厕顾名思义公共厕所,所有人都能用,北部则觉得这厕所建在北边你南边的人凭什么用。

最后还是煞费苦心建厕所的老村长前来镇场——自己来亲自上了个厕所稳住大家,但因为找不到厕纸迟迟出不来,任由外面的局势变得难以收拾。

能看出这种只有在印度社会成立的矛盾,被用一种接近自嘲的方式暴露出来,影片将这种荒诞的冲突嬉闹化,接欢快的印度音乐,用俯瞰的视角结束,一个看起来如此妥帖的喜剧场景却藏着如今在印度最根深蒂固的社会矛盾。

种姓制度在印度已经存在上千年,虽然官方已经将其取消,但民间依然对这一社会存在习以为常,加之西方民主文化的输出,反而让这里的群体矛盾更加激烈——本来等级制度按照优劣尊卑把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而民主选举让底层人那种长期压抑的卑微心理得以舒展,党同伐异,争夺脸面成为一种必然。

当世界第一电影工业国将《小丑》《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这样的电影送到我们眼前,给我们讲述第一世界国家的民主面临的种种问题时,这部电影却把更多第三世界国家真实的民主情形展示给大家——如过家家般好笑,如笼中困兽般悲哀。

当欧美已在探讨他们的社会转弯如何进行的技术性难题,世界上更多地方还在冲着拐弯去的道路上不断翻车。其实民主的面貌不仅仅是60年前那些法庭上的唇枪舌战和大草坪上一面面代表观念的旗帜,还有一间孤零零的厕所前一群人的混战。

这是故事背景,那么影片中的男主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没有名字,却因身上的一些缺陷被人赋予一个简洁而具有记忆点的称谓,“微笑”。这个本在村子里毫无地位可言的理发匠却因为选举时两边的票数扯平而被拉来成为了那个决定村长归属的角色。至此,他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同于很多“宝莱坞”电影里小人物迎来的改变命运的机遇,男主人生的转折是颇具讽刺意味的。在两方都需要这张选票之时,他被紧急“成为”了公民,安排上了名字,拥有了选民证。

可以说他的“公民身份”,就是为这张选票而生的。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当文明的面具被撕去,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民主游戏时它的本质就裸露出来——人作为选票平等,而这个社会的向心力就是把人变为一张选票。

“微笑”拥有了一个名字——曼德拉,也如同这个名字一样他在这片土地上忽然如神邸一般存在,他成了暂时的神。

双方为了争夺他的选票轮番对他示好,几天时间他就变得衣食无忧,整个行头焕然一新,甚至被当做名人立了牌子,他成了全村人的焦点。

但与此同时威胁同样存在,两方人都告知他如果不将选票投给自己就砍掉他的手臂。这让他陷入了一个风光无限却左右为难的境地。

这本是将小人物的命运推到极致荒诞的精妙之笔,但结尾处却开启了一个圣母时刻——当失势的候选人决定要杀掉他时,所有人都找各种理由去救他,最后这些人聚在一起完成了一个大团圆的救赎。

这就又归顺于一种工整的好莱坞式剧作法,人物确实完成了他应有的弧光,但这是他更接近真实的结局吗?或许他在“成为选票”的过程中做了点好事,但全片都被拉帮结派搞魔怔了的人民真的能为他拦下一场劫难吗?

其实这场劫难的设定也停留在比较幼稚的层面,因为一个没有了利用价值的草民的生命对于权势者来说甚至都失去了杀的价值,他真正的劫难是从神坛跌落后的依旧无名无姓,无所依存。

当然,这样对结局的想法也是在以己度人了,因为当我们惊呼印度人已经做到了用一个喜剧的方式揭露社会矛盾的时候,等影片看完你一回味才发现人家揭露社会矛盾是为了做喜剧。我们为自己眼里的社会禁忌捏一把汗的时候,他们早就用一串歌舞音乐把这些尖锐的现实问题统统带走了。

不得不说,这部片子在歌舞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克制了,但依然不难看出印度人在苦难中的乐观精神,逃难、打架这些桥段在音乐的使用中都不见得苦大仇深的意味,反而令人感受到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鸡飞狗跳打打杀杀以后还得凑在一起过日子,你能说这是入世还是出世呢?

如果说西方电影还在为民主的底线讨价还价,那这部电影就是把他们所谓的民主扒得底裤都不剩,可能它不是带着反思意识去扒的,但这通比较常规的喜剧操作里透露出的天真气质就像那个《皇帝的新装》里的孩子,人家也不偏激,就给你用自己的方式串烧出一个民主翻车现场。

两个候选人的竞选宣言是比谁发更多的钱,为了选票把村民从国外拉回来关一个月禁闭,以及去抢救苟延残喘还能充当选票的老太太......很难说这是不是在一个贫穷的民主国家真实发生的。

而当这些发生都被用好莱坞电影的方式惯性收尾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世界又完成了一次闭环。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