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湿热是什么 尿频、尿急、阴囊湿、时间短,该如何入手治疗
一病人我看他,脸上有些痘痘;舌尖有些红,且舌边还有齿痕,舌体略微的胖大,舌苔较黄腻,最主要的是他的舌下脉络颜色很紫,并且很粗大;脉象弦滑稍数
通过患者的自述以及参和辩证分析为:湿热下注伴瘀阻,肾气不固,加之脾胃气虚以及肝气稍郁滞。所有治法就是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温补肾精还有一个就是通络。
所以方药:甘草(炙)、枳实、柴胡、威灵仙、白芥子、 苍耳、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菟丝子、杜仲
方中枳实破气消积;柴胡疏肝解郁;威灵仙通络止痛;芥子,苍耳子止咳化痰湿;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茯苓渗湿健脾;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桃仁活血祛瘀,止咳平喘;菟丝子补肾填精;杜仲补肝肾。全方配合,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温补肾精的功效。
那下面就从中医上分析患者的症状:
1、因为平时生活喜欢或者饮食不好,导致脾胃变得虚弱,脾是主运化吃进去的这些食物的,若脾虚了之后,运化功能就会降低,导致水湿无法代谢,从而不能蕴藏于身体,久而化热,而这些热就会下注于膀胱,出现小便问题以及阴囊潮湿。
2、患者的舌下经络颜色青紫,就说明他的经络不通,瘀阻于舌下;所以治疗就需要通经络。
3、不想吃饭,没有胃口等,这是脾胃虚弱的典型表现,若脾胃之气足了,食欲佳。
4、肝肾同源,腰为肾之府,当肾精不足时,腰腿酸软;肝主藏血,当肝精不足时,宗筋无法被濡养,就会软得快。
小结:中医讲究辩证论治,所以上文中出现的药物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应用,不能自能购买。中医讲:“万病皆源于脾胃”,所以在生活中还是要保护脾胃,这样才能健康生活。
下焦湿热常用中成药
桂蒲肾清片
成份:诃子、菥蓂子、人工牛黄、蒲公英、三七、鸡内金、肉桂、莵丝子、莲子、琥珀、阿胶、泽泻。
适应症:清热利湿解毒,化瘀通淋止痛。用于湿热下注,毒瘀互阻所致尿频、尿急、尿痛、尿血、腰疼乏力等症: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非淋菌性尿道炎见上述证候者。
复肾宁胶囊
成份:车前子、萹蓄、知母(盐)、益母草、大黄(制)、栀子、黄柏(盐)、牡丹皮、甘草、附子(炙)。
适应症:清利湿热,益肾化瘀。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急、慢性膀胱炎以及急、慢性肾盂肾炎等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
石淋通片
成份:广金钱草。
适应症: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石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或尿有砂石;尿路结石、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妇炎灵胶囊
成份:紫珠叶、樟脑、百部、仙鹤草、冰片、苦参、白矾、蛇床子、苯扎溴铵、硼酸。
适应症: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阴部瘙痒、灼痛、赤白带下或兼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以及霉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