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最好不要和熟人一起去旅游,鸡毛和哲学很难走到一起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五一小节假前,同事小柔,兴高采烈地说自己要和家人以及相熟的几个邻居去自驾游。出发前的她对这次行程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毕竟谁不喜欢红尘作伴、潇潇洒洒地去看看这世界呢。
但自驾游回来的小柔,完全没有看过世界的兴奋,反而是一脸的疲惫。
当被问及旅行怎么样时,小柔一脸的厌弃,抱怨之词倾泻而出。倒不是因为行程劳累,而是一起旅行的人太糟心了。
整个旅行过程中,因为想法、消费观念、作息习惯等不同,一行人心力交瘁格外的不愉快。比如邻居A每次去一个新的地方时,出发前都会迟到一个多小时,好几次因为邻居A的迟到导致大家没有吃到当地美食,或者没有看到计划中的景色。
再比如邻居B总在大家消费的时候,说各种讽刺难听的话甚至干涉自己的消费,但是碰到她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想要买什么的时候,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也不管是否会耽误大家的行程。
一个星期的旅程结束后,很明显大家对彼此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不再有往日的亲密。
其实在此次旅行之前,小柔一家和几位邻居关系的状态是相当不错的,平日里各忙各的偶尔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但他们都低估了关系的脆弱性,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人和人之间应该有合理的边界。
朋友是分类别的,适合一起吃饭的朋友可能不适合一起打球,适合一起工作的朋友可能不适合旅行,适合和你聊聊鸡毛生活的朋友也可能不适合聊哲学。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对方总有不合你心意的地方。我们之所以对一个人失望、疲惫、心生不满。
是因为我们对对方有期待,我们渴望那些和自己有亲密往来的人,能够完全地符合自己的预期,希望他们说的话做的事和自己想象的一样。
可是那只是你的希望,并不是真实的对方。现实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自成体系,且不容侵犯。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不协调”,指人们对某件事情的认知和事实本身不相符。费斯汀格认为当不协调出现,人们的本能反应是减少或者避开不协调的存在,以保证自己心理状态的平衡。
我们以为和熟人一起去旅行会非常美好,就是典型的认知不协调,当出现矛盾后彼此之间的关系亲密度降低,即可理解为回避认知不协调。而认知不协调的强度与个人的主观感受联系非常紧密,就像我们喜欢一个人,就有可能会看不到这个人身上的缺点。
要减少认知不协调对个人的影响,途径有三:
一、改变行为,让自己的行为和认知符合。
二、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三、引进新的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将这一原则延伸到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如此理解:如果你真的想要和熟人一起去旅行,那么在旅行之前就应该了解好彼此的习惯、想法等,如果有无法调和的不一致,那就不要一起旅行,以免影响关系的亲密度。
如果在明知彼此步调不一致的前提下,你们还是选择了一起旅行,那么在旅途的过程中产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就不要抱怨承受即可。
期望和结果一致,关系就不会因此而恶化。可遗憾的是我们周围有太多人混淆自我期望和现实了,所以与其说是价值观、行为模式的不同让他们痛苦,不如说是他们自己的认知能力将他们拖向了复杂的深渊。
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并非是朝夕相处,而是保持距离、彼此尊重。给关系喘息的空间,它才能健康长久地维系下去。
作家三毛曾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而隔离。”
不和熟人一起去旅行并非是不懂人情世故的表现。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深知人性多变,且不愿破坏现有的关系,才会保持距离。对于朋友,应当遵循两个原则:熟不逾矩,熟不越界。
在相处的过程中,不要以熟识为借口而忽视应该保持的分寸感,勿要事无巨细地参与对方的生活。人和人之间的界限一旦被打破,麻烦和冲突就会如暴风雨般袭来,那时关系再无回转的余地。
人和人关系最好的状态是舒服,我们并不一定要一起经历生死、经历生命的大起大落,在一起舒服就好。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erceptual motor skill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