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记| 山的那边是什么

道别

20200730 22:12
坐在轻轨上开始写这篇推送,人流拥挤,空气里翻滚着火锅热辣辣的味道。车窗前进方向的右侧是滚滚长江水,还有璀璨的灯火;左侧是临江而立的、高高耸立的居民楼,星星般的光,从一扇扇的窗口漏出来。
重庆的夜晚,铺天盖地都是绚烂不灭的烟火,还有连点成线的艳丽辉煌。
              20200730摄于轨道2号线沿途
轨道蜿蜒,跌宕起伏,高高架在城市半空,穿山越岭,像游乐场风驰电掣的过山车。
           20200730  摄于重庆牛角沱站
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夜车回湘了。这一刻,心里竟然涌起难舍难分的酸楚。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觉得,和一座仅仅相处了三天三夜的城市,道别竟如此艰难。
我太喜欢重庆了。
​此刻闭眼就是依山就势、沿崖而建的洪崖洞,夜晚亮起火一般的灯火:
          20200728 摄于洪崖洞民俗风貌区
                           初见
我并不算一个容易动心的人,于人于物都如此。矜持也好,谨慎也罢,心里小鹿总是常年昏睡,没气力乱撞。
但是啊,28号凌晨抵达重庆机场的时候,酒店司机来接,我坐在副驾驶,第一次看到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的山路,心里的喜欢,瞬间泛滥成汛期的长江水。
“哇,师傅,你们这里的路,都这样高低不平的吗?好像我之前练科目二的时候,坡道定点和曲线行驶哦。”
“是啊,重庆的路就是'上坡' 和 '下坡' 哈哈哈”师傅的重庆话热辣辣,好像火锅里卷起来、淋上辣油的鸭脆肠。
               20200728摄于重庆机场
我太喜欢重庆了。
喜欢到第一天,就跟当地人民问了房价,说想移居重庆——虽是玩笑,现在想起也一笑了之,但我从未对某一座初见的城,就生出如此浓烈的正面情绪。
大概这就是:乍见之欢与一见钟情吧。
太喜欢你,喜欢到甚至想抛弃一切,奋不顾身地奔向你。
               20200728 摄于湖广会馆
                                 独特
城市的景貌大多千篇一律,重庆却太不一样了,和我之前去过的任何一座城都不一样,并且这种不一样,不需时日的浸润与洗涤才能觉晓,只消一眼,便能觉出她的不落窠臼。

20200729 摄于天主教若瑟堂

魔幻4D,层次感分明,日常走路就是上山、下山,虽然走一会儿就会脚疼(真的累到我和我爸白天跑回酒店休息…强烈推荐大家出行打滴滴或者坐的士,长途过山车既视感),但这种起伏的地势,让你不由期待:迈过这座小山坡,山的那边是什么。
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这大概就是这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吧——永远给人以期待。
毕竟一览无余终究乏味,唯有未知,才惊险刺激哇。
                 20200729 摄于李子坝站
景点集中,渝中区(主城区)几乎到了一步一景的地步。
              20200728摄于三峡博物馆

20200728 摄于皇冠大扶梯

                           交融
重庆的现代化,从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高楼,气宇轩昂、磅礴大气的建筑物可见一斑,夜晚的天空永远明亮,一盏盏或大或小的灯,把所有楼宇都串联起来。
就像一幅幅巨大的油画,色彩斑斓,对比鲜明。
            20200728摄于千厮门大桥
      人民大礼堂、人民政府、三峡博物馆
但就是这些让人望而生畏的高楼底下啊,偏偏温柔地升腾起热气腾腾的烟火气。
这就像怎样的一种感觉呢,好比灯火流转的西餐厅,西装革履、手持刀叉的人群之间,摆了几张矮桌子,一堆穿宽松白背心、踩夹板拖的大叔,挥舞着大蒲扇,“哧溜哧溜”地吃火锅。
嘿,竟然奇妙地和谐。
始终觉得,城市发展到一定高度,仍然能把现代与烟火妥善交融,是一种仁慈与大智慧。
这种交融,重庆比比皆是。
无论是街头随处可见的公用电话亭(是真的电话亭,想想富丽堂皇的全国示范性步行街竟然遍布电话亭!)、夹在两楼之间的小坡道、闹市一隅寂静的巷道:
          20200729 摄于解放碑步行街
或是漫天枝繁叶茂的树,阳光洒下来,在地上印上点点斑驳的光影(重庆树好多好多啊,可爱):
           20200729摄于不记得名字的街头
景区门口、酒店旁淡然休憩、无人打扰的猫猫狗狗:
(动物是有灵性的,大概是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包容和接纳,才会如此信任与交托吧。)
高楼底下专门辟出来的街头艺术广场,尽情歌唱的乐队:
                   20200730摄于较场口
几个小时以前,这支乐队唱的是Beyond的《光辉岁月》: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
举目四望,灯火璀璨,人群熙攘,得意世界,好多失意。
还有,轻轨外沿途都是风景画呀,这露天的漫长画廊,鸿篇巨制,我从未见过,这么慷慨的城。

20200729摄于轻轨上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和谐共存:

           20200729摄于天主教若瑟堂
大桥底下,是好多好多年前修成的尖尖翘起的屋顶和土黄色的墙:
                20200728摄于湖广会馆
戏台、古楼、高楼,安然相处:

古楼把历史的昏黄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外面就是车水马龙、琼楼玉宇,谁也不会排挤谁:

湖广会馆

是嘉陵江与长江翡翠般的交融啊:

20200730摄于朝天门广场

是现代艺术与历史建筑的交融啊:

20200730摄于重庆美术馆

闹市之中也有清幽,好的坏的欢喜的悲惨的,这座城都温柔地保留,为的是让停留的人们记住:先辈们走过的那些艰难的来时的路。

                 20200728摄于白公馆
                          最钟意
重庆三天,游了不少景点,最喜欢的,竟是最后一站“山城步道”。
之所以言“竟”,是这趟行程,本属意外,最后一天想着随处走走,翻了翻小本本,在角落里看到“山城步道”四字,于是打的来到入口。
早两天都是火炉般的天气,最后一天遇到了凉爽的阴天,天气温柔,景色也温柔:
                20200730 摄于山城步道
很难想象,走在这些小径之上,耳膜被蝉鸣热烈拥抱着,视线被绿树温柔浸泡着,向下一看,就是长江水,还有一座一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以及威武雄壮的大桥。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我其实录了些小视频,可惜手机编辑没办法插入视频,大家脑补或者自己亲眼过来体会吧,也可以后台留言,我回家了用电脑私发给你~)

在步道上慢慢地走,7点12分的时候,天还没黑,一盏盏的灯笼,突然漫山遍野地亮起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因而山城步道,又称天灯街。
天上人间,在人间,奇妙的倒置。
涂鸦或许欠缺新意,但脚下就是长江水啊。
“愿你所有快乐,都不是假装
愿你有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墙上的画,原来也可以跳下来,变成围着木桌子欢蹦乱跳的实物呀。
我想我可能很难忘记,在山城的最后一天,遇到一只名字叫做“来福”的高冷的狗,它有着琥珀般的大眼睛,和竖起来的尖耳朵。

走着走着,竟然遇到昔日天主教堂的断壁残垣,看简介是天主教仁爱堂,断壁残垣里,嗅到时光老去、旧旧的味道:

这就是重庆呀,新的旧的,好的坏的,她都温柔地收藏。
                          最闲适
众所周知,我最爱书店,尤爱意外探得的书店。
下午去重庆美术馆的时候,在国泰艺术中心,路过满墙的书,被墙中央的文字吸引,拐进去下了两层楼梯一看,竟然是个“当当书店”。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龙应台《目送》
               20200730 摄于当当书店
我太喜欢这个书店了,相比之前去过的书店的拥堵、狭窄,这里面积大、宽容度高,几乎没有什么营业员,只有手捧书坐在沙发上、木质阶梯式看台上的读者。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里专门开了两个巨型(相比广深可怜巴巴的阅读空间而言)阶梯式看台,豪橫!大气!巴适!
“I Just Did It. 活在当下,读在方下”
“只有站在书上,才有可能窥见整个世界。”
“世界这么大,总要往前走才看得到”
                        最惊喜
去天主教若瑟堂,下公交了(重庆的公交也非常有意思,司机都好棒啊,科目二坡道定点、曲线行驶一定满分),明明导航显示的是离目的地只有145m,还是兜兜转转绕到头晕。
问了路人,说“上了这个坡下坡就是”,哈哈哈可爱!(这里必须夸一下重庆人民!虽然男女老少基本从来不说普通话,但真的很热情很热情,就像沸腾的特辣火锅一样热情!)
然后偏头就看到台阶下的教堂,主堂顶端的十字架尖尖耸起,半开的门口站着手握捧花的新郎。
            20200729摄于天主教若瑟堂
进门又看到宛若公主的新娘,噢我的天,偷偷拍了一张,也太美了吧!希望这对璧人厮守终生,地老天荒。
教堂也装饰得好美,地毯两边铺满了香槟玫瑰和白玫瑰花瓣。
几个男孩子跑过来收回插花里的玫瑰,一场盛大婚礼,刚刚结束。

我欢天喜地了好久,想起的是两年前在菲律宾,意外邂逅一场婚礼,最后还莫名其妙参加了这场婚礼,还专门跑到拐角的商店给新人买了新婚礼物。

啊,那真的是一段好美好温馨的回忆🌸

我们的社会,在婚姻和家庭的话题上,充满太多负面信息了,打开电视、报纸、电脑,铺天盖地的背叛与破裂,所以觉得,能够见证,或者路过一些幸福的开端,也是好幸福的事呀。

生活实苦,需要加点糖🍭

啊,蓦然觉得我进步了,能够心平气和地祝福别人了,而不是觉得,有开心的情绪,就是觊觎和偷盗别人的幸福了。

最期待

约了重庆本地人小鱼姐姐吃饭,自十多年前广州一别后,再也没有见过。

这些年来,我一直记得,当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她请我和妈妈吃饭,说了一句:“帅颖呀,我们来个约定好不好?十年后等你工作了,要请我吃饭哟。”

20200730 摄于南滨路

我们在长江边上落座,姐姐说,啊呀,我说过这句吗?我早就不记得啦,就算说过,我也是开玩笑的。

可是,我一直记得呀。我妈之前也经常跟我提,今天真高兴。我笑着说。

是真的高兴。

要永远记得,那些在你处于黑暗时,给你举过火把的人。因为他们本不必这么做。

人生真的太奇妙了,总是充满着猝不及防的离别与重逢。

我殷切地期待着,后会有期。以及,今天和姐姐聊起理想主义,她说自己十多年前在广州,满心都是理想主义(她曾是那个因为喜欢阅读《南风窗》,而辞掉重庆公务员职务只身奔赴广州的女子啊),后来结婚生子了,理想主义淡了许多。

我问,姐姐,那你觉得理想主义好么?

她想也没想就回答,好啊。

但是邓小平爷爷说,纯粹的理想主义只有死路一条。我笑着说。

是的,所以你要学会在现实中取一个平衡。

所以,除了期待与她重逢,我还期待着,在未来无尽的时空里,能够求得一个平衡,真正做到之前一直说的“现实主义大背景下的理想主义者”。

20200730 摄于山城步道

吃什么

最后简单聊下山城的“吃”吧,不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哈哈。

来重庆,吃的方面,自然首选火锅啦。

花椒、辣椒、红油煮得滚烫,牛肉、毛肚、鸭肠、鱼片、虾滑、肥肠、笤粉、豆芽、土豆、金针菇下进去,“呲溜呲溜”:

这是第一顿火锅(个人觉得所谓九宫格就是个名头……我只用了两三个格哈哈哈):
这是第二顿火锅(对不起立马变成了鸳鸯锅😭,虽然白锅并没有煮太多菜)真的麻到我头晕,而且火锅味真的太上头了(没有说不好吃的意思,但真的做不到顿顿吃,因为我已经口腔溃疡外加喉咙痛了,对不起,我不配称为湖南人民以及无辣不欢的湘妹子):
所以后来火锅撤下了,变成了这样:(还是有很多辣椒啊,不过好吃的!辣椒用油炸过,香香脆脆,不辣)
再后来,开始喝汤吃青菜……苍天啊,感觉自己像在重庆吃粤菜啊,虽然的确是在川菜馆点的川菜:

遥想刚来的第一天,不自量力的我,在“特辣”还是“中辣”间徘徊。

眼疾手快的重庆大妈好忙跑过来,苦口婆心:娃儿,听我的,选微辣,选微辣,不够你再加调料。

后来我每次点完单,都会卑微地再三叮嘱:微辣就行了,谢谢🌚

想想之前还在嘲笑广东同事不配去重庆……我真傻😭

也吃过一些小食,还有一些杂七杂八,可惜忘记拍了,(对不起!我等会就对着车厢面壁思过三秒钟!)
但是凑齐了重庆小面、酸辣粉、凉面!如下!给各位品鉴:
啥,你要问我,吃了这么多,哪一个最喜欢。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我昨天早上在小什字筷子街毫不起眼的路边小店里吃的8块钱一碗的重庆小面(请大家稍稍往上翻,温习一下,就上面三图中最上面的图)。
真的好好吃!!!
                            最后
总而言之,重庆之行,没什么遗憾。(有些感触或景点,也没有写了,反正随心,记忆过滤出的这些,就是最值得我去用心纪念与缅怀的)。
虽然之前来的最最原始的初衷主要是想实地走走“爱情天梯”(对,我就是表面憨里憨气内心浪漫满屋的风一般的女子🌚,不知道的同志自行百度),但后来觉得实在太远了(离重庆市区约90公里),我爹老胳膊老腿,爬不动,索性作罢。
但我一点也不遗憾,有时候,一些“未完成”,恰恰为以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这段行程,开端匆匆,结束也匆匆,感谢感恩。以前带母亲去过好些地方旅行,如今能带着父亲走一走,也是好的(当老师有寒暑假实在是太美丽啦!)

我知旅行的意义,从来不是从一地鸡毛的现实逃避到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而是发现更大的世界,知道更多的可能,见天地、见苍生、见自我。
我会一直行在路上的🍺

20200728 摄于小什字附近天桥

最后分享两则在湖广会馆拍到的对联(大家见仁见智吧):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来来来认认真真想想事

忙忙碌碌暮暮朝朝坐坐坐潇潇洒洒宽宽心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要演糊涂戏

境由心造心由境造境界需除名利心

PS:
火车疾驶,再过不到七小时,就到湖南啦。此刻已是凌晨2点,躺在车上看着外面漆黑的夜,没有一丝倦意。不知不觉,从轻轨到火车站,再到上车落座,时间竟已过去三个多小时。
用这三个多小时,纪念在山城的这三天。不敢说再来(去年写杭州游记,我明确写过:我殷切地期待着,下次再来),因为老实说,我并没有这样强烈的盼望,大概喜欢是想要珍藏初见时候,朦胧完美的印象罢。
本想12点前发(因为考虑到过了子夜就是31号,要写7月记了),可惜来不及写完。
那就潦草地总结下七月吧,八个字:
七月记|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大家晚安~(或者早安)
Shine 20200731 02: 10
于重庆-常德火车上
(过两个隧道,网络不畅,又过去了25min...谢谢你竟然读到了这流水账的这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