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一)
第一讲
辞赋的基本概念
一、辞赋简介
1、辞赋的概念
什么是辞赋?辞与赋,严格来说,是两种文体。辞,就是楚辞。赋,指的是赋文。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如果按照文学体裁的四分法,一般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曲。赋只能划归散文类,而赋这种特殊的韵文体则为中国独有。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而在西汉初,辞与赋是两个概念,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司马迁。他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而把以后如宋玉等人的作品称为“赋”。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把“赋”名冠于自己的作品。
赋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即铺陈事义,挥洒文采,描状事物,抒写情志。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在南北朝时期,抒情小赋发展起来,赋的内容与形式都有了变化。而后赋在汉唐时与诗往往并举连称,逐渐成为科举考试中使用的文体之一。
2、赋的起源
刘勰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赋既与诗分体,则义兼比兴,用长箴(zhen)颂矣。
(1)来自《诗经》之说
班固言:“赋者,古诗之流也”是说它的源头是来自《诗经》。
(2)来自汉散文之说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刘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经传 、诸子和诗赋。《战国策》中所记载的游说之辞,往往在人物对话中进行铺陈渲染,带有辩丽横肆的特点,叫“短赋”。
(3)来自楚辞之说
它的来源是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继承《楚辞》形式上的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同时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
也有人说,《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二、辞赋的特点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赋概》所说:“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叠出者,吐无不畅,畅而无竭”。
《毛传》中对于赋这一条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这里所说的赋,就是先秦典籍中谈到的诗赋。所谓不歌而诵,就是不配乐曲歌唱的一种口头诵读形式。
这就首先定下了一个基调:赋只能诵而不能歌。至于这诵读方式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子,今天我们已经难以考证,至少它和歌唱是不同的。但是可以肯定一条,赋在诵读的时候,抑扬高下铿锵有力之声调是其主要的特点。从组成赋文句式中的节奏,我们就可以看出此话不虚。
1、辞赋文体方面的特点
赋体文实为最自由的韵文体, 排偶、藻饰和用典是赋的最大特征。
“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如丝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这句话,用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高大上,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2、辞赋句式方面的特点
辞赋的句式比较多,赋句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句式就是骈句,骈句是一切赋文组成中不可或缺的句式(文赋除外),是我们初级赋学中的重中之重,骈句就是偶句,主要以四言、六言为主,并且也夹杂五七八九言句式。除骈句外,还有漫句,漫句即散句。骈句、漫句和发语、送语等,合织而成赋句。
辞赋句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骈句的字数超过4个字以上,就得加上虚词。虚词和发送语都是区别于诗味,词味,体现赋味的重要因素。
辞赋句式第三个特点就是领字的运用。
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都会详细介绍。
3、辞赋篇幅和内容方面的特点
赋文不拘字数,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4、辞赋用韵方面的特点
押韵是辞赋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辞赋的用韵,有的是句句押韵,有的隔句压韵,有的是无规律押韵(主要指文赋),比较自由。由于赋的篇幅较长,往往要换韵,换韵一般是与内容段落相一致的。关于骈律赋用韵的问题,我们讲在后面的内容中做详细介绍。
概括地讲,辞赋的特点是:词藻华美、对偶形式多变、用典和用韵讲究,是一种特殊的古代美学形式。
三、辞赋的流变
辞赋从战国时代萌生,历经汉唐间长达千余年的演化和繁盛,在元明两代虽有所衰落,但其发展始终没有停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明代徐师曾评论前代辞赋的发展,就以为由“古赋”而“骈赋”,进而“律赋”,最后演化为“文赋”。下面我们来做一些介绍:
1、骚体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骚体赋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骚体赋大多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
2、汉赋
所谓的汉赋既是指战国、两汉之作。汉代是辞赋发展的繁荣时期,班固在《两都赋序》中具体描述了当时创作的盛况,称“奏御者千有余篇”。
汉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生僻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所以辞赋在汉代领一时之风骚。西汉时,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东汉末的辞赋比起西汉来有些变化,出现了一些以抒情为主的短赋。总之,可以说汉代的辞赋引领了千年的中国文学史。
3、诗赋
顾名思义,诗赋乃体制类诗之赋。即仿《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因而称之为“诗赋”。
4、俗赋
马积高先生《赋史》“所谓俗赋,是指清末从敦煌石室发现的用接近口语的通俗语言写的赋和赋体文。”此前也有人用“小品赋”“白话赋”“民间赋”称之。
以上四种,统称为“古赋”。即:古赋=骚体赋 汉赋 诗赋 俗赋。
5、骈赋
骈赋又称俳赋,古代汉族文学特有的一种文言文文体。骈即对偶的意思,其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两句成联,但句式灵活,多用虚词,行文流畅,词气通顺,音韵自然和谐,骈赋的体制特点是,除了使用'发语'外,几乎通篇对联,技巧出新,炼词熔典,讲究一定声律,犹如对联串缀成文。但较之唐代律赋,则四六未严,平仄随意(韵脚除外)。当代某些业余作者认为,今人作骈赋可以不必过于拘泥,根据内容增加叙事性文字,音律平仄似可再随意一些,但这种观点未曾获得专业领域的认可。
6、律赋
律赋是赋体的一种,它从六朝骈赋中蜕变而出,是赋体律化的结果。它的定型和盛行于唐,并因被纳入科举考试而形成创作高峰。
(六朝,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
7、文赋
文赋导源于楚辞、汉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开创了新文赋的先河。宋初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杰作的出现,则标志着宋代新文赋的定型。
总结一下辞赋流变的过程基本上是这样的:
古赋(汉代及其以前)——骈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朝)——文赋(宋朝,主要是由欧阳修和苏轼倡导)
四、骈句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律诗中的偶句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是逐渐工整起来的,初期的骈句,一般只要能对就行,不避同字对,不十分讲究工整。后期的骈句则力求避免同字对,力求工整和精巧。
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但不是有意而为,汉代产生赋这一文体之后,才盛行起来,到六朝时更发展成为骈体文,而且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
我们前面说的赋就是以骈句为骨、以铺陈扬厉手法状物事而述情志的韵文。
五、散句
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不对偶、不要求押韵的句子为散句,散句又叫漫句。在《岳阳楼记》、《与朱元思书》与《小石潭记》中有所体现,它语言的最显著特点是骈散结合。中唐以后,骈体文衰落,但人们在文章中仍常用骈句,而且不限于四言六言。一般的说,一篇文章中仅使用几个骈句,算不得“骈散结合”,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算得。
六、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对”是以一种应答,就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他们在结构,内容,行文,字数等方面是一种应答的关系;“偶”就是意义上有关联。字数应答,意思应答这个很容易理解,结构应答是指的什么呢?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也没有偶句这个概念的全面而清晰的定义,但事实上却是这样做的。
运用了对偶修辞格的文句就是偶句,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骈句。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是一首远古民歌,原名《弹歌》,反映的是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弹歌》选自《吴越春秋》。这首民歌简短、质朴,诗句整齐,有和谐的韵律,他们之间既有应答又有关联,是诗词界一致认定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偶句 。
又如大家很熟悉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大家看看这其中的对偶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洋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这些句子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这种句子就叫对偶句,对偶句就是骈句。这种对偶句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前面我们讲了,骈句是逐渐工整起来的,初期的骈句,一般只要能对就行,不避同字对,不十分讲究工整。后期的骈句则力求避免同字对,力求工整和精巧(律诗中的偶句还必须符合“对”“粘”“替”)。我们今天来学习辞赋,毫无疑问,当然最好是后面这个标准,我们的以后的骈句作业要力求工整和精巧,只有这样,以后我们的作品才能放到哪里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七、 排偶
排偶=排比 对偶。字数相同,不避同字,不拘平仄,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既有排比又是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如果只有两个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那往往是对仗或骈偶,而不能叫排比。排偶是对仗的增加,对仗有时是排偶的组成部分。排偶句式形式整齐,富有节奏,但结构、字数等均可变化,不像律诗中的对偶句那样要求字数相同,排斥同字相对,也不要求符合“对”“粘”“替”。可以说,排偶给人的是整齐匀称又富有变化的美感,能收到反复强调,增强语势的表达效果。
八、古偶句
刚才的那些偶句中,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句子,虚词除外,在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不”“在”“有”等相同的字,这种特色形式的对偶句,叫古偶句。
再如:
因五行以修五事,由五常以厚五德,
正五刑以去五虐,繁五稼以除五贼。
古偶句主要的特点就是在对句的同一位置用相同的字。
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这个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句子在句数,句意等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这样的词语,所以不符合我们现在今天对偶句的要求。因此现代辞赋界也有一种说法,就是把古偶句划分到了漫句一类,因此,在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只当散句使用。
赋始于两汉,汉赋五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蔡邕),全都是文史哲大师和语言学家,“莫不洞穴经史,钻研六书,耀彩腾文,骈音丽字”(清代学者阮元语)。虽然如此,司马相如写3400字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花了几百天,西晋左思一年足不出户才写出一篇《齐都赋》,《三都赋》则修改了二十多年,可见写赋不仅考学识,也考体力。
写一篇赋为何这么难?专家说难在“体物”和“铺采摛文”。赋像文字里的建筑、雕塑和油画,要让世间万物呈现华丽美妙的效果,不丽不美不成赋,又非单凭形容词做到这一点。苏轼和欧阳修改变了赋风,《赤壁》二赋如行云流水,仍需毕生功力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