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鹅头点,并不玄虚,跟颜真卿有缺口的捺脚方法相同

讲王羲之书法的优秀,不可避免要说到《兰亭集序》。《兰亭集序》里那二十个之字,不仅各个不同,还有一个特点,之字的点形同鹅头。

鹅头点,袅娜多情,顾盼生姿。不同姿态的鹅头点,给《兰亭集序》增加了很多独属于王羲之的“爽爽”之气。不由得人不心生欢喜,仿佛心都跟着王羲之的群鹅引颈翩然。那种优雅,也是王羲之独有的。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鹅头点

人们说王羲之的这种鹅头点,与他爱鹅的癖好有关。王羲之从小就喜欢鹅,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李白曾经有诗说:“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这就是写的关于王羲之以书换群鹅的典故。

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这只鹅叫声嘹亮,不同于别的鹅。王羲之想要花钱买,没有办成。于是呼朋唤友驾车前往观看,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她家,就把唯一的大白鹅杀了用以款待王羲之及他的亲朋。

纪念王羲之的鹅池

王羲之叹息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的鹅很好,王羲之便赶过去观赏。看见这些鹅,王羲之非常高兴,一定要买一只回去。

那道士便说:“这样吧!你给我写一遍《道德经》,我可以把这一群鹅都送给你。”王羲之欣然书写,写完后,高高兴兴地用笼子装着白鹅回家了。

王羲之换鹅

看来这群鹅跟王羲之的书法,还是真有缘。但是鹅头点跟鹅头不过是形似而已,可能他熟悉了鹅的状态,心里有千姿百态的鹅头在晃动,便有了落在纸上的“鹅头点”。但在写法上,却与鹅似乎没什么关系。

这个点起笔用直入式打笔法,先四十五度尖锋凌空入纸,打下来。接着手腕扭动,按压,这种灵动的调锋,使点画也灵活,像极了引颈的鹅头。行笔有了点的模样,便急收笔顺时针收笔。因为收笔收得急,所以收起来的一部分就好像缺了一块儿,这样却歪打正着地形成了鹅头状。

之字的点像鹅头的形状

这种书写方法一点都不玄虚。颜真卿也用这种收笔方法,只不过颜真卿不是写点,而是写捺脚。

这两种点画的收笔,有一个共同的笔法:“揭笔法”。揭笔法,侧锋平发,如鸟爪形。侧势用锋,打出笔势,然后平发。收笔时抬笔先快后缓,捺脚由于快速收笔而缺了一部分,形成鸟爪形。不过把它翻过来看,是不是也是一只鹅头呢?

颜体的捺脚

王羲之与颜真卿这两幅点画的写法用笔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王羲之的鹅头点收笔是顺时针收,颜真卿的捺脚收笔是逆时针收笔。

这跟他们两个的用笔习惯相关。我们都知道,王羲之善用内擫法。《法书考》卷三“笔法篇”中说:“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拓,右为内擫,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

翻转的捺脚也像鹅头

转折时,笔毫向右转为内擫,笔毫向左转为外拓。也就是说,笔势用力趋向顺时针的,是内擫;笔势用力趋向逆时针的叫外拓。

内擫时,笔毫向右,笔势向左,自然就出现了偏左的用力。这就使得右边抬起来,左边还在纸上行走。同样,外拓时,笔势向右,也就自然出现了偏右的力。这样,左边抬起来,右边还在纸上,便形成了缺笔。

冯承素 兰亭序局部

书法的用笔方法就那么几种,全备于“永字八法”中。基础的基础便是“九用”这九种基础笔法,不同的笔势都是由这几种笔法组合而成。九种笔法,按照排列组合有55440种可能出现的笔势。两千年来,我们发现的能有多少种呢?

所以,学习书法,不能盲目,要能吸收、归类、总结,才能把前人的已知知识尽可能多地掌握住。其后,才是排列组合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