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FALL优秀学员 | 摄影师捕捉二维平面,雕塑家定格三维空间,景观设计师设计四维时空,更复杂也更有趣

汪逸文

合肥工业大学 风景园林专业

GPA:3.25

自我评价:我比较矛盾。

我总是愿意站在对立面看待我所相信的事物,希望这样能让我保持客观。因此我的很多观点和看法像天平,不绝对,只是会长久的朝某一方向倾斜。偶尔跳出的那一小部分对立面是我认为自己可爱的部分。

互联网扁平化的知识一直有些困扰我,在学习中常常会面临时间精力有限而不得不做选择只做一项任务的不确定感。因此我一直希望区分我喜欢的和我擅长的事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做出取舍摸索前进走出自己的路。

0 1

OFFER展示

AA

Landscape Urbanism

Sheffield

Master of Arts and Urban Design

Mancheste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elbourn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MI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OLIMI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 Landscape Heritage

0 2

关于申请

出国与选校

本科刚毕业时我曾咨询过行业的前辈,说新人提升薪资的最快方法就是不断跳槽,同一家公司最好不要超过一年;我也咨询过学校的专业课老师,说如果想在业内有长足的发展出国读书很有必要;我还向我的父母寻求解答,他们的出发点永远是身体健康,希望我考研或者找一份稳定又不那么累的工作,但尊重我的意愿。

我想对于我来说,选择出国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一扇我很喜欢的门,我希望门后藏着宝藏或猛兽,让我能发掘并运用它们,成为对自己负责的大人。

由于疫情目前仍然在考量去谢菲的一年制UD还是墨大两年制景观,原本一年的时间优势现在很担心改成线上授课学习效果下降。

实习经历

毕业之后我在一家景观设计公司工作一年多,在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景观设计是一个从属于经济因素运行效果的行业,很多服务于大众的设计构想必须以满足甲方的根本需求为前提,这样项目才能成功实施。而甲方的根本需求有很多种:获得利润;服务人民;国家政治战略;服务自己…比如美国驻英国大使馆的竞标,大师们的方案在设计上看去都很完美,只是竞标成功的那个玻璃盒子的方案更能满足甲方的功能需求和安全需求。

所以理想的项目里,甲方和使用者最好是同一群人,加上设计师,大家根本目标方向一致,力气往同一方向使,这样出来的效果会让大家都满意。

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还给予我更多观念上的转变,打开了一扇我以前没有想到后面会有珍珠的门。我开始尝试从更多的角度关注这个世界,想要学习更多的思维方式。

0 3

关于作品
项目思考了如何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利用废弃地进行游憩规划,以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游憩活动需求增多和用地紧张的问题。
项目思路
这是我大学时期的一个规划项目,场地位于淮南新旧城之间的舜耕山脉,属于城市郊区生态廊道的一部分,有很多伴随工业开采而产生的废弃地。整体面积较大,有930公顷。随着城市发展,土地资源减少,废弃地需要进行更新和利用。方案希望进行结合生态修复和游憩活动的规划。
针对场地生态资源进行分析,得出场地不同性质的用地内存在的生态问题;
针对场地内游憩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得出具有价值的游憩资源,这些资源是否可以随意开发?利用游憩机会谱理论对场地内不同区域的可开发程度进行打分评价,最后两相叠加,选出值得开发的六个游憩节点。
项目亮点
基于以上场地生态分析和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网”的概念,由生态修复的绿色网,和充当城市郊野公园的游憩网组成。
绿色网为了呼应联系新旧两城的城市生态廊道的定位,用穿越场地内部的几条纵向的绿色通道起到将绿色带入城市的作用,并针对场地南高北低的现状进行横向划分绿带,分别为山峦带,农田带和水系带,分配不同的修复手法。
游憩网更加注重南北城市居民的沟通和联系,场地内部的道路划分尽可能为纵向,并且需要串联六个主要开发的游憩点。考虑到每个点之间的距离较远,规划一条横向的小火车游线,串联六个景点,也呼应场地矿坑开采的历史。
两个网络叠加得出总体规划策略。
项目介绍
关于游憩网,之前得出的六个景点划分不同园区,每个园区对应不同的游憩活动,配套设施,并标出小火车的路线和站点。
关于生态网,针对前期分析的三个带的问题提出不同的修复策略。
山脉带针对土壤污染和植被贫瘠的问题,将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分类。健康的土壤自行修复,中度污染土壤种植先锋植物,重度污染土壤填埋新土,适当种植本土树种。
农田带针对垃圾污染和土壤侵占的问题,提出垃圾移除和退耕还林的修复策略。
水系带针对较差的水质和单一植被的问题,提出流入湖体之前修建沟渠截留雨水径流,建立净水池,种植净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建立健康循环的生态系统的策略。并分别展示修复1年,5年,10年的规划成果。

0 4

关于日常生活
Q:是怎么理解景观设计的?
A:平面设计师和摄影家设计与捕捉二维平面,雕塑家定格三维空间,导演、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设计四维的时空,更复杂也更有趣。并且相比于建筑的体量感和规模感,景观塑造的环境氛围有着不经意的舒适感和美感,可以容纳和表达情绪,这是一个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的行业。也是我学习景观设计的原因之一。
Q:最喜欢的偶像是谁?
有没有对你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A:我喜欢听蒋勋老师讲的《红楼梦》,《庄子》。喜欢听他说《逍遥游》里美丽的故事:关于“朝菌”,关于“蟪蛄”,关于“冥灵”,关于“大椿”。除了可以放松心情,还有辅助睡眠的作用==

我作品集封面的灵感即来自于《逍遥游》。

Q:对你影响最大的电影是哪一部?

A:最近比较着迷不同尺度下的环境,如果植物放大或者人的比例缩小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于是找了相关动画电影,一部未来学大会,一部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帮助我想象这样的情境。

Q:为什么选择LAC?
在这里有什么收获?

A:在选择之初,从和我接触的不同机构老师的交流中,我觉得相比于其他机构的规章化和程序化,LAC会针对不同学员的特点提出建议。

蒋嘉玥老师和张忠意老师在我作品集制作的整个阶段中,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让我接触到差异化的设计思维和理念。

张老师有多年知名事务所的工作经验,在我的第一个规划项目,也是花精力最多的项目上帮助我厘清项目逻辑和清晰的图纸表达。如何从宏观角度入手,前期分析中哪些条件必不可少,上位规划和场地之间的联系,设计概念如何一步步推导和表达…

在第二个项目中,蒋老师教给我关于SRU(Socially Restorative Urbanism)的设计理念,如何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经验入手,将建筑和户外公共空间融合,设计充满交互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关注点更多的放在场地用户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使用感受中。蒋老师还帮我提供了很多图纸表达的思路…

老师们帮我开拓了设计思维和理念,在这里我也认识了很棒的朋友。
Q:有什么想要分析的经验之谈?

A:除了语言尽早准备之外,剩下的就是调整心态。

图文来源:汪逸文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