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的“风病”

风与中国人文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的著作,成书于公元200年前后。后来由于战乱等多方面的原因,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后世又陆续发现的桂林古本、涪陵本、白云阁本以及康平本则较官方本多有出入,篇目较官本多,内容更加充实。其中对“风”病的论述也更加翔实。

六经中风

足太阳阳膀胱经为一身之表,六经之藩篱,因此外感“风”邪,首见于太阳之脉,其总的特点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风中于太阳,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太阳经,还需要关注太阳经对应的皮部和脏腑,在《伤寒杂病论》中我们可以发现:“风”中于经络则颈肩背部僵硬疼痛,即仲景所谓“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以及“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无论桂枝加葛根汤证还是桂枝汤证,“风”邪皆在表,在太阳之经;若治疗不及时,风入于太阳之腑膀胱,通过影响肾的气化功能儿影响膀胱贮藏尿液和排泄尿液的生理功能,则会导致小便不利,如《伤寒论》所述:“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这是对于素体身体健康的人而言。

若是阳盛多湿之体“风”中于太阳则会:“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刘昆湘谓:“中风之证,脉象浮缓,法当腠理开泄,发热自汗。今中风而身无汗者,乃证兼湿邪,风为湿滞,致皮毛闭塞,故反令无汗。身不疼者,以湿滞则风性驰缓,气血无郁冲之争,无争故身不痛。身重者,以湿性凝重,湿滞则经气不举故也。但重仍乍有轻时者,以风性疏泄,虽湿阻气痺,复间以时通故也。凡发热脉浮缓者,法当自汗,假令无汗,即风为湿滞之证,宜大青龙汤发汗以清里热,令风湿俱去。曰发之者,谓泄风湿于外以发其表也。”大青龙汤证判断太阳中风的一个重要指征是“脉浮缓”,这是中风的标志性特征;条文中没有明言有无汗出,根据方用大青龙汤,当是无汗或者汗出不畅。

以上是关于“太阳中风”的正治之法;而“辨太阳脉证并治”篇中关于“太阳中风”的论述和记载更多的是失治误治后的处理方法,如失治而传于少阳则“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误用大汗的有“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宜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误用下发而引起痞满等症候的“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事实上,《伤寒论》中很多桂枝汤和桂枝汤类方的条文都是对太阳中风失治、误治、或者有其它兼夹证的论述。

至于对阳明中风、少阳中风、太阴中风、少阴中风和厥阴中风的论述,则十分简略,如关于阳明中风的有三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涕,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关于少阳中风、太阴中风、少阴中风和厥阴中风各一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皆没有详细的论治,我们大可根据太阳中风的理念,“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风脉证并治

张仲景在“伤风病脉证并治”篇中,对风病的论述宗于《素问·风论篇》,同时也发展了风邪致五脏病的内容。具体如下:

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困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风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嗌干,善噫,咽肿,喉痹,脉浮洪而数,此风邪乘心也,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主之。

风病,四肢懈惰,体重,不能胜衣,胁下痛引肩背,脉浮而弦涩,此风邪乘脾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若流于腑,则腹满而胀,不嗜食,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主之。

风病,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嗌干,肩背痛,脉浮弦而数,此风邪乘肺也,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主之;若流于大肠,则大便燥结,或下血,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主之。

风病,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主之。

相较于《素问·风论篇》,张仲景的“伤风病脉证并治”增加了风入于六腑的临床表现。

厥阴病篇与“风

关于《伤寒杂病论》中的“厥阴病篇”,历来争议颇多,民国医家陆渊雷甚至称“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认为厥阴病篇是“杂凑成篇”。本文我们仅探究厥阴病篇与“风”的关系。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说:“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其性为喧,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我们可知,风、厥阴、木、筋、肝、怒、酸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天人相应体系。肝在五行属木,对应于足厥阴肝经,在体合筋,在志为怒,在味为酸,构成了“神机”系统;肝应于春季、对应的自然现象为风,构成了“气立”系统;“神机”与“气立”相互协作,肝的春温生发阳气功能正常,才能调动“神机”的正常运转。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又说:“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换句话说,风是阳气之别名,即厥阴主阳气,阳气生于春,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张志聪注:“风乃东方春生之气”。东方是日出的地方,即阳气生的地方,象征温和。如此看来,《内经》反复强调的“风为百病之始”、“风为百病之长”,就是阳气为百病之根源了,因为阳气的功能是固护卫外的,“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经》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就是取决于这个春阳之气。没有了这个阳气,就不能生万物,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要内乱五脏,称作肝为五脏之贼。由此可以认为,厥阴病的本质其实是阳气或者风气的变化所引起的。风气为本,厥阴为标,少阳相火为中气,厥阴从中气而化。若厥阴从中气化之不及则为寒,从中气化之太过则为火;若不从中气而化则阴阳不相顺接。

“厥阴病篇”的提纲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我认为,“厥阴之为病”是讲本气风为病,风从少阳相火而化,风助火势,火助风威,风火相煽,津液耗伤故而“消渴”,吴坤安说“此皆厥阴之自病之热证,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六经主病,仲景非专为伤寒立言,如厥阴所述气冲、吐蛔等症,乃厥阴风木自病,不拘伤寒杂症”。厥阴本气风为阳邪,从中气少阳为相火,故云厥阴太过本气自病为热证,陈修园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是厥阴以风为本,以阴寒为标,而火热在中也。”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风火循厥阴之脉上攻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风火横逆脾胃,消烁胃中津液,导致胃阴亏损,阴虚阳亢但不能收纳五谷而“饥而不欲食”。风火犯胃亦常见呕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厥阴司天,春分地气上升,人身阳气上举,风乃阳之化气,阴衰于下,无以制伏,上愈热,斯下愈寒。”巢氏病源在概括说:“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冷。”下冷脾胃有寒,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若下之,风火下陷大肠,则“利不止”。

《金匮要略》中的“风病”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延续“风为百病之长”的思想,在“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论述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其后在“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又详论“风之为病”:“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又曰:“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并且记载有“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的侯氏黑散,治疗“ 除热瘫痫”的风引汤以及治疗“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的防己地黄汤和治疗头风的头风摩散方;在“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又记载了除肾风外的五脏“中风”:“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肝中风者,头目目闰,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甘。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这里的“中风”与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中风差不多。

另外,在《金匮要略》中列有妇人中风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今天临床仍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如下:

“妇人中风,发热恶风,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小柴胡汤主之。”(桂林本中载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发热,心下满,干呕,续自微汗出,小柴胡汤主之。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头痛,汗出而喘,脉弦数者,竹叶汤主之。”(桂林本中载于“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篇中)

总之,张仲景对“风”的认识与《黄帝内经》的理论一脉相承,并对《内经》的理论进行了丰富和补充。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