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篇第十》主要讲什么(1/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记载了孔子一生主要的言语和事迹。编者将《论语》分为20篇,共492章,大约两万五千字左右。每一篇有一个篇名,这一篇的各章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的。所以我们要深刻理解论语中的话语和蕴含的哲理,首先就得要弄清楚每一篇的脉络和主题思想。

我们先回顾一下《论语》前九篇的名称和大义。《学而篇第一》总论学习的宗旨和总纲,把孝悌作为学做人的根本。确立了为人之本后,紧接着就是《为政篇第二》,为政之道是为人最大的事。确立了为人和为政的原则后,就进入了第三篇《八佾篇》,详细论述所有人的礼乐之道了。礼乐的核心是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仁这个本质,《里仁篇第四》谈论如何修养仁德,又如何保持仁德。但是行仁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接下来的《公冶长篇第五》和《雍也篇第六》,把世间情形和人的遭遇分为两大类,并且全面评价了古今之人的功过是非。评价完别人后,论语的编撰者马上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述而篇第七》主要展现孔子具体作为。那么孔子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也是效法先贤往圣的!所以《泰伯篇第八》就展现了先贤往圣的高风亮节。孔子一辈子很顺利吗?不是的,《子罕篇第九》描述孔子一生历尽坎坷,但却坚持不懈。

本篇是第十篇,以《乡党》命名,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来看,第一章的第一句说“孔子于乡党”,所以取“乡党”作为全篇的名称。我们可以将“乡党”的含义再广泛推延开去,狭义上的“乡党”只是指乡里乡亲,而广义上的“乡党”可以分开来说。“乡”代表民间的乡里乡亲,“党”则代表朝廷官场上的同僚们。

《论语》20篇的名称都是这样来的,从第1章的话语中选取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然后再将其含义推延到各个方面。那么我们大概就知道《乡党篇》主要讲什么了,描绘记载了孔子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打交道,言行也会不一样。

《乡党篇》共有27章,第27章的全文是“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呀?山中的野鸡本来悠闲自得,当看到孔子师徒到来时,马上警觉地飞走了。孔子说,连野鸡动物们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那么人更应该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适时变通以求趋吉避凶。由此可见,本篇的结构非常巧妙,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第1章以“孔子于乡党”开篇,最后一章才点出了全篇的核心精髓,画龙点睛,令人拍案叫绝。下面我们依次梳理一下各章的衔接关系和哲理。

第1章,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这一章记述刻画了孔子言谈的形象,在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对象,孔子表现出了不同的说话风格。

第2章,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上一章说孔子在宗庙朝廷中说话非常注意分寸,本章就紧接着展现具体的情景,其实说的也是孔子的为官之道,如何与其他官员说话,如何回答君王的提问。

第3章,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前两章讲了孔子在乡党和宗庙朝廷的言行,本章紧接着展现孔子如何接待外国贵宾,包含了完整过程的三个阶段。

第4章,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上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本章记录展现了孔子参加盛大朝会时的完整过程。从进门开始,一直到结束,孔子始终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充满了庄重敬畏的情感。

第5章,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本篇的第3章说“君召使滨,色勃如也,足躩如也”,记载的是孔子在国内招待外国贵宾的情形。上一章第4章说“入公门,鞠躬如也”,记载的是孔子参加盛大的国事活动的情形。到了本章,记载的是孔子代表君王出使外国的情形。

第6章,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本章记载了孔子关于穿衣方面的注意事项,布匹的用料,颜色的使用,制式的种类,各种衣服穿的场合,颜色和衣服的搭配,甚至衣服的长短,等等等等,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第7章,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这一章是记述孔子斋戒与衣食起居的,主要讲斋戒对吃、穿、住的要求。

第8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本章记载了孔子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和养生方法,从上面的这么多条来看,孔子简直挑剔到了极点。不过,这也说明了孔子对生活的热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难怪乎,孔子后半辈子虽然周游列国颠沛流离,但也活到了七十三岁的高龄。

第9章,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本章继续描绘孔子对肉的要求,上一章也提到了吃肉,为什么不把本章和上一章合为一章,而要单独列为一章?这是因为本章主要说的是祭祀用的肉。

第10章,食不语,寝不言。

孔子在吃饭和睡觉时也注意养生,中国人都熟悉孔子的这句话,大人们也常常用来教育孩子们,有其科学道理。难道孔子这句话仅仅是告诉人吃饭和睡觉的规矩吗?非也!孔子教书育人,可以用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作比喻,也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人生哲理。那么“食不言,寝不语”到底蕴含了什么寓意?就是告诉我们说话要分场合分时间分对象,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语多必失,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就别说。

  • 关注公众号“把经典还给老百姓”,跟着张武忠老师学习《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国学经典。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