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距离越野赛一选手因失温不幸离世:安全永远是比赛的第一主题
就在五一假期结束之际,从跑圈传来两则不幸的消息,两名跑者分别在日常跑步和参加越野赛过程中发生死亡,令人唏嘘,也向两名跑者致以沉痛默哀。
根据赛事组委会发布的通告,一名选手在参加2021乌蒙山超级越野赛过程中,发生失温和幻觉,虽然经过现场抢救,但由于山体塌方,可能挡住了前往医院接受医疗救治的道路,从而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这名选手于当天不幸离世。
从通告中可以看到,其措辞受到较多质疑,特别是在救助过程中,声称“安然入睡”,后又发生肚子痛,也即症状加重的情况。
这名选手已经出现失温、幻觉等非常危急的情况,任何昏睡、昏迷、失去意识、经过呼唤无法苏醒等情况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立即寻求正规医疗救助,而不是凭感觉想当然认为选手在休息,甚至认为睡一会儿,选手就没事了。
越野赛失温是一种非常危急,也比较常见的情况,此时最应该做的是事情是在现场急救同时,立即寻求医疗救援。
而就在发生意外的当天,也即5月4日,组委会因为气候恶劣紧急中止了比赛,并且也在努力为选手安排前往县城的班车和酒店休息,但仍然未能阻止这次不幸事件的发生。
乌蒙山超级越野赛在云南昭通县境内举行,路线贯穿了红军长征“乌蒙回旋战”主战场,比赛共设三个组别:千里走单骑组、九百里极限长征路组及六百六十里超级越野组,是国内目前最长距离越野跑比赛之一。
赛事路线贯穿了红军长征“乌蒙回旋战”主战场,比赛要穿越高山草甸、洛泽河大峡谷、少数民族村落、云贵川三省边界线,赛事难度极大,从报名信息看,六百六十里超级越野个人组共200个名额,九百里极限长征个人组共设100个名额,千里走单骑个人组共设60个名额。
比赛距离如此之长,线路如此至复杂,云南山区气候之复杂多变,无疑对于赛事方的保障也提出了极高要求。
图片来自
什么是失温?
失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很多人认为失温就是冷,就是因为温度低导致的,这个没错,温度低确实是导致失温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并非全部。
在户外时,气温过低、淋雨、趟水过河、内衣汗湿、大风等情况都会导致失温。即使在20度的气温下,如果淋雨或者穿湿衣服都可能会导致失温。
失温症则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失温的级别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5–37.5 °C。
失温根据温度情况以及表现,可以分为四个级别:
一级,轻度失温:33-37°C
患者表现为:颤抖、心律升高、排尿变多、呼吸频次升高、肌肉不协调、蹒跚、行为异常。
二级,中度失温:29-33°C
患者表现为:恍惚、颤抖减少甚至消失、虚弱、思维麻木、智商降低、口齿不清、记忆障碍、视觉障碍、心律不齐、瞳孔放大。
三级,严重失温:22-29°C
患者表现为:昏迷、神经反射消失(对疼痛没有反应)、呼吸频率和心律极低、低血压、可能出现心室纤颤、患者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四级,致命阶段:低于22°C
患者表现为肌肉僵硬,几乎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很容易出现心室纤颤然后死亡。
从赛事方的通告看,这名选手出现的产生幻觉、肚子痛其实都是失温可能产生的症状……
失温发展阶段
失温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体温降至比正常体温低1-2 °C。
在这一阶段,人体会产生颤抖,双手麻木,无法完成复杂动作。
远端肢体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呼吸快而浅。皮肤上出现“鸡皮疙瘩”,尝试使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隔热层(人体由于毛发不足,这一反应作用有限,但是在其他物种中作用较大)。
病人可能感觉疲劳和腹部疼痛。这时患者甚至可能会有温暖的感觉,但事实上这是低体温症发展到第二期的危险信号。
第二阶段
体温降至比正常体温低2-4°C。
颤抖更猛烈。肌肉不协调更明显。行动更迟缓、困难,伴有步伐跌跌撞撞、失去方向感。
这时浅层血管继续收缩,以保持重要器官的温度。病人面色苍白,唇、耳、手指和脚趾可能变蓝。
第三阶段
体温降至大约32°C以下,此时颤抖通常已停止。
患者表现为语言有困难,思维迟钝,记忆开始出现问题。通常患者手指已经不能正常活动,行走经常跌倒。
体温如果进一步降至30°C以下时,暴露的皮肤变蓝、涨大,肌肉协调能力几乎完全丧失,行走几乎不可能,语无伦次、甚至昏迷。脉搏和呼吸显著减慢,但此时也有可能发生心率过快(心室性心搏过速和心房纤维性颤动)。接下来主要器官衰竭停止工作,宣告临床死亡。
失温救助的正确与错误做法
对于还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失温患者,说明在1级或者2级失温,应立即寻找庇护所、避风处、休息、换掉湿衣服、增加保暖、进食碳水化合物,此时也不要剧烈活动,防止四肢冰冷血液回流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
如果已经失去自我行动能力,意味着进入了3级失温状态,那么首先要替换掉湿衣服,如果有睡袋需要将患者用睡袋包裹,如果没有睡袋,在没有睡袋和睡垫的情况下,可以用太空毯、衣物、座垫、地布、甚至是干草等一切能够用上的隔热物进行包裹,太空毯可以减少蒸发散热和辐射散热这两种热传导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睡袋以及隔热层本身并没有升温功能,严重的失温患者已丧失产热能力,所以必须辅以复温措施。
所以,这时如果现场有条件,用布包住热水袋对患者腋窝、腹股沟、脖子进行辅助回温,然后立即将患者向医院转运。
搬运失温患者时要小心,就像搬运骨折患者一样轻抬轻放,避免过大的振动,否则容易造成冷血回心导致室颤死亡。
回温时要用布包裹热水袋,绝不仅仅是因为防止烫伤,而是为了防止复温过快,引起低血压和复温休克(Rewarming Shock)。
所谓复温休克是指快速体外复温过程中,如果复温过于猛烈,核心体温会进一步下降,控制不好将会导致患者死亡。
例如将患者浸入温水强制复温、把失温患者和健康人放进同一个睡袋“密切接触”,都会有一定的风险。
需要重视的是:失温患者呼吸频率很低,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状态,这时候患者四肢和外周血液循环已基本关闭,形成了一个“保温层”,身体大量脱水,身体将温暖的血液集中到 “身体核心”之中,保证内脏得以存活,但如果错误地复温,比如对患者猛搓手掌心,这时容易让“保温层”外围冰冷的血液回流到内脏,造成低血压,并进一步降低了核心体温,可能引发了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或出现复温休克并可能引起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脏器衰竭乃至死亡。
再比如,也不能给盲目给2级以上的失温患者喝大量热水,这会剧烈扩张血管,导致低血压,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可能会造成复温休克。
热水所带来的温度杯水车薪,但造成的副作用却很大。一般要等患者恢复到1级失温状态再给其含糖的温水。可能大家都有寒冷天气下小便增多的感受,这表明人在失温时,会大量脱水,在3级以上的失温,人体能脱水高达5.5升,这比人体血液的总量还要多,所以在意识恢复正常后(1级失温状态),应适量补充辅以电解质的水分。
讲到失温,还不得不提饮酒暖身这个话题,喝酒暖身=饮鸩止渴,有资料显示 33% 到73%的失温症是由饮酒造成的。饮酒会经历一个扩张毛细血管的阶段,体表变热,会更快的带走核心体温。
在失温及急救中,一般认为对3级以上失温患者进行体外复温,只能延长生命,只能送医院进行体内复温,例如通过静注、利用呼吸机加热胸腔。口对口人工呼吸,也有一定的体内复温作用。
综上来看,对于2级或以上失温的救治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极端谨慎,而且不一定有效。但1级失温是很容易控制的,所以在户外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1级失温症进一步发展。
对于乌蒙山超级越野赛失温选手的救助是否存在不当或者大意,本文不予置评,但增加更多失温急救知识,对于跑者和赛事方都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失温急救的误区非常之多,本文已经做了详细解释。
图片来自乌蒙山超级越野赛以及跑步维生素摄影师
跑圈消息
五一假期也发生一例跑者猝死
根据跑圈消息,5月4日早上八点多,一名跑友在奥森跑步时突然倒地。随后,现场其他跑友迅速展开抢救,并且用上了AED设备以及心肺复苏术,但根据未经证实的消息依旧没能挽留住这名跑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