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糯山:云南茶业科研的发祥地

南糯山位于澜沧江下游西岸,临近214国道旁,相比版纳其他茶区,南糯山有着致胜的地理优势,从景洪出发3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山脚下,山路坡陡弯急,但路面非常平坦,便利的交通让南糯山几乎成为所有茶客去勐海茶山的第一站。

南糯山的久赴盛名一开始不是因为茶,而是竹笋。在傣语中,“南”意为水或酱,“糯”意为竹笋,合起来意为盛产笋酱的山,据传千年前的某一天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哈尼族头人设宴招待,席上的笋酱让土司吃得十分欢喜,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进贡笋酱,南糯山因竹笋而得名,南糯山村民制笋酱的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

南糯山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种茶已无资料可考证,生活在南糯山的僾伲人有父子联名制的取名传统,即用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子女名字的第一个字,僾伲人口传历史说,由此计算他们已定居此山58代,也就是唐代时期就落脚于此。

唐代南诏时期,居住在南糯山布朗族的先民一直在栽培利用茶树,1100多年前,布朗族的先民迁离了南糯山,而他们遗留下的茶树被随后迁来的哈尼族支系僾伲人所继承。

千百年来,僾伲人对南糯山的茶树保护、利用,并不断新植、改造,使南糯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在近代史上南糯山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云南机械制茶的发祥地。

1938年,回族商人白孟愚在云南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到南糯山创办思普茶叶实验场(即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茶机器从国外运进南糯山。

与此同时,设立南糯山种茶场,新开辟茶园1100亩,种植茶树数十万株,存活17万株,于1945年投产。设立南糯制茶厂,用当时先进的制茶机制出第一批红茶、绿茶,白孟愚曾将这些机制红茶销到了香港、缅甸、印度,在南糯山茶厂写下了云南现代化制茶的第一页。

据很多老人回忆,白孟愚在制茶之余,穷己之力,扶持茶农,在哈尼人中间,推进茶叶的科学种植与生产,被僾伲人称为“孔明老爹在世”。

因时局动荡,1948年底,白孟愚离开南糯山茶厂,可他留下的基础为后人带来了无尽的机遇与财富。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南糯山随处可见许多直径在0.3米以上,树高3米至5米的大茶树。

1951年南糯山茶叶实验场旧址上成立了云南省茶叶科研所,南糯山成为云南省茶叶科研的摇篮。同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周鹏举在僾尼猎人的带领下深入山箐之中,发现了那棵株高5.5米、基部围粗达1.38米被世界瞩目的“茶树王”。

1954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闻讯而到南糯山考察,随后,国内茶叶界专家、教授、学者赶赴南糯山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一起对“茶树王”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论证,最终保守的认为树龄800多年,属栽培型茶树王。

因为“茶树王”的发现,南糯山三个字走进了植物学界视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往茶树王所在古茶山的公路逐步修通,慕名前往南糯山考察、探访、参观茶树王的专家、学者、游人不断增多。遗憾的是,在1995年秋,这株栽培型茶树王不幸“仙逝”了。

南糯山是云南省茶叶科研的摇篮,“云抗10号”就是研究所于1954年从南糯山自然群体中单株选出南糯大叶54-20之抗寒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国家级良种。创制于1981年的“南糯白毫”也在当时被评为“中国名茶”。

南糯山算得上是云南茶山中成名最早的一批了,交通便利、生态良好,为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南糯山虽然成名很早,但是,南糯山的茶叶在过去要么做成名优绿茶、红茶,要么为大厂供应原料,缺乏自己的独立身份。

随着本世纪初以来,市场把目光聚焦到普洱茶,尤其是2008年以后,古树纯料的概念渐渐推开,南糯山30个寨子,同山不同味的普洱古树茶资源和优势,被各大中小型普洱茶企业发掘出来,大家纷纷入驻抢夺古树茶资源。

从此南糯山的标签不再只是普洱茶大厂的原料基地,而是有了自己的独立身份,南糯山及其产茶的各个寨子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茶企出产的茶品上。

一些寨子的纯料普洱茶也成了茶客们追捧对象,比如丫口寨、石头寨、姑娘寨、半坡寨等等。甚至还有专做南糯山纯料茶的茶企,南糯山彻底完成了从台后走到台前,拥有为自己名字代言的资格。

本文节选自《南糯山:云南茶业科研的发祥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