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怀说伤寒(26)——条文卅五
昨天
条文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按:这里可以提炼出伤寒八证或是说麻黄八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这都是症状,不用把脉,看到这些症状就可以用麻黄汤。而桂枝可有六证“头痛、发热、恶风、汗出、鼻鸣、干呕”,太阳表实表虚证相同在于“头痛、发热、恶风”,所以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不同在于有没有汗出,伤寒疼痛更广包括表的身疼、腰痛,也包括里的骨节疼痛,所以伤寒脉是阴阳俱紧的,但不能用“恶风、恶寒”来判断两者的区别,不能认为——恶风就是太阳中风,恶寒就是太阳伤寒。
恶风伤寒是程度上感受,都有恶寒,都伴随着发热而来。恶寒就是得衣被者不减,畏寒是得衣被者可减,恶风比恶寒在程度上更重,恶寒需要温度差来感受,发热越高,与周围环境温度差越大越恶,人有些少许恶寒,自觉有感冒的征兆,去床上盖被子,闷出汗——他病能好,所以也不是绝对说恶寒盖被子没用,恶风在恶寒程度上就更甚,出了汗,人还发热与周围有温度差,人就像浸泡水中,风轻轻一吹就受不了,风无孔不入——盖严实的被子也就得冷!
说到中风、伤寒,这两者争论大了,有人认为伤寒是伤的深深入营分(所以是阴阳俱紧,寒邪在阴<营>所以阴紧),中风伤浅只伤到卫表。这观点,我不敢苟同,讲到桂枝加葛根汤(条文14)或是金匮要略里面的刚痉柔痉就容易钻牛角尖,比如桂枝加葛根汤证——你说项背强几几是伤营怎么会“反汗出”伤到表去,营都不出表从何来?再说同一阵风吹来,怎么就有人伤寒,有人中风?可能那个观点也对,只是我们不能忽略体质差异,平素腠理疏则易得太阳中风,腠理密则易得太阳伤寒。
这里出现无汗而喘,有喘证,很有趣,与我们前面所学的干呕、呕、气上冲等等等的“道”是一样的,问题就出现在气机上,大家先总结,我以后出专题。
麻黄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方歌: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
喘而无汗头身痛,温服休教粥到牙。
作者介绍:远怀中医,温煮经典,崇尚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