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中医48
以新的视角看中医——《人体热环境医学》(48)
宗 气(1)
杜 湧 滨
什么是中医所泛指的“气”,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循环。
人体是不停在循环之中,从外界呼吸氧气提供给身体,呼出二氧化碳,喝水吃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营养,排出粪便。
在身体内部血液不停地循环,动脉血供应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营养,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这种本身是实物的物质实际上不是中医所说的气,中医所说的气是整个循环系统的脉动状态。
这种状态包括心脏的心肌搏动状态,心包的舒张收缩状态,血管输送血液的舒张收缩状态。在循环末端营养物质交换状态。包括肺部呼吸的状态,包括水和食物从摄入、吸收到排出的状态。包括身体中各种循环。这些在中医中都被认为属于气的范畴。
宗气
前面已经说过“宗气”是“后天之气”,即在婴儿出生后开始具备的“气”,这些气比较好理解,它们是由呼吸产生肺和气管的舒张、收缩,由此而产生的膈的升降,由于进食而产生的食管、胃、大肠、小肠的舒张收缩、蠕动,膀胱的舒张收缩,还有各种括约肌的舒张收缩,这些都属于“后天之气”,如果它们的功能受到影响比“先天之气”更明显,更容易观察到。
中医认为“后天之气”的源头是肺,这好理解,肺是在婴儿出生后才开始工作的,它是呼吸系统的源头,进出的都是气体。
“元气(大气)”,即先天之气受到的影响比“宗气”难观察,那么只有在理解元气的真正含义后才能理解身体许多症状的本质,而不是冠以“神经性”、“遗传性”等不明真正含义的解释。
当上述所有的“气”循环正常时,中医认为气平和,也就是循环正常。就是说这个人的每一系统和各个脏器工作正常,身体的管状器官工作正常,还有身体的结缔组织工作正常,所谓正常一是其形态正常,二是其脉动正常。
如果身体循环出现问题很多情况下会被认为是气的问题,例如气虚、气滞、气郁、气结等,更多的情况是身体的某一系统或某个脏器出现问题,很多时候会被认为是这个系统或脏器的气出现问题,例如肝气郁、肺气虚、胃气弱等。
有关“气”出现的问题怎样和解剖学意义上的身体联系起来呢?实际上其出现问题就是相应部位的热环境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在身体的某一系统、某一部位、某一点上必然有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是实质上形态的变化,物理性的变化,我们是可以推演出来的,我相信将来也是可以探测出来的。
中医把“气”的病归纳成几类,其中每一类相应的表现实际上是和身体内的循环变化相对应的,而这类变化是组成循环系统的各种器官组织发生了各种形变,形成循环器官的形态上或是功能上的改变,这种改变阻滞了正常循环,造成身体的某些障碍或不适,也就是我们感觉上的不舒服,甚至是疾病。
下面试图推演由于“气”的相关状态和体内的物理性形变相对应。在这里先不讨论形变的原因。
前面已经说过小肠是消化吸收人体营养的主要脏器,在这里我要提出一点,当食物进入小肠后,经过小肠的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将食物充分混合搅拌,然后小肠液、各种酶的分解,食糜成为各种小肠绒毛可吸收的小分子,被小肠吸收。
我想,在小肠的各种运动下,食糜会迅速发酵,发酵会产生高温,这些高温,即热量是人体能量的重要部分,它是怎样被吸收利用的呢?
当然这些热量的一部分会通过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但我认为这远远不够,小肠的食糜在发酵作用下产生的热量是相当大的,光靠红细胞不可能带走如此多的热量。
可以反推一下,如果只有红细胞带走由食糜发酵产生的热量,肠道会在食物消化这一时段迅速升温,肠道壁上的细胞和纤毛将接受不了这种环境温度,受到损伤,那么人体必然有一套平衡系统来吸收疏散这些热量,这套系统就是淋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