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大厂里人生的黄金分割线,这前后你该何去何从?
这是干嘛播客第2620篇原创,共2630字,阅读需7分钟
一个以前做私募的人,现在改行跑滴滴。在这行里,我们看到的是徐翔,是但斌,是林园,但还有更多我们看不到的,不但没挣钱,反而还在亏钱,这就是行业的二八定律。本事就这么大,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找个工作。
很多行业都是同样的道理,做个群众演员,不如找个电子厂老老实实的上班干活。这才是职场的真相。
职场生存力,这期我们来聊聊鸡头和凤尾的那些事儿。
❶
之前有个年轻人,来找我做一对一咨询,聊到了一个事情。
他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家里老爷子也算成功人士。跟他说工作要找大平台,或者考公务员吃国家饭。在大平台学好本事,到哪里都可以发光发热,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在大平台里也更容易抓住机会,但是他很不愿意听这些。
男人过了十四岁后,父子之间会有一种微妙的关系,叫“弑父情结”。觉得父亲做什么都不对,自己什么都比父亲厉害。
人在二十五岁左右的时候,觉得百万的车开不出去。等一旦过了三十五岁,就觉得十万左右的车也挺好,结实耐用。
昨天,老婆给我讲了个故事-《皇帝的金锄头》,继而想起了我们新房装修时,她要买把十万块的椅子。那时我想,万一坏了怎么修?她说,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家业,坏了肯定也就扔了,谁还会去修呢? 现在想来,当时真是异想天开,现在我们还在修跑步机,三五千块钱的东西都不舍得扔,就不用说十万了。
家里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替你修着跑步机,人就容易异想天开,飘飘然了。而老爷子还活着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会比他好。可事实上,又有几个二代能混得比爹妈好呢?
我们接着聊鸡头和凤尾的话题,如果现在处于职场的前半段,35岁之前,我建议还是先去大平台。无论从规章制度,公司氛围还是人的能力,都比小公司好很多。
首先,学历要求高。有了学历的要求,就有了门槛,人才能够在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其次,规章制度健全。在小公司里,接触的东西比较少,碰到什么都是一头雾水。但是大公司,都是经历了无数的坎儿,披荆斩棘总结出来的这套制度。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公司,凭借健全的制度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到处开店,这才是企业制胜的基本法。
最后,管理制度严谨。很多公司管理者都在想,华为这样成功的企业,任正非是如何管理的?华为是按照军队,国家机关的标准来管理的,是任正非读着《毛泽东选集》来管理的。
❷
作为全世界最厉害的创业团队,1949年创业成功,主板上市的中国,在世界主流国家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熠熠生辉。这样优秀的创业案例,当然更要去学习,不要只看杰克韦尔奇。美国现在除了那些在指数之内的公司外,还有几家可以竞争的企业吗?
那我们到底要跟谁学呢?首先还是要跟着大平台学。在大平台里,经受社会最毒的打。大平台里最多的就是关系户,学着怎么与关系户相处,如何应对领导欺压,知道什么时候能升官,什么时候能提拔人。
所谓人情练达皆文章。35岁之前学会了这些,后面的路会好走很多。
任正非,体制内出身,做国企领导被骗200w后创业成功。很多创业成功的人,都是在国家单位里工作过,在大平台里历练过的。比如从阿里,腾讯里面出来创业的人,在成熟的体系里把套路都学会了,才出来干了一番事业。
历史上,农民起义能够成功的,除去朱元璋,几乎也都是吃国家饭出身的。沛县的派出所所长,刘邦;招待所所长,李自成,虽说没有太成功,但是也推翻了大明朝。而不成功的起义中,太平天国是个典型案例,几个落魄秀才没有经过大公司的历练,仅凭在山里面传播教义就想成功,无疑是痴心妄想。
35岁之前,去大公司工作,磨练自己的能耐是必要的,本事练出来了才有成功的可能。同等情况下,去小公司是学不到有用的东西的。在小公司里面养成的行为,做派,还没有学到本事就开始志得意满,天下唯我最大,这样子去创业,后果可想而知。
我在的夜班保安队伍,所属的物业特别大,我也在这待着学习,更何况各位呢?
腾讯,阿里出来创业的人,成功的几率就大很多。我们能看到的,主流的几个老板里面,就是那几个派系出来的,段永平系,腾讯系,阿里系等。像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出身于互联网大厂,前期积累了创业和管理的经验,才能在创业路上稳步前行。极少数横空出世,就能创业成功的,最多也就是王鑫,机会非常渺茫。
35岁之后,这个话题有点尴尬,因为中国现在很多人说,35岁之后就没有工作了。其实我们换句话更贴切点,对于35岁之后的人来说,没有低端的工作可以做了。35岁之后,就不能做低端的工作岗位了,能上管理岗上管理岗,能走技术岗走技术岗。总之一句话,不能再做人力重复的工作了。
❸
昨天,跟我老婆逛商场的时候,碰到个跟她年纪相当,穿着饿了么衣服,戴着安全帽的女士,跟我们擦肩而过,看着很是心酸。可这就是电视剧《小舍得》里米桃的爸妈,同样为人父母,我们进商场消费,而他们去接单,送单。当然,劳动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但是过了35岁,35岁到50岁之间这15年,大家一定要有一项拿得出手的业务,也有一项拿得出手的副业。
这就有人跟我理论了,你不是说要从一而终么?现在又这么讲。我想说的是,过了35岁之后,如果你的工作饱和度还不够,就危险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老人的养老,孩子的教育,哪一样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谁还没有个烦心事呢?谁家孩子能一直学习好?不都要花时间精力培养嘛。
这时候,如果有一份可以钱生钱的活儿,比如:写公众号。像我们现在这样,办写作训练营,能够顺利结业,并且单独创作的太少了。因为坚持下来的人本就不多,要花心思,花精力让人打赏,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一个月,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本领,肯定不是速成法能够练就的。
昨天去书店看到本书,《7分钟教你泡好一杯咖啡》,快速泡好咖啡这事,胶囊咖啡应该是最拿手的。没有哪行是7分钟可以速成的,没个7年是做不出来的。花10年学项技能,这个技能能保障你下半辈子。打开笔记本,张嘴就能说,这就是副业。那么主业,必须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管理岗上的气场,阴谋诡计,心机,还是技术岗的业务扎实,数据精准等都要熟稔于心。
人到了一定年纪,年轻人所谓的破格提拔,越级这些事情都是开玩笑的。没有几年,几十年的积累,在一些旧行业里面是完全没有机会的。反过来,在新行业里,也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比如2014年的跨境电商,2018年的抖音短视频,都是凭借着胆子,咬牙坚持下来的,才能有一番作为。然而在旧行业里,也只有依靠成熟的体系,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35岁之后,别做简单重复的工作。35岁之前,可以在大公司里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但是必须一边做,一边观察,一边学习。做这些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为自己做打算。其实做人还是有点悲催的,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怎么做对这个社会才有贡献,这是我们的父辈教不了我们的。父亲告诉你他当年是怎么做得官,怎么赚得第一桶金,于今日都不可复制。当年的时机,是刚好赶上了风口,时间稍有差池就不可能实现。虽说这是运气,但有的东西却是相同的,比如,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商场上,在一个地方挣扎,视野范围之内就是三五个人,你就有五分之一的机会。
有人说,很多行业都是论资排辈的,旧行业里这个现象更严重。因为这些行业是长期的,可以长久发展的,也是要让年轻人看到,他们的未来就像他领导那样,到了那个年纪,就要提拔提拔。如果过了40岁还没有提拔,那这个人就废了。
特别是在公家单位,这些大哥大姐就这么养着,舒舒服服的上班,一官半职也没有,上面的领导比他年纪还小,没权势没背景的也管理不了他们。所以职场上,在管理方面,大家一定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不是说一定要走这条,或者那条路,任何一条路都不可能让你完全满意,但是一定要心怀远大理想,外表随波逐流。嗷嗷叫很容易被人利用,也容易被人当傻子。
上半集我们先到这里,下半集我们聊聊做鸡头,还是做凤尾?
如果现在有家小公司,势头发展不错,邀请你过去,那么35岁之前,或35岁之后,该怎么选呢?
如果是35岁之前,我的建议是,想博一把新行业是可以的。但是35岁之后,就要想清楚,这样去创业公司成本很高,你还能输几回?丰富的履历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好事情,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要看性格。
我记得之前有个老哥说得很对,他之前做私募基金,现在开滴滴,他说基金这个行业二八定律非常深,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的积累胜任不了这样的工作,以前亏得爸妈都不认了,现在踏踏实实赚点小钱,过过小日子挺开心的。
其实说到底,就是本事的问题。本事没到,苟着点;本事到了,试试看。但是别压上全家性命,低风险创业,低风险套利。
职场生存力下半集,我们接着聊 –什么时候该冲,什么时候该苟
写在最后
现在社会发展愈发多元化,年轻人选择越来越多。但是在社会内卷化严重,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前提下,认清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扎实走稳人生的每一步,积蓄自己的能量,才能厚积薄发,实现你人生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