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风樯阵马”,我有“拆弹专家”
总第一六六一期;欢迎关注。
编者提示:本文为米芾行书公益课系列之完结篇。如何破解米芾痛快淋漓的书法名作?
#5
《蜀素帖》章法
▼
章法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连贯方法。
在结字和章法之间,行草书有一种独特的“字组”现象。单看一个字并不完美,甚至险象环生,而一旦联系周围的字,就感觉出书家的匠心独具之处。这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又一个单元组织方法。
如“亭亭太”,就是一个字组,三字之间互相揖让呼应,造险而又能破险,成为一个多变而稳定的空间。
“神武” 笔画穿插组合成一个字组。
“洒心求”、“地地惟”也巧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空间单位。
有了这些“字组”的存在,字间、行间才形成了变化无穷的组合。发现“字组”现象,便于临习时注意。将行列进行“字组”切割,是研习的一个有效方法,犹如“拆弹专家”,化解书家的险绝。
如“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震泽乃”是生动活泼的一行字。
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其空间特色:字组、外轮廓线、轴线变化、轻重变化。
这行字由四个字组“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震泽乃”组成。
外轮廓线变化很大,说明本行字大小变化很大,字与界栏所形成的空间带与两面整齐规则的界格线形成对比。轴线变化突出,字形倾斜角度大,生动险绝。通过字形和笔画,这行字有轻重变化的乐感:大小大大小大小小小小大大小,节奏感很强。
《蜀素帖》是米芾壮年的经典作品,书家书写自作诗文,规模可观,六百五十八个字已经表现出书家的深厚技巧和艺术匠心。作品形式独特,系带界格横卷,格细而不压字。八首诗自然分段以成章法,诗的题目从二字到多字不等,不满字行在整体上形成了自然的喘息节奏。界格给人一种整体秩序感,也给书家以限制。
但是,米书却以沉着痛快的书风仿佛“戴着镣铐跳舞”,以恣肆灵动而不乏沉厚的书写风格,丰富多变的形式语言完成一行行的字串,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连贯、呼应,浑然一体,创造了不朽名作。米书素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八面出锋”、“刷字”之誉,都说出了米芾书法的生动率意、抒情色彩极强的风格。
蜀素的纹理粗糙,不易吃墨,米芾开始书写的两首诗似不太熟悉材料,字形较大,用笔多浓重,后面渐渐适应,技巧益加精熟,越写越兴奋,该卷前面每行八九个字,后面十二三个字,书写速度渐快。
今天所看到的作品,空白处多处钤印,丰富了作品空间,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含量。篆刻印章成为空间构成的一部分。卷尾董其昌等人题跋也参差错落,相映生辉,使作品更为厚重,也平添传奇色彩。(本文完)
米芾行书《蜀素帖》解析系列文章
“书法入门”首发,欢迎学习分享
01、米芾十五帖,台北故宫藏
02、笔法过硬,才是“刷”的基本保障
03、米芾“刷写”,先沉着、再痛快!
04、破解古人书法密码:“观其下笔处!”
05、米芾特殊笔法: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06、米芾写字,也是歪歪扭扭,为何却奇而不散
07、结字“非对称性”,就不喜欢一本正经的样子
08、米芾行书,如何大胆巧妙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