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著名作家的笔名由来
1927年8月,茅盾遭蒋介石政府通缉,不能用真名发表作品,在完成《幻灭》的写作后,署名“矛盾”投寄《小说月报》。取“矛盾”这个名字,是因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代理《小说月报》编务的叶圣陶先生觉得“矛盾”二字一看便是假名,怕引起政府注意惹出麻烦,便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头。
“鲁迅”这一笔名,就如同他千变万化的文字一样,有许多解释。根据鲁迅自己的回答:一来母亲姓鲁;二来周鲁是同姓之国;第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愚鲁而迅速,洞察世态之炎凉。所以才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才会“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气势之坦荡,令人震撼不已。
萧红,原名张廼(乃)莹。 萧红是一位很有个性和才华的女作家。有人说,读她的《生死场》,到了一半便已泣不成声,不忍再看那破裂却又极富生命力的文字,但心里就是不平静了。 萧红和萧军是一对情侣,曾和鲁迅通信,并分别用了“萧红”和“萧军”作笔名。两个笔名连在一起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表现了他们对革命的向往。
冰心,原名谢婉莹。谢婉莹小的时候家境还算不错,她得以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古典文学,懵懂的年纪她就已经熟读唐诗了。她最喜欢的一个诗人就是王昌龄,后来她在取笔名的时候,就用了王昌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冰心”作为笔名,之后她的笔名火遍大江南北,都好像忘记了她的本名。
张恨水是中国的通俗文学第一人,他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有着3000万字的著作,是真正的高产作家。他原名心远,恨水这个名字是取自于李后主词《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
戴望舒是近代的著名诗人,他的《雨巷》是现代诗里的名篇。而他的本名则叫做戴朝宗,望舒这两个字则取自屈原的诗“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巴金,原名李尧棠。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老舍先生的原名叫做舒庆春,他最早的时候曾把自己的姓“舒”字拆为“舍”和“予”两个字,就是放弃私心的意思,后来就干脆叫成了老舍,真是大作家不拘小节啊。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1917年,朱自华报考北大本科。为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之以自警。
古龙,原名熊耀华,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之一,他的这个笔名听起来自带着一种沉稳。关于他笔名的来历,有着3种说法。一是说古龙有一个梦中情人叫做古凤,古龙在求而不得的情况下就给自己取一个古龙表示对应。二是说这个名字取自于唐代诗人李贺诗《湘妃》中的“幽愁愁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第三种说法是古龙出生那天刚好下雨,天空打雷有着“咕隆”声,因此取谐音叫古龙。
琼瑶被称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言情小说第一人”,她的这个笔名听起来就很有古风爱情的味道,而她的本名也非常好听,正是陈喆。琼瑶这个名字的来源,正是《诗经》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