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做出突出成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清华大学自1997年开始组织评选“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十名左右。评选对象为进入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满一年以上(含一年),中期考核结果优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科研道德、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突出成绩和研究成果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建筑学院,研究方向为健康建筑,主要从事建筑室内污染物人际间暴露剂量与健康效应精准评价。开发了系列呼吸道形态识别与体外重构关键技术,构建了新冠患者呼吸道形态学数据库;研发了人体体外呼吸仿生系统,建立了室内环境人际间呼出气溶胶暴露剂量测量方法,实现了工业建筑、超高海拔等多种建筑环境健康性能的精准评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3项国家级纵向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应急专项、基金委应急专项等3项新冠应急项目。已发表SCI论文8篇,在站期间授权发明专利 3 项,软件著作4项,获2020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年MIT国际流体与健康大会最高奖。
四月末,微风,清华园。
恰逢清华110周年校庆之际,我谨将自己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中的一点感想分享给大家,以表我对清华的感恩之心。我的研究方向是健康建筑,关于这一理念其实早在我国春秋时期的《左传》中就已经有“居之不疾”的表述,强调“健康”是建筑选址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已经很难轻松地实现对居住环境的自由选择。那么,顺应现代建筑发展需求,通过营造健康建筑环境来提升居住者幸福指数,就成为了建筑人的责任和使命。“人”是居住环境的核心要素,所以,营造健康建筑环境需要控制室内污染物,降低居住者的患病率,进而优化干预措施,达到全面提升居住者身心健康的目标。目前,特别是在我国,颗粒物是室内主要的污染物类型,易被人体吸入诱发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现有室内颗粒污染物的评价指标多采用环境暴露剂量,与呼吸道内暴露剂量之间尚未建立明确的量化关系,在反映环境对个体健康影响程度方面不够准确。所以,怎样通过学科交叉突破现有技术方法,实现准确的呼吸道内暴露剂量测量,就成为了我博士毕业后一直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带着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我在博士后阶段开始了建筑技术科学、医学影像学及生物工程等交叉学科学习。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打破原有学科建立的“舒适区”,从零开始学习新学科知识,再以其为媒,开拓学科融合的新技术方法。通过两年对呼吸道影像学、解剖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我以建筑室内颗粒物人际间暴露剂量评价为基础,从呼吸道形态学分析出发,建立了人体呼吸道体外仿生系统,先后实现了低压低氧特种环境、室内净化环境、高污染工业环境等多种建筑室内场景呼吸道暴露剂量评价。在此过程中,我也真切地体会到了学科融合在推进科学研究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潜力,并将指引我探究更多未知领域。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导师在呼吸道传染病人际间传播方面具有坚实的研究积累,所以我们第一时间投身于疫情研究中。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解放军疾控中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广东佛山第四人民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多家一线抗疫机构的认可,在他们的支持下,我完成了呼吸道形态特征识别及重建系列技术开发,为呼吸道传染病人际间传播风险评价提供了方法和平台。研究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大量健康环境营造与流行病学交叉的问题尚未厘清,未来我也将不遗余力地继续探索。健康建筑,任重道远。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刘荔副教授,我会深深地记住两年时间里老师对我不吝教诲的心血和汗水。我还要感谢我们的实验室主任林波荣教授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他为我提供宝贵的学习和研究机会。致知穷理,学古探微。二位师长的一言一行,是清华校歌的颂扬,也是我今后道路上的明灯。我要感谢一路同行的团队伙伴,你们的鼓励和关怀让我无比温暖。我更要感恩默默付出的父母,你们的抚育和支持是我一路前行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