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学霸才是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再次引发了一波对于鸡娃的争论。
剧里蒋欣饰演的妈妈田雨岚,张口“择校”闭口“奥数”,誓要将鸡娃进行到底,热搜上时常有人讨论,怀疑她的儿子子悠快要抑郁了。还有不少家长表示:“编剧是不是在我家安监控了?”
一部生活剧能引发如此多的讨论,足以证明田雨岚这样的家长早已屡见不鲜。
在很大一部分家长眼中,只要能把孩子送进一个好学校,成功的未来就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了。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还能拿到好成绩,那更加是高枕无忧。
不过,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调查可能会让很多家长大跌眼镜:孩子的成绩越好,所在的学校“鸡血”氛围越浓厚,TA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也会越大,同时也会更不爱学习。
成绩越好越不爱学习?
“鸡娃”早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趋势:北京海淀的高知妈妈们鸡,纽约上东区的贵妇妈妈们很可能更鸡。这也导致,好学校的入学名额不管在哪都成为“奢侈品”,父母们费劲浑身解数,只求把孩子送进牛校。
哪怕是衡水中学这样成年人看了都觉得过于压抑的环境,有了漂亮的高考成绩单,照样引来大批家长追捧。
“成绩至上”的社会氛围早已全球化。一个普遍的认知是:只要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就等于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
但与此同时,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可忽视的问题。
抑郁情绪不仅会出现在成绩不好的孩子身上,“牛娃”同样会中招,甚至几率更大:201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将成绩优异的美国高中生列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群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追求好成绩的氛围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心理健康?瑞典马拉达伦大学,同时也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教授Kimmo Eriksson对此做了一个研究,试图找出答案。
他最早对这个课题产生兴趣是因为观察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人们普遍认为,在“高成就文化”,即将成绩作为最高评判标准的氛围中,孩子对于学习的热情会下降,尤其体现在数学这类学科上。
而大规模的研究显示,相比男孩,女孩对于数学的兴趣程度更低;但在某些国家,女孩却比男孩更喜欢数学。这种差异是如何发生的?
为了找到原因,Eriksson研究了从2011年到2015年的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调查(TIMSS)中50个国家里超过50万名八年级学生的数据,特别观察了数学成绩和学生兴趣水平之间的联系。
他发现,一个国家的整体数学水平越高,对数学感兴趣的孩子就越少。与此相对的,当一个国家在数学领域成就越低,更多的孩子就会对数学感兴趣。
类似的现象在男孩和女孩身上都有所体现,不过“高成就文化”对女孩的影响会更大。
根据Eriksson的调查,在例如哈萨克斯坦、阿曼或马来西亚这些数学水平较差的国家,女孩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要远远高于日本、新西兰或瑞典这些“强国”。
孩子对于数学学习的喜好程度同时也与他们的数学成绩相关联,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们不喜欢数学,也就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他的研究最后被发表在《心理学研究》上,Eriksson得出结论:对于数学成绩有越高追求的环境,会导致孩子对于数学兴趣的降低,而且这一项“负面作用”在女孩身上,相较男孩更为明显。
通过这项研究,埃里克森希望能促使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何在不损害孩子学习热情的基础上追求好成绩?
他希望这项研究结果也能够让家长更有批判性、更全面地去评估一所学校的好坏,不仅仅根据成绩,也包括其他的方面——比如学生是否对学习充满热情?
“鸡娃”的反作用力
越逼迫孩子去取得好成绩,就会导致TA越不爱学习——这绝不仅仅发生在学习上,事实上,有经验的父母都明白:想要扼杀孩子对于任何事物的热爱,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强迫他们去做。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几乎所有孩子都讨厌吃蔬菜——因为几乎所有家长都会要求他们吃蔬菜,但很少有人强迫他们吃冰激凌。
对于孩子来说,固定的印象就是:家长只会逼迫他们去吃“恶心”的食物。
这种人为制造的“反叛情绪”无处不在,在鸡娃风潮之下,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习丧失乐趣和信心。
不仅仅是家长如此,大部分学校,尤其是世俗意义上的好学校,都习惯于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使得孩子根本没有多余经历和时间去自由探索学习的快乐。
而一个无法从学习中收获乐趣的孩子,也注定不会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一位年长的父亲曾经告诉我,他的儿子踢了十几年的足球,但上大学后突然宣布再也不碰足球,回家后连比赛都懒得看。
他问儿子:'你不喜欢足球了吗?踢得这么好,为什么要放弃。 ”而他的儿子回答:“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喜欢, 我以前踢球只是因为你让我去练习。”
这种自我驱动力的不足,实际是全球的学生都在面对的问题。上海的特级校长程红兵先生就曾经说过: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
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在家时间比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这个原因不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社会造成的。
很多家长都苦恼,为什么自家孩子不好学习,怎么鸡都没效果,殊不知孩子自驱力的丧失,可能正是家长、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鸡“出来的。
过度鸡娃,比你想得更危险
“鸡娃”不仅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进一步的,则是抑郁的风险。就像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所指出的:孩子的成绩越好,所在的学校“鸡血”氛围越浓厚,TA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也会越大。
这两年,家长群里隔三差五地就会提到,谁谁家的孩子得抑郁症了,某某学校有孩子跳楼了……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明明生活条件比过去好那么多,为什么碰上一点事就想不开?
缺乏心理学和社会学概念的家长,只能就当前现象讨论当前现象,将青少年抑郁症的多发归结为个人原因,但事实上,这是长期积累的恶果。
求生是动物的本能,而能让一个人决定放弃生命,必然是长期的压力所致。
这不仅仅是家长们应该重视起来的问题,也需要学校和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
不再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不再迷信“好学校→好工作→好人生”的循环,才能真正地给孩子“减负”,让他们有更多地机会去自由探索,真正地发现学习的快乐。
reference:
https://www.forbes.com/sites/alisonescalante/2021/03/02/why-high-achievement-cultures-can-kill-a-love-of-learning/?sh=37cd98591e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