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人的护身符:“盾牌”
今天北狼来跟大家聊一聊古代的盾牌,盾牌这种东西远没有刀枪一类兵器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它又是古代战场上军人必不可少的武器之一。具体盾牌是谁发明的现在已经无法考研了,但估计是古代氏族战斗中一个聪明人的发明,这个发明的出现估计让当时最先使用盾牌的氏族占尽了战斗优势,不亚于今天的高科技武器。
古代盾牌的制作材料无非是木,竹,藤,铜,铁,但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啊,不要受到影视剧的迷惑,中国古代的盾牌(我指的是上阵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木,竹,藤制作出来的,然后表面蒙牛皮,最多再加一层铜皮或者铁皮。
为什么?很简单,三个原因造成的:
一,取材方便,并且制作流程简单,适合大规模制造。
二,价格便宜,并且易于修理,维护费用低。
三,重量轻,适合士兵长途行军。
大家在影视剧里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漂亮的盾牌,有的金光闪闪,有的硕大无比。但那是电影,纯金属盾牌在中国古代基本上都是君王仪仗使用的,为了凸显威严,说白了就是为了漂亮。有人问为什么?很简单,抛开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金属盾牌太重,铜盾和铁盾基本上重50斤-70斤,一个古代上阵杀敌的士兵,身穿铠甲(就算是简易的吧),手拿兵器,再拿一这么重的盾牌,别说跑了,他能走多久?
这时候有人会说了古代欧洲骑士可是用的金属盾牌啊,没错,但北狼要说的是那是欧洲,人种不同,甚至军马都不一样,欧洲高头大马的承载量可不是亚洲血统的马种能办到的,这就是现实中的差距。而且当时骑士用纯金属盾牌的还是少数,大多数都是用木材和金属混合制造的,他们也要考虑重量的问题,毕竟块头再大体力也是有限的啊。
可以说盾牌的出现自古以来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让他们逃过了刀枪的砍杀,弓箭的穿射,可以说盾牌是士兵铠甲以外的第一道防线。
最有意思的是在明朝时期还出现过纸质盾牌,当时明朝地方兵(非作战部队)就曾装备纸质盾牌,当然了,制作工艺还是比较复杂和考究的,不然估计下一场大雨士兵就该空着手了。
所谓一物降一物,弩的出现让盾牌的制造迎来了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弩箭的穿透力远强于弓箭,所以金属材质在盾牌上的应用就从这里开始了。工匠们发现在盾牌表面蒙上一层铁皮要比单纯的牛皮更加抗击打,抗穿透,所以在以后的盾牌上,金属材料所占的比例提高了。
有几个名词跟大家说说:武研院、军器局、兵杖局。一目了然,大家看了就明白这是古代专门负责研制,制造兵器的政府部门。盾牌的改良就是这些部门通过不断的实验实现的,他们不光要考虑盾牌的防御能力,还要考虑士兵的承受能力(体力),然后综合各种因素才能生产出合格的盾牌,毕竟军人的生命不是儿戏。
在现代战争中,盾牌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现在只有在武装警察出现的时候人们才能偶尔看到盾牌的出现,除此之外,盾牌也只能充当影视剧的道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