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目标和手段, 努力毫无意义

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经常会混淆目的和手段。

我先给大家举个案例:我们都希望升职加薪,那么认真工作赚钱是目的吗?

不是。赚钱只是手段,我们努力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目的和手段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有时候却会为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困扰。甚至导致我们在做事情时变得盲目,做了非常多的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到最后也拿不到结果。

怎么区分目的和手段

为了更好的说明,我们举一个更场景化的例子。

目前酵母有百年管理读书会,Cherry会带着大家读经典管理书籍,那么我们可以用读书这件事来加以说明。

很多人读书时,会给自己定目标,譬如一年阅读50本书。然后他往下落的时候,具体看什么书时会出现困惑:我是读当代文学?读历史?还是读管理类的书籍?

此时他陷入了迷茫,等到了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他发现自己离自己的flag很远,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开启了疯狂阅读模式。

等到了年底,他惊喜的发现终于读完了50本书。

但他同样也会沮丧的认识到,读完了这50本书,并没有对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也没有学到什么。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也混淆了目标和手段,他认为读书是目标。但读书不是目标,而是手段。

那么什么是目标?在读书之前,他更应该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书?”

答案可能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可能是要准备一场非常特别的演讲,也有可能是完成学术论文,或者是针对性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只有解决问题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会带来实质性的效果和收益。

综上,读书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常常把它当成了目标本身。

你看,混淆之后就会带来这样的恶果,看似读了很多书,但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看似很努力,只是努力的意义不大。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陷入思维困境

以上并非个案,几乎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比如很多管理者把管理员工当成了目标,为了管而管。其实不是,管理并不是目标,管理只是手段,管理的真正目标是为了拿到更多的结果。

或者你是一个产品经理,那么基于用户的需求,设计一款产品则是你的目标,而真正通过各种技术设计出来产品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核心是为了解决客户真正的需求。

如果你混淆了目标和手段,为了设计产品而设计产品,不考虑你的目标,当你兴奋地冲进上司办公室,激情饱满的告诉你的老板:

「我要设计一款产品,这个产品有着XX的功能,简直太酷了,咱们把它做出来,一定是非常棒的事!」

你的老板还没听完你的演说,恐怕就会把你骂得灰头土脸。

再拿我们写商业推广文章举例,如果我们想通过文章售卖产品,那么写文章只是手段。写文章的真正目标是为了触达到客户的内心,解决客户为什么要买的问题。

如果你写文章,忽略了你的真正目标。写文时没有了解客户的需求,不知道客户为什么买,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花了大量的时间,用了华丽的文字来渲染产品的性能,哪怕你写得再天花乱坠,你写的文字也是阅后即焚,并不能打动到你的客户。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道理,那么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为什么还是不能走出困境?是什么让我们混淆了目标和手段?

从我要做,到为什么要做

实际上这是我们的思维惯性,我们一般人的思考方式都是从做什么开始,然后是如何做,最后才会问为什么。

这样的思考方法导致我们有了当前的局限,而《从“为什么”开始》的作者西蒙·斯涅克提出的黄金圈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西蒙·斯涅克认为,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一般人的思维方式,都是由外向内思考。

而黄金圈法则恰恰相反,直指问题核心,从为什么开始,然后是如何做,最后才是做什么。

黄金圈法帮助我们先从问题核心入手,会让我们的思维逻辑简单、直接、犀利。

掌握了这一方法,则不会再为了看书而看书,而是聚焦在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看书,之后才是怎么做,最后则表现出看书后带来的成长和改变。

由此可见,改变认知,植入合理的心智模型是何等重要。

而在蹲马步管理工坊当中,首先教给大家的都是思维上的认知,因为成长的回路遵循认知—行为—结果—思维的通关法则。

只有大家知道了管理不是为了管而管,管理是通过别人拿结果,通过结果培养人。有了这样的思维的转变,形成了类似这样的管理意识后,学习才会更有效果。

要知道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改变思维,帮助我们抵达本质。再经过刻意练习,不断提炼和总结,能帮助我们简单、高效的修炼自己,最大限度拿到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