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集大成者“商鞅”,奠定了秦朝的政治基础,却也禁锢了中国

贾谊在《过秦论》里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这里的六世,指的就是自秦孝公以下的六位国君。这六位国君,就是大家常说的“秦国六代名君”,也即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打下坚实基础的六位先辈。

这六位国君到底是不是都能称得上名君,其实是有待商榷的,比如举鼎而亡的秦武王赢荡,专门宠信大力士,排斥文臣,虽然短短的任期里就创造出了拿下宜阳的战绩,但长远下去还真不好说。好在他死得早,在位时间短,对秦国的政局影响不大。

总之,六位秦国先君固然没犯什么大错,但要说都是名君,恐怕未必,而且与其说是他们为秦始皇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倒不如把功劳归于另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商鞅,秦孝公时代的名臣,秦国变法的鼻祖。商鞅的变法才是秦国接下来的百年内能够持续强盛的关键,也是秦始皇得以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最了不起的是,他的影响力并未止于秦国或者秦朝,而是一直延续到了两千多年后,纵观中国整个帝制时代,无不施行商鞅之法,从秦到清,概莫能外。

法家集大成者“商鞅”,奠定了中国两千年“儒表法里”的政治基础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卫是他原来的姓氏,因为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公孙鞅很可能说明他的祖父当过卫国国君,而父亲则不是。但他在后世最响亮的名号,既不是卫鞅,也不是公孙鞅,而是商鞅。因为商是他在秦国立下大功之后秦孝公赏赐给他的封地,是他自己创下的荣耀,故而他更愿意以商为氏,称商鞅而非卫鞅或者公孙鞅。

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商鞅早年受到法家名宿李悝和吴起的影响很深,这两个人分别在魏国和楚国搞过变法,并成功使两个国家强大了起来。但若论对后世的影响,则是晚辈商鞅在秦国搞的变法影响更大,因为商鞅搞的那套弱民愚民手段,对封建统治者最有利,最能维护封建君主的权威。

所以战国中晚期,秦国凭借商鞅之法迅速地强大了起来,成为六国人口中的“虎狼之秦”,而秦始皇更是以一己之力灭掉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统一了中原大地,并将中央政府的权威推广到了百越之地。秦朝虽然短命,然而接替秦的汉,以及之后的历朝历代的帝王们,却无不推崇商鞅之法,哪怕不能明面上推崇,背地里也还在搞那一套驭民术。这就是所谓的“儒表法里”,也是中国自秦以降的两千余年帝制时代的政治基础。

先进而成熟的制度,却最终成为阻碍中国进步的罪魁祸首

商鞅的变法,在当时看来毫无疑问是先进的,也是成熟有效的。哪怕是最恨他的秦惠文王(商鞅曾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处置过他的两名老师),也只敢以私怨去治商鞅的罪,而不敢或者说不愿公然否定商鞅之法。由此可见,商鞅的变法是变到封建帝王们的心里去了,是他们赖以统治天下的一大利器。

有了法家的这套治理手段,中国的封建王朝才能大体稳定地延续下去,直到清末受到外力干涉,才终于玩不下去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民智大开,以至于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成了一个大笑话。

然而商鞅之法虽然能让国家变得强大,让政局变得稳定,却严重钳锢了人们的思想。因为在商鞅等法家大佬看来,民众不需要有什么思想,只需要懂得忠君就行,国君让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样的顺民才更好驾驭,才不会威胁到皇权的统治。但代价就是社会整体发展缓慢,科技和人文这两大领域难有建树,从而导致中国以领先早熟的状态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这才有了1840年鸦片战争之败,以及之后的百年耻辱。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一个钳锢言论的时代,是很难发展出新技术、新思想的,如果再缺失了与外界的交流,自然会越来越落后于外部世界,中国的帝制时代便是如此,到了后期,国内自诩“天朝上国”,实则连西方的二流国家都不如。而这种结局,推及始因,则离不开秦孝公时代商鞅的变法。

结语:

所以说,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2000年前的商鞅可谓“罪魁祸首”。但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商鞅的思想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先进的,是成熟有效的,可惜太过成熟有效,以至于让中国历朝历代堕入了舒适圈,再也无法靠自身的力量走出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