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个伪命题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黑格尔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
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们对兴趣的名言足以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基础。然而,兴趣是否如我们所相信的那样确定,那样真实,那样清晰,那样可信赖呢?
我们也许有这样的体验,今天可以兴冲冲地去跑步,明天却打不起精神。今天可以兴冲冲地看一部电影,明天也许打不起精神。以前可能对象棋十分的热衷,后来却可能十几年不碰。当然,也可能反过来。
我的先生从小体育就是弱项,不能跑,不能跳,长大了好不容易学会了游泳算是比较喜欢,但对跑步从来都没有兴趣。以前偶尔和我一起去健身房,我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他通通通跑了三分钟就没意思地停下来。谁知,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面前吹了牛说当年跑一个半马,于是赶鸭子上架开始训练。第一次户外跑(在新加坡三十度的气温里),没一会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因为他五公里都跑不下来。谁知,五个月之后,他完成了半马,九个月后跑了全马,两年之后完成了铁人三项,现在要去冲击更挑战的项目。跑步成了他现在最大的兴趣,也成了他最有成就的事情。
心理学中对兴趣的科学定义是“做一件事情的倾向性”。兴趣是人类形成的第一种情感,婴儿出生第二个星期就对妈妈的脸产生了兴趣。婴儿对世界的探索完全始于兴趣,才会去观察,触摸,模仿。
这时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好奇心。对一个未知的世界渴望了解的欲望,它推动婴儿自发地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拿,用脚去踢去踩,用牙齿去咬。婴儿用它全部的感应器官以十足的兴趣去探索世界。这也可以说,婴儿的兴趣十分的广泛,广泛到他们几乎不对什么东西没兴趣。
兴趣随年龄的增长会产生变化,比如婴儿会对地上的沙子感兴趣,若没有妈妈的阻拦,会扑上去抓一把往嘴里塞并试图咀嚼品尝,长大后就不会再做此类傻事,而会对音乐,画画,足球感兴趣,再长大可能会对演讲,计算机感兴趣,然后是股票,高尔夫,瑜伽。这是与人的能力发展阶段相吻合的,能带给人愉悦感从而产生兴趣的事物随人的发展而变化。
理论上说,除却遗传基因和人的生物天性,人与任何事物的第一次了解和接触之前的兴趣度都应为零,第一次接触之后才可能确定自己是否喜欢,这时才有了有兴趣和无兴趣之说。有兴趣的人可能选择再次接触,无兴趣的人可能不再接触或者仍进行第二次尝试。第二次的尝试又存在喜欢和不喜欢的结果,再决定对第三次尝试的兴趣,并以此继续下去。也就是说,每一次与某事物的接触是对兴趣的一个重新确认,每一次都可能得到正向确认或者反向确认,兴趣也因此而改变,可能增强或减弱,产生或者消失。
每一次接触是什么决定人对该事物的喜好呢?这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可以归纳为体验。接触某事物的体验决定了喜恶。而体验一定受个体因素本身的影响以及客观因素。个体因素如遗传基因,以往的其他相关经历和体验,客观因素如天气,同伴,老师,结果等等。
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说下定决心去跑步,若跑的那天风和日丽,气温适宜,身体状态好,又有好的同伴鼓励,跑的距离适中,略有挑战却并不十分累,跑完洗个澡很舒服,这么好的体验会让我们继续跑下去。假如第一次跑正好碰上大风天,阴云密布,同伴临时爽约,你跑到半路被自行车撞还发生了小争执,最后一肚子委屈回了家,这么糟糕的体验恐怕让我们过好久也不想再跑了。有趣的是,我们会基于这样一次体验确定我们对跑步的兴趣,前者说我喜欢跑步,后者说我不喜欢跑步。
而事实上,前者喜欢的是那次跑步的体验,后者不喜欢的也是那次跑步的体验。假如前者碰巧遇到的是后者的体验,而后者碰巧遇到的是前者的体验,两者对跑步的兴趣很有可能就也会相应地颠倒过来了。
因此,兴趣并不如同我们相信的,纯粹发自内心的喜爱。事实上它带了很多外部因素的烙印,也因此,我们所说的“感兴趣”和“不感兴趣”代表了我们基于此前体验所做的决定,即倾向性,却并不一定真实地代表了我们对该事物本身的喜恶。
孩子的兴趣受体验的影响更大。
我最近密切地观察我的孩子在两件事情上兴趣度的变化,一是钢琴,一是中文学习。
二宝对钢琴的兴趣从最初的好奇不知为何降为抗拒,然而,上一次钢琴老师和她四手联弹弹出动听的音乐时,她的兴趣度空前高涨,每天自己练,还给我布置任务要我学习和她四手联弹。我可以看得出,琴声终于给了她音乐所带来的享受,因此,她突然兴趣度极高。当然,孩子的兴趣仍是脆弱的,也许下一次坏的体验就导致她再次丧失兴趣。
两个孩子自中文学习的难度加大后就抗拒了。我觉得更因为家教及我都是填鸭,上课过程很单调枯燥无聊。我上周开始让他们上一套网络视频教程就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跟着视频里的老师大声朗读,愉快地玩游戏,还每天主动催促我学中文。目前我们持续了一个半星期,每天学习。
我们通常认为孩子的兴趣最真实,从以上的例子看,孩子的兴趣受体验影响很大,最不真实。
反过来,人的神经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能辨识和分析外部因素对体验的影响时,“兴趣”才会更真实地代表自己的喜好。然而,事实也并非如此。
十几岁的孩子大脑发育的程度已具备此种判断能力,他们的喜好很大程度上接近真实,然而,在这个年龄段,往往又将受到家长的强干扰,而可能影响孩子兴趣的真实体现。
到了成人阶段,则因为太多实际的需求和对自己意愿的控制和压抑,也将掩盖自己真实的兴趣。只有看到这一层,主动去摆脱习以为常的被控制,主动倾听自己的感觉才能重新发现自己的兴趣。
这样说来,兴趣在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不一定真实地代表喜好,而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干扰成了伪装的喜欢或不喜欢。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孩子兴趣班的现象。
国内关于孩子参加过多的兴趣班太过压迫孩子的讨论很多。然而,如果你去问家长,很多家长其实会告诉你,孩子学得挺高兴的,我也就让他们学了。
这点我是相信的。假如孩子不乐意,再怎么学校要求,家长强调,孩子也是学不下去的。教育机构的课程设计上一定还是符合了孩子的兴趣,给予了足以让孩子继续的良好体验。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以这种方式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并无可指摘。
然而,我们是否因此就应该要求孩子长期练习,获取一个一个级别的认可呢?
我们来看一下“兴趣”和“爱好”的区别。兴趣是一种主观情感,而爱好是一个习惯。在有兴趣的情况下,长期地充满乐趣地实践或习练一件事为爱好。爱好通常指学习和工作以外的事物。爱好需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通常是以年计。
人类会对许多的事物感兴趣。兴趣有弱有强,有暂时的有长期的——尽管长期的兴趣受体验的影响很大——并不是每一种兴趣都能成为爱好。通常,我们容易对具有较强兴趣(真正天性里喜欢的)的东西持续地实践下去,而形成爱好。而对只有较弱兴趣的事物,估计很难持续下去,纵使一贯的体验都很好。
然而,并不是我们所具备很强兴趣的事物都发展成爱好。兴趣可能在最初被坏的体验影响而死于萌芽,也可能因没有时间,金钱或适当的指导和学习让其持续。
我们家长在发展孩子的兴趣时往往将兴趣和爱好看成一体,认为每一种兴趣都应该成为爱好,倡导孩子开始了就应该坚持。
关于“兴趣”和“爱好”,我接触了部分欧美国家的理论。他们的教育理论是尽量给孩子接触多种事物的机会,对兴趣和爱好不引导,不干预,尽量由孩子真正的喜恶去决定。他们在学校里设置了十分多样的兴趣班,但这些兴趣班只是给孩子一个接触的机会,不深入,不强制,十分宽松。家长们热衷的也是“探索”,一般会让孩子报不同的班,每年更换,以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东西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他们很少要求孩子既然开始了就需要坚持。如果孩子喜欢的,他们通常会鼓励;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欢了,他们就不再坚持了。
现代教育理论中也说,尊重孩子的兴趣,识别孩子真正的兴趣,这样培养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是自己不喜欢的,而不去伪装。
中国更重视引导和坚持,西方更重视探索和发现。也许中国的方法更利于有意义的技能的培养,西方的方法更有利于爱好的发展。
有趣的是,某些孩子通过几年的学习也许对某些东西真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继续练习时,却进入了学业最紧张的阶段,家长因此从最开始的培养却变脸成了反对。
这说明许多的兴趣班只是国内教育的怪现象,孩子在某些“兴趣爱好”中的成就会成为入校时的筛选条件,这逼着家长不得不让孩子的“兴趣”变成“爱好”。没有人真正顾及孩子的乐趣。这大概是国内兴趣班的最大弊病。
当然,东西方的区别也并非绝对。西方社会里同样有许多实际的目的力图引导孩子的兴趣,以某些兴趣为荣,另一些为耻。
作为中国教育产物的一员,我,就经历了一个到了四十岁才发现自己真正兴趣的过程。有趣的是,我发现,我现在拾起来的爱好,正是我小时候喜欢的,渴望的,却又没有机会发展,并且被家长为了不耽误学习而扼杀的。可见真正的兴趣力量的强大,它不因岁月而消亡,有机会时必将重新生根发芽。
重拾兴趣时,我经历了一个自我怀疑的阶段,不确定自己现在喜欢的是否喜欢,现在不喜欢的是否真的不喜欢。我想,这正是因为自己以往的兴趣都未得到尊重,长期屈服于“应该”做的事情吧。
既然兴趣受这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随时改变,因此,兴趣是个的的确确的伪命题。若我们希望以兴趣作为某项决定的基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兴趣的善变和诡黠,需要火眼金睛地回望很多年的历史,才能将“兴趣”看得清楚真切。
此外,兴趣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情感。长期的情感模式则为情绪。我们都知道有些人积极,有些人消极。积极的体现之一为对更广泛的事物有兴趣,消极的体现则为反面,即对广泛的事物提不起兴趣。
因此,对事物的兴趣程度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调节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甚至可以说,兴趣是一种选择。假如你选择自己对某事物感兴趣,你就将发现其中的乐趣,并乐在其中;若你选择对其不感兴趣,你就将发现其无聊透顶,并真的兴趣索然。这样的选择可以通过一个决定,一个简单的心理暗示来做到。
兴趣可以被培养,可以被扼杀,可以被伪装,也可以被掩埋。兴趣几乎可以被我们操控,然而,我们却不应该去操控。操控的后果是失去它。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追随自己的兴趣,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然而,这样的理想世界并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是拥有一双识别兴趣的慧眼,尊重兴趣的慧心,以及拥有兴趣的积极态度。
著名作家张洁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假如我们能呵护我们天性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