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断了年轻人思考的路
今天一个年轻准教师让我帮她听听她准备的演课,于是我就听了。听了之后,我就说了:这是你从培训机构听来的吧?
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我则陷入了沉思。最近几年也听了不少孩子的演课,却越来越有隐隐的担忧。教师资格考试或者考编,涉及到了一个孩子的终身饭碗问题,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很多父母亲都愿意为孩子在这方面多投资。于是一些培训机构也就诞生了。这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培训机构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性”和“高效性”,便急功近利地教给孩子一些“模式”,孩子看到有“模式”可“套”,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些模式到底会不会起作用,如果考过了,他们会对培训机构感恩戴德,如果过不了,往往就归咎与自己,比如今天这个孩子就对我说,上次他考资的时候,因为太紧张了所以没过。
而我给了她正确的答案:她就光顾着套模式了,对课文还不够不理解,甚至连生字词教学要注意一些什么都不清楚,她是眼睛闭着套模式的典型代表。
也许是我岁数开始大了,便越发希望年轻人能有更好的入职思想基础,包括我对我们学校的年轻老师(虽然不多),我真的希望他们能够按照帕尔默所说的“三个认同”来做教师。这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学科认同”,一个年轻老师,一定要真的去理解自己即将教学的学科,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它应该怎么教?解决好“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才能成为一大半的合格教师。
懂得了学科的基本原理,你就会明白孩子是如何建构学科思维的;懂得了教什么,你就会明白孩子到底应如何形成学科素养;明白一些教的原则,你就会懂得孩子需要怎样的课堂。而第三点则可能会让你形成对孩子的爱,也会让你受到孩子的爱。
所以,在听了这个孩子的演课之后,我现身说法,告诉她我备课,首先就是要理解课文,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然后,我会思考,我以怎样的方式让孩子理解课文,如何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如何跟孩子进行互动。最后,我会思考,我用打算如何设计一堂课的过程,让这个过程既有趣又让孩子学得扎实。
是的,一切都是要思考的。
而如今很多的孩子在“拿来主义”思想的误导下,他们已闭塞了自己的大脑,看到好的模式,先拿来用,结果用到自己的演课或者真实的课堂上,便出现了水土不服,从而让课堂教学效益大打折扣。
我也衷心希望,培训机构的老师们,要真正从爱护年轻人的角度出发,多让孩子去思考,去感悟,然后再用一些范例让他们尽量快一点的成长,这样孩子才可能以羽翼丰满的姿态走上自己的教学岗位。
孩子阅读的速度很慢,考试的时候阅读题总是被扣很多分,真是愁死我了!刚好何捷老师的课出了!没有考虑直接拿下,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孩子阅读进步了好多!